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 撕日曆 " 已經不是待爆小生的專屬了。
還有一個群體,同樣對着日曆日盼夜盼——那就是綜藝的接生粉。
比如還沒開播的《我們民謠 2022》,就硬生生憋出了一大堆接生粉。
自打這節目開錄以來就有不少路透和 repo,大家給的評價都挺高的;
而且陣容還難得彙集了不少大夥熟悉的民謠老面孔,這催播的粉絲也就越來越多了。
結果眼看着它這麼錄了兩個多月,最後一期也在 11 月錄完了,馬上 2022 要結束了它還沒播呢 ......
圍觀了一會兒接生粉們的咆哮,我直接笑暈:
有人說,大學生都放假了,你啷個還不播?
還有更多人說,再不播就改名我們民謠 2023 得了;
好在他們這會兒又有新動作了。
節目組今兒官宣了四位民謠好友:李宇春;
張亞東;
呼蘭;
徐志勝。
不錯不錯,我盲猜離開播不遠了 ......
說到民謠好友的這個具體陣容,春春不意外了,之前她跟張小厚的合照聯動就上了熱搜,後邊的麻雀背景牆已經替他們洩露了天機;
張亞東也不用解釋了,老音綜人了。
但後邊這倆名字可就奇了怪了——不少網友都在靈魂發問,人家好好一個音樂節目,呼蘭徐志勝你倆是怎麼混進去的?!
這兩位哥一加入,整個名單立馬 " 野 " 起來了。
但也不用太迷惑了,從這個官宣方式裡,是能大緻品出點兒用意在的——
1
跟那些直接放嘉賓大頭照的節目組可不一樣,《我們民謠 2022》是會玩花活的。
比如今天的官宣海報,除了四位的絕世美顔之外,左下角還有搶鏡的小細節:
幾種生活小物件被幻化成了音樂的載體,鮮花變調色盤,車輪變唱片,手提箱變收音機,餅幹變信封 ......
确實,民謠就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藝術,是從生活裡走出來的音樂。
日常的煙火氣就是它的來處,生活是民謠,民謠也是生活。
這麼看來,那這份 " 奇奇怪怪 " 的民謠好友名單也就不奇怪了——
大概就是不想刻意搞門檻搞專業化,所以才取締那些評審、導師的名号,用 " 民謠好友 " 來填補空位吧。
民謠好友,多親切一名字,聽上去就有朋友圈好友一塊圍爐煮茶的感覺。
從這個感覺去看,這四位人選也确實合适:
春春跟張亞東是多少年來的音樂搭子了,默契肯定是不用說的,對音樂永遠能聊到一塊去;
至于民謠,春春自己私下也是民謠的好觀衆;
她生日那天就被偶遇到跟老狼在 livehouse 二樓把酒言歡,姐是懂 livehouse 正确打開方式的。
呼蘭徐志勝就不用說了,今年帶給大家最多歡樂的好朋友,少了他們的段子今年都得少下好幾碗飯;
而且照這樣說來,民謠和脫口秀的本質也是近似的,都來自生活嘛。
他們在音樂上是局外人沒錯,但也正好因為這點,跟我們觀衆有了相似的視角。
所以,作為陪同大家一塊聽歌的好夥伴,四位這畫風是真挺搭的。
2
說到官宣吧,這節目前邊的預熱方式也挺不走尋常路的。
好多組音樂人在線打卡長沙街頭,去的還是都正街,解放西,湘江裡 ...... 這些真正有長沙煙火氣的地方,連我這個長沙居民都大呼懂行。
看出來了,大家就沒打算完全框定在舞台那一畝三分地上,想要的就是這種 " 唱遊人間 " 的松弛感。
我隻能說,這确實是尊重民謠特性的選擇。
民謠吧,本來就有一種遠離華美大舞台的煙火氣,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專業審視,也不适合拉踩出個誰高誰低。
所以,節目也沒特地把自己套到那種狹路相逢的老套公式裡。
可能也有人疑惑,這還沒開播呢你怎麼就這麼笃定了;
實不相瞞,我是去看了最終的盛典錄制的。
現場真真是其樂融融的大慶典,完全沒有那種劍拔弩張、論資排輩的氣氛,舞台之間不分優劣,隻放心享受就行了。
别的不好劇透,但可以講講那些無關賽果的有愛細節:
這些音樂人在民宿同吃同住做起了長沙土著,下班時間比我過得多姿多彩。
早上組團晨跑,晚上搞搞小燒烤,組合跟組合之間甚至還搞起了大亂炖,說親密無間一點也不誇張。
細想了一下,還沒有哪個音綜能讓我有過這種感覺。
所以,我比大家還好奇他們這陣子到底共同經曆了什麼,有過什麼樣的連結。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啥時候開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