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地一聲,很快啊,這一年馬上又要結束了。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機友們的朋友圈也和機哥一樣。
.... 被各種 App 的年度歌單 or 年度賬單所刷屏。
所謂的。
普通用戶曬網易雲聽歌報告,富哥曬美團餓了麽消費賬單。
至于像機哥這種臭搞機的。
每年這個時間,也總得給咱們機圈,整理一波「年度總結」
回顧過去這一年,手機圈确實精彩紛呈。
蟄伏三年的華爲攜麒麟芯片強勢回歸,「遙遙領先」的字眼一度刷屏全網。
包括其他的國産品牌這邊,也正如機哥在去年的年度報告提到的一樣,集體在高端市場大有作爲。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這些新的現象,引領了 2023 年的手機發展。
快充和續航,從更快到更持久
先從充電說起。
遙想去年這個時候,iQOO 和紅米這兩位「競速選手」,已經紛紛将有線快充提升到 200W 以上的級别。
結果呢,就在當時很多網友都以爲 ...
今年廠商們會再度把手機充電速度,集體卷到 10 分鍾以内時。
他們又突然調轉車頭,開始怼大電池了。
尤其是從榮耀 Magic5 Pro 那波「青海湖電池」開始,到現在這個階段。
市面上各家的 200W+ 方案,已經被悉數擱置。
反而各種 100W+5400mAh、120W+5400mAh 方案,層出不窮。
要機哥說啊。
目前 100W-120W 級别的快充,真的夠用了。
與其再争取那幾分鍾的充電時間,做出更強的續航,确實才是更理性的方向。
大内存大存儲普及
大内存和大存儲的普及,倒是從去年底就開始初見端倪。
隻不過,比起當時的 16GB 内存冒頭、512GB 閃存普及。
今年的情況,還要更離譜一點。
受年初閃存芯片和内存芯片,接連價格跳水的影響。
像 24GB+1TB 這種「超級頂配」,也在今年逐漸成爲了各家性能手機的标配。
當然,壞消息大夥也都知道了。
這波内存紅利來得很兇猛,走得也很快。
随着漲價潮的蔓延。
2024 年的大内存手機,還能不能保持一個比較香的價格。
現在也被重新畫上了一個問号。
潛望長焦下放
曾幾何時,「潛望長焦」一直都是很多超大杯旗艦的專屬。
甚至因爲模組物理凸起的原因,一度也存在着「有用 or 無用」的争論。
而今年,廠商們則紛紛是用「下放」,來表達自己對潛望長焦的态度。
最近發布的這批新旗艦,大夥也都看到了。
vivo X100、真我 GT5 Pro、一加 12、iQOO 12...
一衆定位中杯的旗艦機,紛紛吃上大底潛望長焦,不少還支持長焦微距功能。
說實在的,相比起卷主攝。
普及更容易構圖的高素質長焦,确實才是提升标準版機型影像能力的更好選擇。
而基于這種現象呢。
也一定程度說明了 ... 與其把好硬件都放在超大杯上。
如今做一款夠強的标準版旗艦機,才是廠商們的首要目的。
影像風格化
除了潛望長焦下放外,「影像風格化」,也是今年不得不提的一個現象。
去年,小米聯合徕卡發布小米 12S Ultra。
首次提出了「徕卡影調」的風格化攝影。
一開始也頗有争論。
但是今年呢,OPPO 有了哈蘇影調,vivo 也有了質感色彩。
不可否認的是,「卷硬件」依然是當下各家影像旗艦的重要課題。
但,也正是因爲「影像風格化」這輪新競賽的存在。
現在的影像,才不止是比硬件,而是更多比「理解」。
反正機哥現在的看法是 ...
相比起更優秀的絕對畫質,我一定是選擇更讨喜的直出色彩。
三星顯示失寵,國産屏普及全價位
從前兩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聊國産屏幕的崛起。
去年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點。
國産 1.5K 屏橫空出世,搶奪了原來屬于三星的大批中端市場。
而今年呢,三星顯示的日子顯然是更不好過了。
别說中端了,高端也有點要被國産徹底收入囊中的意思。
還是以最近這波新旗艦爲例。
一加出了 2K 東方屏,小米則全線用華星 C8,替換了原來的三星。
放在去年說,大夥肯定不信。
原本應該成爲國産旗艦标配的三星 E7,現在居然隻有 iQOO 12 Pro 一台手機使用。。
曾經在高端 OLED 這個市場裏。
三星,是無可争議的龍頭,同時也是廠商和消費者幾乎唯一的選擇。
但現在,真的可以說是時代變了。
直屏手機質感升級
曲面屏,天生就比直屏更有質感嗎?
當然不是。
說白了,以往的國産直屏手機,大多都沒有按照旗艦的思路去做。
以緻于最終呈現出來的樣子,大部分都存在大黑邊、大下巴的問題。
好在,今年因爲小米 13 爆火、中端機内卷加劇的等因素的存在。
提升直屏質感,也成了各家的重要課題。
去掉塑料支架、補齊金屬邊框 ...
早都這麽做的話,哪還愁直屏機不好賣啊?
另外,就算大夥喜歡的是真全面屏、白色面闆這種小衆直屏手機。
今年的努比亞、紅魔和魅族,也都交出了更精緻的答卷。
總的來說,機哥覺得 2023 年的手機市場。
确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算是 2020 年以後最适合換手機的一年。
骁龍旗艦不再發熱、天玑也有脫胎換骨的升級。
體現到最終的産品上,各家也都卷得很有誠意。
對于廠商們來說,雖說前兩個季度的數據還是不太好看。
但好消息是,從第三季度開始,趨勢已經明顯開始出現回漲。
至于馬上要到來的 2024。
從目前各方的動作來看。
像是衛星通信、可變光圈等,應該也會成爲未來高端市場新的普及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