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商稅研究中心
瑤一瑤小肉包又紅了,不過這次似乎是黑紅。
針對這位童星父母的種種行爲,網友們紛紛開始了大辯論,但一些法律人士,則拿出《廣告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甚至是《刑法》,祭出了法典三連擊。
同時,也有一些童星父母爲規避風險,讓孩子部分參與直播、或者用孩子捧紅自己,名利雙收的示範效應下,很多素人父母坐不住了。
童星權益難以得到保護,根本原因似乎在于利潤。而用戶的流量誘惑,平台的規則漏洞,社會觀念對兒童權益的漠視,也是橫亘在眼前的三座大山。
不過,從一些例子中看出,童星成名與正常生活,不一定會發生沖突。但想要讓兩者兼顧,考驗的卻是家長的腦筋。
律師出招了
因爲一段擺拍摔跤視頻,兩千多萬粉絲的瑤一瑤小肉包,讓無數人針對 " 愛 " 的命題,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
同時,向來人狠話不多的法律人士,則翻看童星父母的過往行爲,直接祭出了法典三連擊。
第一擊來自《廣告法》。
潘哥在抖音上發現,瑤一瑤小肉包近一年作品,飛鶴、麥當勞、名創優品、理想汽車等品牌,相繼出現在短視頻中。

但中國《廣告法》規定:" 不得利用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爲廣告代言人。" 瑤一瑤踩雷了嗎?
對此,律師助理小何告訴潘哥:" 瑤一瑤參與拍攝品牌短視頻,還不能算違法的程度。這種可以當作請她出演節目,當一下小演員;并不是小朋友直接說‘某某商品多好用、多好吃,大家快去買’,讓消費者基于對童星的信任,由此去購買商品。"
同時,關于兒童參與拍攝,是否算作童工的讨論,中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指出:" 文藝、體育單位經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滿 16 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
第二擊來自《未成年人保護法》。
作爲這次事件的起因,瑤一瑤被故意扳倒并擺拍,讓不少網友感到憤怒,其父母後續的解釋,更是直接引爆了輿論。

一些網友指出,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能組織未成年人,進行危害他們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
安徽一位律師告訴潘哥:" 擺拍其實沒有問題的,但是爲了拍攝、剪輯視頻,讓 4 歲孩子被扳倒是不合适的,這種危險系數極高,也不值得推崇。"
另一邊,北京某律所的李律師也表示:"4 歲的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父母讓孩子參與這類活動時,必須充分考慮安全性和适宜性。同時,還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确保其是自願參與的。"
作爲一名 4 歲的兒童,瑤一瑤自願摔倒并擺拍視頻,這種可能性似乎很低;而她父母的這種故意行爲,在一些網友的眼裏,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這第三擊來自《刑法》。
中國《刑法》相關條文規定:" 如果家庭成員對兒童經常實施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淩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過度勞動等,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爲,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
對此,小何向潘哥解釋道:" 擺拍時故意弄出危險場景,比如反複設計扳倒動作;或者不顧孩子的基本健康,比如冬天長時間在低溫環境拍攝,嚴重的都可能被當成虐待。當然,這些還需要具體證據來支持。"
遍地啃小族
三部法典的連續暴擊,很可能将童星父母們打懵; 因此,一些童星父母爲了規避風險,走起了曲線救國的方式。
第一種,是讓孩子以擦邊形式,參與到直播過程中來。
比如,雖然中國法律規定:嚴禁 16 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直播,但瑤一瑤小肉包的父母,還是在某次直播時,将鏡頭對準了瑤一瑤,讓這位剛洗完澡的童星,出來與大家打個招呼。

另一邊,潘哥在一些直播間發現,童星或者以聲化形,用鏡頭外的聲音引流;或者身體部分出境,在直播時閃現一隻胳膊,達到參與直播的目的。
第二種,是利用孩子的影響力,爲自己的賬号引流。
比如,瑤一瑤本人不能參與帶貨,她的父母就注冊 " 瑤瑤的爸比媽咪 " 賬号,成功吸粉超過 200 萬,并在主頁挂上了商品櫥窗。

同時,抖音童星 "SASA 的丸子妹 "" 小橙子先生 " 等賬号,也依靠類似的方式,帶火了自己的父母,讓家長也成了百萬粉絲的網紅。
靠着種種腦洞大開的操作,童星的父母們名利雙收,網上的很多素人父母,也因此而感到眼紅。
潘哥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發現,一些父母不遺餘力地曬娃,希望孩子能夠成爲童模、童星。
但是,這些被品牌、流量選中的萌娃,今後的日子卻不一定好過。
比如,有網友曬出拍攝筆記,表示:" 是甲方爸爸最喜歡的天選打工人,光着身子超長待機,整整十個小時。打了一天的噴嚏,流了一天的鼻涕,沒哭沒鬧,中途隻睡了一小覺。" 引來無數網友口誅筆伐。

童模家長三三則告訴潘哥:" 帶孩子拍一套裙子,當時室溫隻有 10 度左右,所有人都穿着羽絨服,唯獨孩子要穿無袖的裙子,給我心疼壞了,這種單子的錢不掙也罷。"
童星需要守護
外有法律、輿論監督,内有骨肉親情守護,一些童星在拍攝視頻時,爲何仍然會受到傷害? 最根本的原因,似乎在于利潤太高了。
潘哥了解到,作爲抖音頂流萌娃,瑤一瑤的年廣告收入,可能超過 1600 萬元,60 秒廣告報價高達 55 萬元。
不過,在任何一個行業中,頭部玩家都是少數,大部分童星、童模,遠沒有想象中光鮮亮麗。
比如,6 歲的西安童星小吉,曾經拍攝過多部網劇,也是當地多家機構的合作童模。他的母親告訴潘哥:" 品牌拍攝一次平面的話,收入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你有資源就拿得多,沒資源就隻能被經紀人抽成。"
而在具體的執行層面,想要切實保護童星權益,也至少有三座大山需要逾越。
首先,是來自用戶的流量誘惑。
擺拍固然可恥,但流量效果真香。萌娃摔跤、跳舞等視頻,更容易獲得用戶關注,也更容易獲得平台推薦。因此一些家長竭盡全力,也要記錄萌娃精彩瞬間。
其次,是平台的規則存在漏洞。
比如,法律規定兒童不得參與直播,家長就以自己的身份注冊賬号,但視頻内容全是萌娃相關,後續用該賬号進行直播,以此規避掉可能的風險。
最後,是社會風氣對兒童的保護不夠。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孩子并非獨立的個體,而是父母家人的附屬,對于兒童的無端打罵,很多家長不僅意識不到錯誤,反而認爲是教育的一種方式,能幫助兒童更快成長。
如今,短視頻已成生活日常,爲了記錄孩子精彩瞬間,而拍攝的短視頻作品,說不定哪天就火了。
因此,在這種随機走紅的時代,如何讓孩子成名之後,繼續保持童真與快樂,就成了家長的一門修行。
比如,B 站 UP 主 " 叽叽歪歪的平行世界 ",視頻主打帶娃周遊世界,但拍攝都在寒暑假期間,不僅讓孩子的小學功課,一點兒也沒落下,還拓展了她的眼界與思維。
由此可見,當童星與過正常生活,關系并非水火不容,想要達成效果最優,需要家長們多下一番功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