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飲品市場上,茶葉、咖啡、可可被譽爲世界三大飲品,也是最受歡迎的飲料類型,然而就在最近可可價格飙升的消息卻引發了市場的熱議,面對着可可的大漲價,讓人不禁想問我們這是連巧克力都要吃不起了?
一、可可價格飙升?
據央視财經的報道,在德國,随着年底傳統節日的臨近,巧克力的需求近期顯著增加。但今年以來,巧克力原材料可可的價格居高不下,讓許多巧克力生産商面臨 " 甜蜜的負擔 "。
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一家巧克力店,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着。随着傳統節日臨近,店裏進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期。據巧克力店的經營者介紹,最近來店裏預訂和購買巧克力的顧客明顯增多,但今年巧克力原料價格顯著上漲,讓他對于今年年底購物季的業績前景喜憂參半。
據德國巴伐利亞州某巧克力店經營者卡西爾表示:原料價格是個大問題,作爲原料的巧克力價格在去年翻了兩番,我們不可能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全部轉嫁給消費者。業内人士指出,世界上大部分可可産自西非。但去年以來,西非主要可可生産國——科特迪瓦和加納出現大面積歉收,由此導緻全球面臨 60 多年來最嚴重的可可供應短缺問題。國際可可組織今年 8 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 年至 2024 年可可的供應缺口達到 46.2 萬噸,較上一産季的 7.4 萬噸缺口增加了 524%,可可價格也大幅飙升。
瑞士巧克力制造商百樂嘉利寶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即使可可收成有顯著改善,可可價格也很難回到 2022 年至 2023 年的水平。
二、供應短缺下我們連巧克力都要吃不起了?
在全球食品市場的版圖中,巧克力作爲備受青睐的甜蜜寵兒,正面臨着一場源自源頭 —— 可可供應短缺引發的價格風暴,悄然改變着其在消費市場中的格局,也引發了大衆 " 巧克力即将吃不起 " 的擔憂,我們該怎麽看這件事呢?
首先,可可價格的飙升并非無迹可尋,而是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的結果。可可是熱帶作物,主要種植于赤道附近的國家,如科特迪瓦、加納、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以及巴西、厄瓜多爾等南美國家。這些地區的氣候條件對于可可樹的生長至關重要,包括适宜的溫度、濕度以及降雨量等。然而,近年來,全球氣候模式的變化導緻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比如幹旱、洪水和病蟲害的增加,這些都對可可的産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特别是非洲西部的可可産區,由于缺乏足夠的灌溉設施,極度依賴自然降雨,一旦遭遇幹旱,可可産量會大幅下降。此外,随着全球氣溫的升高,可可種植區可能會遭受更多的病蟲害侵襲,這不僅增加了防治成本,也進一步壓縮了可可的生産空間。因此,氣候變化對可可生産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可可價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如果短時間内可可不能恢複正常供應,那麽由原材料驅動的巧克力價格上漲是必然的。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供求關系的直接反映。當可可供應短缺時,巧克力制造商爲了獲取足夠的原材料來維持生産,就必須在市場上争奪有限的可可資源。這就導緻了對可可的競争加劇,進而推動可可的收購價格不斷攀升。
由于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就是可可,可可價格的上漲直接增加了巧克力的生産成本。制造商面臨着成本上升的壓力,爲了保持利潤空間,必然會考慮提高産品價格。從整個市場産業鏈來看,從可可豆的收購商到巧克力成品的制造商,再到零售商,每個環節都受到可可價格上漲的影響。這種影響層層傳遞,最終體現在消費者購買巧克力時的價格上。而且,由于可可供應短缺的狀況不是短期内能夠迅速解決的,市場對可可未來供應的預期也不樂觀,這進一步促使價格持續走高,消費者面臨着巧克力價格不斷上漲的市場環境。
第三,對于巧克力制造商來說,雖然将漲價影響轉嫁給消費者看似是一種簡單的應對策略,但實際上卻存在着諸多限制。在正常的市場情況下,當成本上升時,企業通過提高産品價格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是常見的做法。然而,巧克力市場有着自身的特點。
一方面,巧克力是一種相對彈性較大的消費品。消費者對巧克力的價格敏感度較高,尤其是在中低端巧克力市場。如果制造商将價格提高幅度太大,消費者很容易産生反彈心理。例如,一些日常消費巧克力的消費者,他們購買巧克力可能更多是出于休閑零食的目的,如果價格上漲過多,他們可能會選擇減少購買量或者轉向其他更便宜的零食替代品,如糖果等。
另一方面,巧克力市場競争激烈。衆多品牌在市場上競争,包括國際知名品牌和本土品牌。如果某個品牌率先大幅提高價格,而其他品牌保持價格相對穩定,那麽這個品牌可能會在市場競争中處于劣勢。
所以,巧克力制造商在考慮将可可價格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時,必須非常謹慎,要權衡價格上漲幅度與市場份額、消費者接受度之間的關系。
本文來自 " 江瀚視野觀察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