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打工人!起來做夢了——
如果你的工作日陷入了時間循環,該怎麽辦?
相信大家的标準答案都是——
把年假休了,循環反複休,血賺!
但 ……
在卷生卷死的職場,總有人會背叛工人階級。
比如這位天選打工人,第一個想法竟然是:
" 可以重複工作無數次,那就能把 PPT 做得更好了啊!"
救命啊,真就"S 屬性 " 大爆發呗!?
爆笑的諷刺反轉之餘,院長品到的卻是打工人的種種辛酸。
生怕成爲社會的掉隊者,隻得循規蹈矩地重複工作,最終 " 上班 " 成爲了一種條件反射。
不愧是手牽手的東亞三國,這部爆款日影太懂我們了——
沒有熟面孔,小成本制作,卻在國内電影節引起觀看熱潮,一票難求。
觀影氛圍好到爆,打工人全程手掌拍紅:
比起超長片名,英文譯名《Mondays》更爲一針見血——
睜眼,又是周一。
隻因客戶一封" 周一開會前再追加五個提案 "的郵件,全部門的人(老闆除外)就得舍棄周末,連軸轉不停。
前一晚在公司熬夜加班,第二天的工作繼續加碼。
兩位職場新人似乎已經累到精神失常,向女主吉川" 訴苦 ":
" 這一周在不停循環,每周都在重複一樣的事情。"
職場老鳥倒是見怪不怪,練就了佛系心态:
" 一周算什麽,我覺得自己已經循環了 10 年這樣的生活!"
唯有處于事業上升期,想跳槽去夢中情司的吉川疲憊而熱血着。
客戶要追加五個提案,她竟然上交了十個 ……
準備去和客戶開會卻遇上車禍,腦袋上縫了幾針,仍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工作,拼到連老闆都看不下去了:
接着的工作日,便是和客戶重複" 提案打回 - 修改 - 上交再打回 "的地獄過程。
客戶的要求越來越多。
比如,想要提案裏附上視頻演示:
看得我在屏幕前血壓狂飙,急需降壓藥 ……
吉川找來外包公司救急,結果送來的視頻成品是這樣的——
不誇張,看完之後陽壽 -1,這是詛咒錄像帶吧!?
更恐怖的還在後面。
吉川重做視頻後,公司突然停電。
資料果然沒 … 保 … 存 …!!
得,周末又得在公司過了。
我的精神狀态挺好的呀!
眼睛一閉一睜,又是周一。
提交 10 個方案,遭遇車禍,提案打回,增加視頻,再次停電 ……
?咦,這集我好像看過,還不止一次!
愈來愈疲憊的吉川終于停下工作,隐約想起新人同事曾經做過的古怪姿勢。
不好!
她竟然準确劇透了 " 每周一 " 都會撞上大樓玻璃的倒黴鴿子:
不是人累傻了,而是,時間真的陷入了循環。
時間循環的題材我們看過太多,從《恐怖遊輪》到《源代碼》,無不是用奇幻設定引發一場場時空冒險。
直到看到這部《Mondays》,院長才格局打開——
和時間循環最配的主題,不就是職場嗎?
超現實概念精準還原了 " 日複一日 " 的職場生态,模糊了現實與奇幻的界限。
有意思的是,這次全體打工人一起卷入時間循環,而通關秘鑰竟然是,老闆耶!
于是,接下來的攻略過程,不僅要 " 打怪 " 般地集齊要素,還要 100% 呈現打工人的本分。
諷刺值迅速拉滿。
比如,爲了讓老闆相信時間循環,打工人們采用的是逐級上報的方式。
新人告訴吉川,吉川上報上級,再由上級呈報給老闆 ……
不愧是你們,日本人。
統共沒幾人的辦公室,階級都如此分明。
事實證明,不是他們太謹慎,确實是職級越高,老闆越把你的話當回事。
最絕的是這段——
層層上報後,終于輪到大前輩平一郎上報給老闆。
向來認真嚴謹的平一郎,特地爲此準備了一個PPT 彙報會……
先是說明情況:時間陷入循環,這不是在開玩笑!
然後提供證據:同事們這周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至 500%,這不就是熟能生巧的最好證據嗎!
提問讨論環節,效果直接炸裂。
下屬準确預測了老闆要說的話,用 PPT 逐一回答。
老闆陷入震驚:" 爲什麽會知道我要說的話?"
對面的下屬們一臉凝重,調出下一頁 PPT ——
" 其實,這次的會議已經是第三次了!"
着裝也越來越正式
老闆繼續懵逼:" 這是在變魔術嗎?"
下一頁 PPT:" 這不是魔術。"
一來一回間,笑果層層上翻,成精的 PPT 甚至還能和老闆對對子。
笑到滿地打滾
一套熟練到令人心疼的操作下來,老闆姑且相信了時間循環。
畢竟,下屬都認真到這個地步了嘛!
懂?
這就是形式主義的必要性。
讓老闆覺醒還不夠,同事們發現,可能還要幫老闆實現夢想。
原來,在成爲黑心的資本家之前,老闆耶是個有着漫畫夢的中二青年。
繁忙的工作讓他無暇繼續做夢,沒有寄出的漫畫原稿就此成爲心結。
說幹就幹!
幾個門外漢從 0 到入門,開始學習制作漫畫,在不搞砸本職工作的同時,偷偷完成老闆的漫畫。
什麽叫" 隻要你足夠努力,老闆就能過上他想要的生活 "啊!
劇
透
預
警
本以爲這段劇情也是精心設計的諷刺劇本,但沒想到是我想多了。
影片并沒有把諷刺進行到底,而是爲屏幕裏的打工人編織出一個不亞于超現實的美夢,呈現出其樂融融的辦公室生态——
送出漫畫,跳出循環後,老闆敞開心扉關心員工,甚至爲了吉川和别人道歉。
吉川收獲了珍貴的同事情誼,選擇留下來與大家共事。
同事也能說走就走,請個帶薪假期,買一張去西班牙的機票尋求真愛。
難怪影片上映流媒體後評分走低。
真正的打工人紮着小人感歎:
哪來這麽好的老闆同事,年假沒有落實,調休還沒解決呢!
院長倒是覺得,這個結尾與其說是給打工人喂白日夢雞湯,不如說,它提供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能夠效仿的生活方式——
工作不是唯一,也不會撒手追夢。
努力上班的同時,也能找到工作之外的樂趣,珍視自己的存在。
就像吉川一樣。
曾經,她是個精緻利己者,方案沒通過的時候會甩鍋給新人,被認可的時候又出手攬功,同事對她來說就是 NPC。
對待伴侶也同樣,爲了工作一次次放對方的鴿子,麻木地看着這段感情消亡。
組團畫漫畫的過程中,無法兼顧兩方的吉川被跳槽公司狠狠拒絕。
她甚至希望循環繼續下去,好保住跳槽機會,也終于對同事說出了心裏話:
" 我和你們這些沒有進取心的人不一樣!"
但在循環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難以單打獨鬥——
人是需要他人的。
第一次,她學會正視對方的面容與心聲,也允許自己被對方看見。
最終,大家的力量凝成一股繩,才擁有跳出時間循環的機會。
大概,完成老闆的夢想是明面上的謎底。
找回自我,主動跳出被社會 " 工具化 " 的命運,才是終極奧義。
畢竟,班是不可能不上的。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但無法跳出循環,我們依然可以與生活、與值得的人建立真實的聯系。
讓生命裏的每一天,都變得不同。
至于院長爲什麽在周末安利這部電影 ……
當然是希望,這個周末可以時間循環,一覺醒來又是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