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波 " 羊 " 已經出欄上班了!街上開始恢複人氣了,主幹道上車水馬龍,煙火氣來了!國人勤勞勇敢、頑強拼搏的特質永遠磨滅不了,熱氣騰騰的日子終将到來!再過幾天,也許人們已經不記得 " 奧密克戎 " 是啥了!
想一想,當年談虎色變的非典已經過去 20 年!不知道這一波毒株還會怎麼演變,也不知道後遺症會是啥樣,更不知道有多少老人扛不過這個冬天,但生活還要繼續,日子還要一天一天地過,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人,誰也不可能躺在家裡還能熱氣騰騰!
不管網上各色人等的議論都站在什麼立場,都懷着何種目的,帶着什麼樣的價值觀,我們老百姓隻認一個基本邏輯,日子要好好過,生活要繼續,内心要快樂,家人要幸福!所以,讓生産、經濟、生活秩序慢慢恢複,讓收入慢慢提高,讓焦慮慢慢消散,内心安定,從容不迫,才是王道!
經曆過 " 陽 " 才知道,傳播得太猛烈了,身邊的人幾乎全軍覆沒,單位裡上班的 " 楊過 "" 楊康 " 們人,依然是咳咳咳的一片。想一想,人定勝天,對抗大自然,可能隻是一句口号,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病毒,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對于口罩突然放開,造成大面積中招,有人理解有人抱怨,我們應如何認識嗎?" 陽過 " 們如果看不懂以下這 5 點,另一場危機将再次侵襲全家!
第一,國家是實事求是的,奧密克戎雖然傳播性極強,但緻死率很低,兩害相權取其輕,經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慎重決策,絕不是那些網紅認為的簡單決策。治大國如烹小鮮,絕非如此簡單,如此重大決策,不但要有體系化思維、系統化研究、科學化論證,還要有擔當、勇氣、果敢和忍辱負重的胸懷!決策者,并非所有人都能勝任,越是小嘴叭叭叭叭的網紅越不适合做決策。
第二,國家明白是防不住了。原來被保護得太好了,對傳播率沒有深刻的認識,呼啦啦被傳染了八九不離十,幾乎是一陣風刮過一樣,而且防不勝防,從來不出門的老人也難逃一劫,說明奧密克戎順着空氣、下水道都可能傳播,防不勝防,速度太快。這一點要承認,誰也沒預料到這麼猛烈,終于認識到人類隻能與自然屆共存!
第三,放開的時機選擇。應該是在要求放開的民意爆棚與防不住的客觀現實以及預料危害性降低三者之間的互相妥協。如果科學論證危害性很大,緻死率很高,相信決策者明知防不住也要盡量防的,畢竟我們要感謝決策者的 " 人民至上 " 的理念是真實的!科學論證病毒危害性與民生就業的辯證關系,民生的權重大于了危害性,這才順應民意全面放開,并預料了第一波沖擊,做好了被民意誤解的思想準備。
第四,我們經曆了這一波 " 陽 ",才知道三年來的防護措施是多麼不容易,把我們保護得好好的,在毒性強的階段,讓我們躲過了幾次緻命一擊。因為毒性弱了才放開,大家經曆過了,發現也沒那麼可怕,反而讓一些人指責為什麼早不放開?這就是相當于吃第十個饅頭吃飽了說不吃前九個饅頭就好了。如果沒有三年的嚴防死守,我們不知道能扛過前幾次的沖擊嗎?
第五,辯證看民意與民生。剛開始,民意支持嚴防死守,那個時候是生命大于經濟。到了這個階段,毒性沒有那麼大了,民生問題大于防控,選擇這個時機放開,是基于這個客觀事實的,也體現了決策者的實事求是精神。到了這個階段,恢複民生又上升到首位問題,重心要轉移到經濟和生活上來。對于防疫,自己要做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應運而生,以前是國家做好健康第一道防線,以後是自己要保護好自己,然後争分奪秒、集中力量搞經濟、促民生,這才是順應時代、順應民意的正确打開方式。
PS:你認同嗎?歡迎留言,轉發,在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