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鲸維度
控制大華銀行的黃祖耀家族,在新加坡的金融領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華銀行(UOB)與星展銀行(DBS)、華僑銀行(OCBC)以及儲蓄銀行(POSB)是新加坡的四大本土銀行。黃祖耀也在新加坡富豪榜中常年排名前十。
倘若從黃祖耀的父親黃慶昌創辦大華銀行開始算起,這一家族已經涉足金融業近百年了。
進軍金融領域
15 歲時,祖籍福建金門的黃慶昌前往馬來西亞古晉的一所中學讀書,由于父親過世的早,他的母親朱金嬌給當時的華人甲必丹王長水做家庭工,補貼家用。
資料顯示,甲必丹是葡萄牙及荷蘭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殖民地推行的僑領制度,即任命華僑領袖爲僑民首領,協助殖民政府處理僑民事務。王長水的生意涉及多個領域,是當地有名的望族。
中學畢業後,黃慶昌先在一家英資洋行裏工作,後來在母親的介紹下,進入了王長水公司工作。由于能力出衆,黃慶昌頗受賞識,之後更是與王長水的長女王秀英結婚。
小有積蓄後,黃慶昌在嶽父王長水的資助下,創辦了黃慶昌有限公司,專營橡膠、胡椒等土特産品。之後又與好友合辦碩莪粉廠,一度成爲當地最大的橡膠及碩莪粉制造和出口商。1924 年,黃慶昌創辦聯昌銀行,爲中小華商提供信貸服務,就此進軍金融業。
随着新加坡的工商業發展以及華商增多,黃慶昌将業務延伸至新加坡,成立了經營土産品的慶隆公司。1935 年,黃慶昌聯合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地的著名華商共同創辦了新加坡大華銀行,并出任了董事會主席。
随着戰争開始,黃慶昌由于支援中國的抗日戰争,被日軍追捕,隻好帶領全家到印尼避難,他名下的黃慶昌有限公司、大華銀行、慶隆公司等均被迫停業。直到戰争結束後,才重新複業。
資料顯示,黃慶昌共有兩房妻子、五個兒子,即王秀英所生的長子黃賢德、次子黃賢仁、三子黃佛德,以及二房妻子許玉秀所生的四子黃祖耀、五子黃祖棉。不過,黃慶昌女兒的信息并不多,有公開報道的僅有黃美惜、黃美芸。
在五個兒子中,黃佛德、黃祖耀最爲出名,黃佛德在馬來西亞負責打理黃慶昌有限公司、聯昌銀行等産業;黃祖耀則在新加坡負責大華銀行。
黃佛德出生于 1931 年,他在中學畢業後,放棄了留學機會,進入家族企業。在基層曆練兩年後,被調回黃慶昌有限公司擔任副經理,協助哥哥黃賢德處理事務。1955 年又被調往聯昌銀行工作,1962 年升任銀行副總理。
之後,黃佛德在打理家族資産外,開始了自己的事業。1966 年,黃佛德創辦了黃佛德發展有限公司,業務涵蓋金融、房地産以及建築業。之後又與好友共同創辦了樹膠廠、船務公司、旅行社等,生意越做越廣。
不過相較而言,外界最爲熟知的還是在新加坡的黃祖耀。
收購擴張銀行版圖
在黃祖耀的帶領下,大華銀行逐漸發展爲新加坡本土四大銀行之一,他本人也成爲少有的新加坡華裔金融界富豪。
1929 年,黃祖耀出生在福建金門。8 歲時,與母親許玉秀以及兩個妹妹一同被父親黃慶昌接到馬來西亞古晉生活。年少時,黃祖耀相繼在當地華僑小學、華僑中學、中正中學以及聖安德魯英文學院就讀。1949 年,20 歲的黃祖耀結束學業,進入慶隆公司工作,從事商業貿易工作。
彼時,黃慶昌生活在新加坡,便着重培養他。父子兩人經常一同前往慶隆公司上班,路上黃慶昌便與黃祖耀讨論當天新聞,讓他發表觀點和看法,有時還讨論公司及外部的商業案例。而在慶隆公司的貿易工作中,黃祖耀也逐漸積累起自己的人脈網絡。
1958 年,黃祖耀被黃慶昌調入大華銀行擔任董事。爲了更好了解金融業,黃祖耀不斷學習銀行業務知識,并前往英國的一家銀行考察學習。由于表現出色,1960 年黃慶昌辭去大華銀行總經理職務後,董事會一緻推舉 31 歲的黃祖耀接任。
當時,新加坡的銀行的業務基本都是爲本地工商業提供信貸服務,也沒有向海外擴張的打算。黃祖耀上任之初便決定開展海外業務,在大華銀行設立外彙部,提供外彙交易業務。1963 年,又設立了倉庫部,爲客戶提供額外服務——給予客戶透支和其他信貸提供更好的抵押保障。
1965 年,新加坡獨立,政府決定大力發展國際金融業務,銀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大華銀行相繼成立亞洲美元市場、黃金部等新的部門。1970 年,大華銀行正式挂牌上市,成爲新加坡第一家公開上市的銀行。
之後,黃祖耀更是率領大華銀行不斷收購。從 1971 年開始,大華銀行陸續收購了崇僑銀行、利華銀行、遠東銀行、新加坡工商銀行 4 家本土銀行。
1980 年,黃祖耀帶領下的大華銀行進行了現代化轉型。旗下銀行裝置了自動存、提款機,成爲新加坡乃至東南亞銀行界首家爲客戶提供電子化設備的銀行。後一年,大華銀行又引進了新加坡最大的電腦系統,開發了 24 小時服務的電腦銀行。
黃祖耀在銀行界的名聲也逐漸顯揚。
走出新加坡
除了穩固提升大華銀行在新加坡的地位,黃祖耀還開始國際化發展。
1965 年,大華銀行在中國香港開設了首個海外分行,主要提供貿易融資及企業銀行業務,開始了其跨國發展。1984 年,大華銀行在北京開設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家辦事處。同時資料顯示,自 1999 年開始,大華銀行在泰國、菲律賓和印尼等東南亞地區開展了一系列收購,收購了菲律賓威士茂銀行、泰國彙寶銀行等。
2001 年,黃祖耀主導大華銀行與華聯銀行的合并。華聯銀行由連瀛洲與馬來西亞華商聯合創辦,一度發展爲新加坡排名第四的銀行。2001 年 6 月,發展銀行向華聯銀行發起收購。而後,大華銀行提出略高于發展銀行的價格,以 100 億新元收購了華聯銀行。收購完成後,大華銀行一度成爲新加坡最大的本土銀行。
而且,當時華聯銀行在歐美、東南亞等地擁有 70 餘家分支,大華銀行的跨國布局也得到了補充。
除了大華銀行的擴張外,黃祖耀還進軍了保險、證券、資管、風投等金融領域。至今,黃祖耀家族的産業已經涵蓋金融、地産、醫藥等領域。
目前,黃祖耀也将家族産業傳給了下一代。其長子黃一宗主要負責大華銀行管理;次子黃一超則打理家族旗下的證券業;三子黃一林目前打理跨國公司虎豹企業(醫藥保健領域);女兒黃玮玲主要打理家族的酒店業。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大華銀行新的接班人,黃一宗也主導了多起收購。去年 1 月,大華銀行宣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子公司已經簽訂合同,拟議收購花旗集團在當地的零售銀行業務,包括擔保和無擔保貸款、财富管理和零售存款業務。同時,大華銀行也将接收花旗集團當地相關零售業務部門的員工。同年 11 月,泰國、馬來西亞的子公司完成收購;今年 3 月,越南子公司也完成了收購。
發展至今,大華銀行的跨國布局已經基本成型。其官網介紹,大華銀行被評爲世界頂級銀行之一,被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評爲 "Aa1",被标普全球和惠譽評級評爲 "AA-"。在亞太、歐洲和北美的 19 個國家、地區擁有 500 家分支機構和辦事處的全球網絡。在亞洲,通過新加坡總部、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銀行子公司以及分行和辦事處開展業務。
如今,黃一宗的子女們也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其長子黃鼎文并沒有繼承家業,自行創辦了 The Lo& Behold 集團,在餐飲界有了一席之地。他的弟弟黃鼎全則在家族企業裏管理事務。黃一宗之後,誰會成爲大華銀行的掌舵人目前仍未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