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國 " 兩會 " 正在進行時。本屆 " 兩會 " 的重要亮點,就是誕生了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全國會議的代表委員們齊聚首都,共商國是。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 " 兩會 " 的汽車界代表委員也出現了一些新面孔。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小鵬汽車董事長首次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星星充電創始人、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丹薇首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與此同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賽力斯集團創始人張興海等,在本屆當選爲全國政協委員。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本屆當選爲全國人大代表。
作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汽車行業已然成爲工業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汽車這個大宗商品更是國内經濟拉動内需、刺激消費的重中之重。正因如此,各位汽車界代表委員在兩會上的議案與建議不僅越發備受矚目,他們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不僅代表着行業心聲,同時也将讓我們對新時代背景下的行業發展重點與方向窺見一斑。
從目前汽車界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中,我們可以梳理出今年 " 兩會 " 汽車領域部分最受關注的議題,以此展望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未來遠景。
新能源發展繼續成爲 " 熱詞 "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連續 8 年蟬聯世界第一,特别是 2022 年銷量達到 688.7 萬輛,同比增長 93.4%。其中,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達 80%,不斷創造曆史新高。
但面向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進一步由大做強仍然面臨較多挑戰,需要國家層面頂層規劃和系統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
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從當下用戶層面與行業發展層面出發,帶來《關于保障新能源汽車健康協同發展的建議》,建議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緩解用戶補能焦慮;推動動力電池标準化,加強下一代動力電池、芯片等技術攻關;政策聚焦中端市場持續發力,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内外同步,加快推動锂資源等礦産資源開發布局。
在新能源市場發展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認爲,當前充電樁功率低、充電耗時長等補能焦慮是新能源車推廣最大的痛點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
因此,尹同躍建議工信部牽頭,盡快統一并升級下一代電動車充電标準,并與國際标準進行互通,同時升級整車技術,帶來更好充電體驗的同時,也将實現新能源整車的規模突破,加速國家電動化和清潔能源的進程。
在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建議,要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實施持續補貼、直接将優惠補貼給消費者,并延續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等。
全國政協委員、星星充電創始人、萬幫數字能源董事長邵丹薇
星星充電創始人、萬幫數字能源董事長邵丹薇今年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她同樣從充換電生态角度,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廣給出建議:一要加強充電設施服務平台的互聯互通;二是推廣科學高效的充換電模式;三是更新完善充換電設施技術标準;四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協同發展。
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則從氫能源發展、助力 " 雙碳 " 目标實現的角度,帶來《關于在海南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建議》,建議依靠全島布局自成一體的先天優勢,将海南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新業态。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
此外,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電氣技術高級技師李海桦則建議,要加大氫氣内燃機動力在商用車、通用機械、船舶與發電等領域加大應用示範力度,支持氫氣内燃機全産業鏈發展。
開始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3 年 2 月 6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指出,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質量水平仍然滞後于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專業人才短缺,機構水平參差不齊,認證标準千差萬别,這些都直接影響着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步。
全國人大代表尹同躍建議國家牽頭研究制定大學質量專業人才培養規劃,規範并完善我國質量人員專業資格評定規則和标準;同時要注重質量教育,弘揚追求質量的文化,人人參與質量強國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李海桦
全國人大代表李海桦則認爲,要持續深入推進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他建議構建 " 工人教授 " 發展新通道,一是建立向大國工匠學習的機制;二是與職業院校進行合作,促進工匠技能和工匠精神傳承,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夯實制造強國的基石。
智能網聯生态要加速發展
在 " 汽車人 " 們看來,發展智能駕駛汽車對促進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當前,國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勢頭正勁,乘用車市場智能化進程保持高速發展,市場需求逐步擴大,産業發展受市場驅動明顯。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爲,随着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發展和落地應用,與之相配合的體系化保障與支撐也要跟上,包括安全機制保障、基礎設施保障和法律法規保障等。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
對此,何小鵬建議,要探索建立自動駕駛技術及自動駕駛汽車保險産品體系;制定自動駕駛汽車保險綱領性規劃;鼓勵部分地區開展自動駕駛保險創新先行先試。
全國人大代表馮興亞則建議,國家要對智能駕駛汽車需要收集的場景及地理數據的權限進行适度放開,對不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的普通場景數據允許車企在合規範圍内自行收集,國家可以加強相應監管。二是統籌各地盡快放開高速路、快速路測試場景,支持試點城市先行先試,并匹配智能駕駛道路測試需要,完善道路測試過程中管理配套要素的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馮興亞
同時,馮興亞還建議要将自動駕駛汽車立法納入下一個五年立法規劃,并盡快成立專項立法工作組,探索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專項法律。
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則帶來了《關于統籌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收集與共享的建議》,建議搭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法律、法規工作組。在确保數據安全前提下,支持 " 國家級地圖公司 " 統一收集相應原始數據。
促進産業相關法律法規完善
伴随着技術創新與能源、出行生态的革新發展,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面對汽車行業當下與未來所面臨的複雜情況,仍有亟需共同研讨與完善的地方。對此,汽車界代表委員也從各自角度給出了不少真知灼見。
目前,中國乘用車行業每年突破 1000 萬輛,對車輛安全性能及用車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極大要求,迫切需要統一規範的汽車安全标準來保障用車安全。
在此背景下,全國人大代表尹同躍建議:由工信部牽頭完善車輛安全技術标準,并制定出符合中國交通特點的評價體系,牽頭梳理汽車網絡安全評價與驗收标準,并盡快實施國内網絡安全法規。
爲加快我國碳減排進程,提升企業的碳管理意識及能力,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早日達成,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建議國家完善碳市場管理運行機制,激活碳市場交易,充分發揮市場對碳減排的促進作用。
此外,李書福還針對當下市場對于新能源商用車需求的不斷增加,提出要加快制定、實施商用車碳積分管理辦法,并大膽創新,穩中求進。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爲促進不同産業間的良性互動和融合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建議加強知識産權領域反壟斷監管;出台 SEP 指導案例,統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規範 SEP 聲明制度,建立 SEP 審查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王先進
爲促進自動駕駛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王先進提出,要加快支持自動駕駛無人化商業化的政策的擴區複制。同時,要加快國家層面政策法規制修訂。他建議公安部加快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工信部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交通運輸部在自動駕駛運營管理政策中爲車内無安全員的技術應用預留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在今年帶來發展汽車文化,助力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相關建議的同時,也提出要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
雷軍認爲,目前汽車數據安全标準、認證評價、應用管理等機制仍不完善,制約了行業發展。因此,要加快制定圍繞汽車生命周期和數據生命周期兩條主線的數據安全标準,指導産業發展。(完)
(本文同步刊發至中國汽車趨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