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索 A 股市場 2024 年的走向,恐怕要從 2023 年最後一個漲停開始梳理起。
A 股市場在 2023 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3000 億市值的興業銀行在最後一秒被 " 暴拉 " 上漲停闆,且牢牢封死(下圖)。
這個交易行爲确實震動市場。
以成交計,興業銀行最後一秒成交了 2.16 億元。以市值增長計,興業銀行最後一刻市值增長 300 億!
以至于有投資者感歎,去上了個廁所,回來個股就漲停了。
還有投資者 " 驚喜 ":年度收益最後一刻 " 扭虧爲盈 "。
一時間關于這個 " 漲停闆 " 的 " 作俑者 " 各路猜測紛起:
是 " 大型央企 " 掃盤買入?興業銀行或關聯人 " 抄底 " 增持?公私募基金最後一刻拉升年度業績?抑或是烏龍指?或者是後續興業銀行乃至銀行闆塊有大利好被内部人 " 獲悉 "?其他原因?
外界難以斷定。
而随着上交所在 29 日晚上公布的 " 初步的 " 模糊 " 的信息,2023 年最後一個漲停的 " 内裏乾坤 " 似乎開始逐步浮出水面 ........
交易手法 " 粗糙 "
分析這個闆是誰拉的,首先要觀察整個興業銀行的漲停過程。
說起來,這個漲停封的相當 " 魯莽 "。
統計顯示,12 月 29 日,興業銀行尾盤集合競價時發生異動,當天尾盤該股集合競價成交價,竟然達到漲停闆(+9.97%),而三分鍾前該股的漲幅僅 0.27%。
該股在當天最後一秒(即尾盤集合競價)合計成交 133082 手,成交金額 2.16 億元。
毫無疑問這是個,單純憑借巨額買單把個股封上漲停的 " 交易行爲 ",僅從下單策略看,交易手段相當 " 簡單 "、" 直接 " ——乃至 " 粗糙 "。
排除基本面 " 支撐 "
而在該股漲停的同時,同期 A 股中其餘多數銀行股無明顯異動。
另外,當天仍在交易中的港股市場的銀行闆塊也未出現異動,相關銀行股走勢平穩。
除此以外,元旦假期期間,也未出現興業銀行的 " 隐藏利好 "。
上述情況基本可以證實,該股的上漲可已排除基本面的因素。
漲停銀行公告 " 經營正常 "
另外,漲停當晚,興業銀行即發布《關于股價波動情況的說明》。
聲明稱:"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注到 2023 年 12 月 29 日本公司 A 股股票收盤價格漲停,股價漲幅較大。經自查核實,本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内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相關公告,不僅排除了銀行經營層面可能的信息,而且明确公司 " 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事實上也排除了潛在的諸如并購、新業務啓動等事件性機會的可能。
則上述情況,亦不可能存在銀行自身 " 自購 " 或 " 大股東增持 " 等情況。
某種程度上,已經把此次漲停歸結給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
交易所公告進一步 " 闆上釘釘 "
上述交易行爲,出自二級市場的 " 個别人 " 的 推測,進一步在交易所發布通報後,被證實。
仔細回溯上交所在 29 日晚間的通報,可以發現,上交所表示:
經初步核查,爲某投資者以明顯偏離股票最新成交價的價格大筆申報成交所緻。上交所将對相關情況作進一步深入核查,并根據核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
上述情況透露出幾個重要線索:
該交易行爲是某投資者(個人或機構)的個别行爲,不存在多個投資者 " 夢幻聯動 " 的情況。
交易所認定,該投資者 " 以偏離股票最新成交價的價格大筆申報成交所緻 "。這句話已經隐隐的把該交易行爲的 " 異常 " 特點凸顯了出來。
交易所将 " 對相關情況作進一步深入核查,并根據核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 " 的措辭,也隐隐透出進一步調查後采取措施的口吻。
究竟是誰?
綜合上述各種線索可以判斷,2023 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興業銀行的漲停,應爲熟悉市場規則的職業機構或者職業個人投資者的單獨所爲。
上述投資者應可排除肩負 " 重要使命 " 的 " 國有機構 " 的可能,後者的合規要求相對嚴格,且近期多明确以增持 ETF 爲主要手段。
上述投資者也基本可以排除 " 公募 " 産品的可能,後者有明确的交易合規性要求,最後一刻影響集合競價的可能性較弱。
另外,參與交易的投資者,相當熟悉交易規則,這導緻了它選擇了可以快速拉升價格的集合競價階段來下單。
但又顯然低估了監管部門的反應速度和态度,這種 " 職業而不專業 " 的表現,也讓外界幾乎可以鎖定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