出品 | 那個 NG
本文首發于虎嗅青年文化公衆号 " 那個 NG"(ID:huxiu4youth)。在這裏,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2024 年馬上要結束了。
人間未來依舊難以預測,但宇宙的事已經有人給出了一些定數。比如,早在 2024 年 9 月,NASA 就宣布 2025 年 3 月到 11 月土星環會暫時消失。
現代人類已經知道:土星環消失這種事平均每 29 年會發生 2 次。但對于古人來說,土星的異動代表着秩序與混亂更叠的意向,是種令人恐懼的隐喻。
時至今日,雖然科學的發展讓人們不再迷信谶緯與預言。但如果你回望 2024 年,會發現我們的心情和古人确有相通之處 :
我們度過了一個被不安壞心情占據的一年。
用全球範圍内的沸騰戾氣來解釋這種壞心情來源并不具體,但想想我們這一年經曆過的争吵、頭條和焦慮,便會找到壞心情的緣由。
性别議題是 2024 年所有争吵聲音中最大的、也波及面最廣的一個。
在國内,楊笠代言風波體現了性别問題的烈度,達到豆瓣 9.1 評分《好東西》則表現出了對這一議題的關注度。
而在國外,情況變得更爲複雜,人們用 "Gender War - 性别戰争 " 來解釋目前的性别狀況。多項報告指出,Z 世代(1997 年 -2002 年出生)男女的意識形态分裂到了史無前例的境地:男性擁抱保守主義,而女性選擇進步主義。
比如,根據蓋洛普的數據,6 年前的美國保守和進步派男女比例五五開,但現在 18-30 歲女性支持自由派的程度比男性高了 30%。
這種分歧,也讓政客找到了獲取選票的抓手,在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中,特朗普和哈裏斯的競選團隊,都将總統大選描繪成了一場男女之間的權力博弈,它們讓本就在互聯網暴露的裂痕再次加寬。
關于這一時代命題的未來,當人們看見現在 4B 運動和反女權運動在世界各處此起彼伏,隻會對此感到不安和沮喪。
Ipsos 在對 31 個國家的 24000 人做過調查後發現,在 Z 世代受訪者在性别議題上差距較大
新聞頭條也是壞心情的源頭。
根據 ACLED(武裝沖突地點和事件數據 ) 公布的最新數據,在 2024 年至少有 23 萬人死于戰争沖突,這個數字是 2023 年的 1.3 倍。另一家公司則聲稱 2024 年是自二戰以後發生過沖突數量最多的一年,并預言沖突數量會在 2025 年将繼續升高。
想想我們還沒過去的 12 月,阿薩德倒台的 12 日驚變、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發布戒嚴令後的快速逆轉 ... 這些事件,都讓漫長和平的允諾,在這個充滿戲劇感的年頭顯得搖搖欲墜。
這一切都在證明,沖突會是未來世界的新常态。
更糟糕的是,東歐與中東的持續沖突,正讓人對死亡變得麻木。
在戰争通過直播第一次真切地映射到人們視網膜的時候,人們帶着好奇欣賞、評價同類在泥濘戰壕裏求生、搏殺、瀕死的表演。但如今,曠日持久的戰争産出的大量殘酷視頻,已經讓人們陷入了同情疲勞。
暴力、死亡不僅存在于戰場,也遍布和平世界。
2024 年被聯合國稱爲史上最大的選舉年:70 多個國家舉行了全國大選,但這些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政治暴力事件。在 ACLED 的記錄中,全球至少發生了 14300 起政治暴力事件,其中特朗普遇刺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
過去人們總說,民主政治最大的魅力在于輸赢隻有任期内這幾年,沒有永恒的赢家,也沒有永恒的輸家,人們總有耐心等待下一個周期的到來。
但凸顯的暴力意味着人們正在失去耐心,在這背後是對制度的失望和與樂觀心态的告别。而這種怒火已經導緻一個曾經我們理解的秩序的、安全的、進步的舊世界的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缺乏耐心的急躁世界。
除了網絡議題和政治風波,AI 技術焦慮、氣候危機也讓壞心情進一步蔓延。
Gartner 預測到 2027 年全球 AI 軟件支出将達到 2979 億美元,市場規模預計增長 20%。但在狂飙突進背後,另一項調查顯示對 AI 系統持謹慎态度的消費者占 61%。
謹慎态度自然有 AI 威脅論的成分,但更具體的問題可能是更多人關心未來在 AI 世界裏的位置。不過一切對于技術的焦慮,本質上都源自對制度的不信任:
人類曆史已經一次又一次證明,幾乎所有最初帶着美好向往的技術,進入現實生活時的最初樣貌,不是爲了更殘酷的殺戮,就是爲了更高顆粒度的統治。
氣候危機呢?在整個世界都陷入紛争之時,面對突破阈值的溫度以及不斷升高的經濟損失,松散的人類族群顯得束手無策,甚至氣候問題也淪爲了階級叙事的戰場。
這些細節,就是 2024 年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
當整個世界被極端思潮不斷拉扯,我們自然無法獨善其身,甚至如何自洽地生活都成了一道難題。
但人們現在真實的痛苦與煩惱,或許在未來百年後的史書裏隻是名爲 "2008 年金融危機開啓的逆全球化浪潮 " 篇章裏的寥寥幾筆,讀起來或許還有點沉悶、無聊。
不過,我們或許應當慶幸這種無聊,正因爲亂世舞台上沒有新的 " 救世主 " 出現,所以人類才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在不可避免的對撞中,重新理解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我們,人類,是多元化的群體,隻有求同存異,才能彼此存在。
新的一年馬上到了,願我們能在彼此怨恨的極化世界裏找到希望,大家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