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審判,愈演愈烈。
小到明星八卦,大到社會案件。
一旦爆料,情緒先站隊。
不同意見,都被罵洗地。
理性讨論的空間,則變得越來越小。
有的确有不妥當之舉。
但道歉之後,網友們不依不饒,非要置人于死地。
有的已經接受法律制裁。
但網友們不滿意,依然要加重刑罰,趕盡殺絕。
恰好,最近一部韓劇讨論的就是這個話題。
借助網絡直播,不光要對有争議的「犯罪者」進行審判。
還讓全民參與進來,選擇是否執行死刑。
投票過半,24 小時内必死無疑。
刺不刺激?
話不多說,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國民死刑投票》
국민사형투표
劇集改編自韓國超人氣同名漫畫。
幾年前被國内引進時,就曾引發過一陣關于「以暴制暴」的道德争論。
既然原作聚焦現實中的惡,劇版選角自然也得跟上。
主要卡司,全員「惡人」。
林智妍,《黑暗榮耀》中十惡不赦的霸淩團主謀樸妍珍。
樸海鎮,《壞家夥們》裏的冷血無情的連環殺人犯。
樸成雄,黑幫電影中無惡不作的「惡人專業戶」。
三大惡角聚首,豆瓣評分8.0。
這誰能不沖?
某日傍晚,人們的手機突然響起陌生的提示音。
拿起手機,一個名爲「國民死刑投票」的陌生軟件憑空出現。
不給大家任何反應的時間,投票信息赫然擺在屏幕上——
「是否同意對裴基哲執行死刑?」
随後,一個小時的倒計時正式開始。
收到消息的民衆面面相觑。
裴基哲是誰?
這個投票究竟是事實還是遊戲?
先别着急,時間線拉回到這天上午。
裴基哲,一個散播兒童性剝削影像的人渣。
賣了超過 20 萬件淫穢視頻,被判1 年 6 個月。
想到情況類似的「N 号房」主謀趙主彬被判42 年,就讓人覺得不解恨。
對比之下,民衆自然不滿法院對裴基哲的判決。
索性趁他出獄之際聚衆示威,希望官方能夠再度逮捕這個人渣。
人渣就是人渣。
走出監獄的裴基哲,毫無悔改之意。
見到警察的第一句話就滿是挑釁——
見到你們這些警察好開心啊
你們要來親自保護我啊
面對示威的民衆,他更是肆無忌憚。
态度狂妄不說,甚至還大呼「我到底做錯什麽了」。
被圍毆,确實活該。
俗話說得好,狗改不了吃屎。
裴基哲剛見到手下,就計劃重操舊業。
經曆了牢獄的「懲罰」,他的胃口反而變得更大了。
不光要販賣錄像帶,甚至還打算做起人口販子,販賣女人。
手下擔心他的安全,詢問要不要緩緩再繼續生意。
他的回答直接驚掉魚叔下巴——
你知道韓國條子的問題是什麽嗎
他們都很沒有創意
要在他們根本想象不到的時間點采取行動
我們那些有錢的老顧客,都快等不及了
成爲「死刑投票」的第一個懲戒目标,顯然是民心所向。
不到 20 分鍾的時間,贊成者就以 25% 比 3% 的壓倒性優勢領先。
大家都确信,這是正确的事。
此時,這場秀的主角裴基哲在幹什麽呢?
在 KTV 花天酒地。
早習慣被人指着鼻子罵的他,根本不在乎什麽投票。
在他看來,這種作秀式的行爲根本動不了他分毫。
你們愛投票,那就全給我投贊成。
有本事,就來殺。
一個小時倒計時結束,投票的最終結果出來了:
84% 贊成死刑。
隔天一早,爆炸性的事件發生了。
裴基哲的屍體在一間廢棄倉庫被發現。
渾身赤裸地被綁在椅子上,口中塞滿鈔票。
不等警察展開調查,真兇就自己送上門來。
所有人的手機再次同時響起,一則錄像出現在大家面前。
錄像的主角,是個戴着狗頭面具的男人。
一上來,他就向所有人坦白,自己就是發起投票,并依照結果對裴基哲執行死刑的人。
爲了證明所說言辭的真實性,他公開了犯罪現場的照片。
與此同時,經過調查,他發現裴基哲所犯的惡行,遠比公衆所知的更爲惡劣。
法律并不完善,但是社會必須要公平。
在他看來,這個人渣,死有餘辜。
爲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狗頭男借此打響戰争的第一炮。
從今以後,每個月 15 号和 30 号的晚上十點。
他會以 18 歲以上的國民爲對象,正式舉辦國民死刑投票。
針對那些罪責和刑罰不對等的人渣,加以嚴懲,實現正義。
簡而言之,以暴制暴。
狗頭男到底是不是真兇?
這場遊戲的幕後主使究竟是誰?
國民死刑投票事件在媒體的發酵下愈演愈烈。
随着裴基哲被懲治,大衆的态度也逐漸有些微妙的變化。
雖然嘴上叫罵着,希望壞人罪有應得。
但親手掌握别人的生殺大權,還是有些細思極恐。
畢竟,從法律上來說,這仍然是殺人。
到了警局這邊,問題就更複雜了。
打着正義的旗号橫空出世,狗頭男被不少人奉爲英雄。
抓他呢,會被罵。
不抓吧,還是逃不過一通罵。
如此矛盾的境地,幾乎沒有警察願意趟這潭渾水。
可專案調查組怎麽也得成立啊。
這不,有意思的就來了。
負責爛攤子的,隻能是警局裏的「惡人」代表。
惡人一号,金武燦(樸海鎮飾)。
破案量全國第一,但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警察。
僞造證據這種事,在他這裏隻是基本操作。
哪怕在審訊室裏,威脅起犯人來也絲毫不含糊。
一個眼神,隊友立馬關掉監視器。
嫌疑人還沒反應過來,人家就像瘋了一樣,照着桌面猛砸自己的頭。
等血流下來才面不改色的說一句——
那就再加一條襲警?
瘋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的主,嫌犯哪兒還有膽不招?
盤問證人,金武燦同樣是鐵拳鐵腕鐵石心腸。
收了錢咬死不招?
那就打到認慫,不得不坦白。
這以暴制暴的習慣,估計少不了被投訴。
也難怪他在警界臭名昭著。
惡人二号,朱妍(林智妍飾)。
雖說有了編制,但「妍珍」仍然是個狠角色。
兩年前,議員爲謀私利,雇傭黑客篡改選舉系統。
身爲網警的朱妍掌握了所有證據,隻差逮捕這最後一步。
卻沒想到,組長擔心受到政治牽連,要求她将所有證據全部删掉。
心懷正義的她怎能忍下這口氣,索性向媒體爆料。
結果,組長确實丢了官。
但議員卻讓助理背鍋,自己全身而退。
朱妍的處境随之一落千丈,變成想靠内部檢舉來高升的瘋女人。
得,又是個極端正義分子。
竭力想要破案的兩人一拍即合。
金武燦主導現實,朱妍把控網絡。
很快,線索浮出水面。
狗頭男常挂在嘴邊的「無罪惡魔」,曾經從一個罪犯口中說出來過。
罪犯名叫權錫柱(樸成雄飾),外号「教授」。
八年前,他的女兒遭人殺害。
遺憾的是,兇手并未受到法律的嚴懲。
失去女兒的痛苦,加上對審判結果的不滿,權錫柱選擇親自動手。
看着兇手死在刀下,他的臉上浮現出詭異的笑容。
兇手究竟是誰,尚且還是懸念。
孰是孰非,也在道德與法律之間模糊了焦點。
真相的背後,是所有人對正義不擇手段的追求。
近幾年,以暴制暴的套路在影視劇中頻頻出現。
此前池晟主演的《惡魔法官》,就以「法院直播」探讨過媒體審判。
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正義?
每每提到這個話題,魚叔都會想起一起案件:
張扣扣殺人案。
2018 年大年三十,犯罪嫌疑人張扣扣持刀捅死鄰居王家父子三人。
三名死者身上,總共被捅 49 刀。
任誰來看,這都是罪不可赦的惡性傷人事件。
但當時,死刑判決一出,網友卻齊齊爲他叫冤。
這究竟爲什麽?
事情的起因,要從 1996 年說起。
當年,張扣扣的母親因爲宅基地糾紛,和鄰居王正軍、王富軍發生沖突。
混亂之下,王正軍撿起木棍擊打她的頭部,緻其重傷死亡。
經法院判決,故意傷人屬實。
但由于施害者未滿 18 歲,加上死者對引發本案有一定過錯。
最終隻判處 7 年有期徒刑。
張扣扣一家并不接受這一結果。
他們稱真正的兇手并不是王正軍,而是她已經成年的兒子王富軍。
這一申訴并未得到法院的支持,整件事不了了之。
目睹一切的張扣扣,就此種下仇恨的種子。
隐忍 22 年,他終于親手「爲母複仇」。
張扣扣可憐嗎?
恐怕沒有人會不同情他童年的遭遇。
但從法律角度,他也确實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重罪。
誠然,爲母複仇是個能被大衆所接受的理由。
但從他決定殺人的那一刻,即便有再多行兇的理由,他也成了無法被原諒的施害者。
假如這種私刑的做法被認同,那對現實的影響又會如何?
魚叔不敢細想。
或許現實中并沒有這麽多具有争議的重大案件。
但縱觀國内接連發生的争議事件。
網絡給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讓輿論變得普遍化。
動辄被煽動,對個體或事件展開審判,已是稀疏平常之事。
這樣的環境下,暴力也不止肉體傷害一種表現形式。
網暴、人肉、言語攻擊 ……
同樣都是侵害。
自以爲伸張正義,實際上卻成了不明真相的槍手。
正如龍應台在《不相信》中所說的那段話——
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着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争議,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或許實現真正的程序正義還需要等待很久。
但以暴制暴,絕對不會是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