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産業每十年迎來一輪發展浪潮。"
2023 年 3 月 23-24 日,"2023 光谷人工智能産業生态大會——智能網聯汽車專場 " 上,百度車路協同首席科學家王淼介紹,上世紀 90 年代,PC 互聯網時代到來,wintel 聯盟支撐了整個智能化發展;20 世紀首個十年到來之際,智能手機橫空出世,IOS 和安卓是手機行業繁榮應用生态的主要支撐;目前,智能車勢頭正盛,下一輪爆發可能帶來手機、車、路、網、雲的萬物互聯。不僅是軟件定義汽車,王淼表示," 希望通過真正的車路聯動,實現軟件定義交通的未來願景。"
爲此,百度緻力于通過一體化智能交通操作系統,建立自主可控的産業鏈形态,并已經從設備層、芯片層到操作系統層建立了完整生态。" 大家在使用智路 OS 系統的同時,也可以助力建設自主可控的産業生态,同時也能支持國産設備建立更完善的标準,這正是百度秉承的理念——‘以國産環帶動國産芯的發展’。"
百度車路協同首席科學家王淼
以下是演講内容整理:
很榮幸今天能來到無人駕駛的全球新高地——武漢,在武漢市的支持下,百度通過蘿蔔快跑在武漢布局 L4 級自動駕駛出租車,今天我代表百度及智路 OS 社區分享我們在智能網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方面的工作,并呼籲大家加入這個智能社區。
自動駕駛的發展曆程及面臨挑戰
自動駕駛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話題,但它仍處于發展初期。到去年爲止,中國已有超過 30% 的 L2 智能駕駛汽車。然而,真正實現完全的 L4 自動駕駛仍需時日,但飛速的時代變化已然預示着這一點的到來。實際上,汽車行業幾次經曆大的變革,100 年前,馬車是主流交通工具。然而,在短短 10 年内,整個行業發生了革命,馬車消失了。在過去幾年裏,電動化的發展飛速發展,電動車已經超過燃油車的增速。
目前,百度已經在武漢、重慶和北京推出了主駕無人出租車,并且可以通過 APP 提供商業化服務。尤其在北京亦莊地區,很多人已經将乘坐無人駕駛出租車作爲日常活動。
在中國,自動駕駛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最近非常火的 ChatGPT 和百度的文心一言。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兩個重大挑戰:自然語言處理和通用人工對話,目前這兩個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然而,在自動駕駛領域,仍然存在巨大挑戰。中美兩個國家在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中領先,但美國的條件相對簡單。我們百度的團隊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了大量測試,并獲得了 DV 競賽的第一名。
然而,中國道路的複雜性,交通參與者的密度是加州的 15 倍,而無人駕駛技術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物理信息系統工程。該工程系統不僅需要解決人工智能和單車智能的問題,而且要考慮整個交通安全的問題以及系統的安全問題。
智路 OS –開源開放的車路雲一體化智能交通操作系統
在這一方面,百度采用了三層安全體系。第一,單車智能的安全性,通過地圖更新、地圖冗餘和傳感器冗餘來解決這個問題;其次,車路協同,這增加了一層 " 路對車 " 的冗餘;第三,雲端持續監控和遠程代駕脫困等方法也能提高安全性。
今天我們重點談的是車路協同感知系統。雖然近年來深度學習的系統在感知能力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一些複雜情況下,單車的推理能力仍需要大力提升,而百度通過路端的信号燈等配置和相關技術,實現了車路協同下場景認知能力的提升。
很多路端的場景認知比車端優秀。例如,車端在遇到 " 前面停下一輛車 " 的場景時,很難獨立判斷是排隊等候還是停車。但是結合路端的配置,我們可以持續觀察并識别這樣的情況,對場景有更深入的認識。例如,這個區域經常發生停車的情況,或者正在排隊等候,這使得車輛能夠更加智能地選擇是跟随還是繞行。此外,通過在北京和廣州的路側系統上進行實驗,百度已經實現了分鍾級别的地圖更新。
我們認爲,目前隻有路側更新能夠達到分鍾級,這也可以幫助許多量産車企解決在城市中普及自動駕駛的問題。
就自動駕駛的具體步驟而言,感知方面,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解決了 90% 以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協同的方式解決更多的沖突問題。但是在決策和控制方面,自動駕駛系統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在博弈方面,目前單車的能力還無法像人類一樣互相協同,可以通過 V2V/V2I 的方式解決這種博弈協調的問題。此外,人類的優勢往往在于經驗的積累,因此可以通過路側系統提供經驗來指導自動駕駛系統進行決策,例如前方發生意外事故或者積水,就可以通過路端觀察其他車輛的交通流量,可以爲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引導并解決接管問題。實際上,在一些高速公路中,百度通過路側系統的引導已經實現了全天候的安全通行。
目前,百度結合 5G 的建設,通過雲端持續監控,推出了業界領先的全自研實時性車路雲操作系統,同時滿足 L4/L2+ 及智能交通全場景應用需求,該系統可以在多傳感器和硬件的基礎上實現實時級的調度,同時支持多并發處理。基于以上功能框架可以支持感知地圖的快速更新,一體化 PNC 等應用需求。
在此基礎上,我們借助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車隊和國内最多的路側基礎設置建立了一套路側邊緣計算平台,并在工信部的指導下,于 8 月份與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學會等 6 家單位聯合發布了智路 OS 系統,該系統可以基于車路雲一體化的架構,通過邊緣計算層面實現操作系統内核、設備抽象、通信計算中間件等多方面的協同,将車、路、雲看作多域協同的體系,支持高等級自動駕駛、網聯輔助駕駛、低速無人配送、數字孿生、以及面向交通管理的智能停車功能。
智能化産業以十年爲一個浪潮。上世紀 90 年代,PC 互聯網時代到來,wintel 聯盟支撐了整個智能化發展;20 世紀首個十年到來之際,智能手機橫空出世,IOS 和安卓是手機行業繁榮應用生态的主要支撐;目前,智能車勢頭正盛,下一輪爆發可能帶來手機、車、路、網、雲的萬物互聯。不僅是軟件定義汽車,我們希望通過真正的車路聯動,實現軟件定義交通的未來願景。
爲此,百度緻力于通過一體化智能交通操作系統,建立自主可控的産業鏈形态,并已經從設備層、芯片層到操作系統層建立了完整生态。大家在使用智路 OS 系統的同時,也可以助力建設自主可控的産業生态,同時也能支持國産設備建立更完善的标準,這正是百度秉承的理念—— " 以國産環帶動國産芯的發展 "。
百度在開源化上的探索及展望
自去年 8 月份發布以來,我們同時推出了開源社區,目前在社區中已經推送了智路 OS 1.0 Beta 版本,實現了車路系統的開源化。用戶可以通過該系統完成基本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車路協同交通應用,目前,很多車企已經在使用我們的車端框架進行量産的系統開發。
由于車路協同涉及到多個産業,如汽車、交通、通信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很多車企也受困于路側的建設标準。正因此,百度通過開源社區實現标準化,讓更多車企了解路側服務的形态和标準,共同完成标準的統一化。我們在此呼籲:希望大家加入開源社區,共建智能路和智能網聯的生态。
此外,開源社區不僅限于代碼的體系建設,百度還将成立智路 OS 的協同促進會,業内知名單位都會參與其中。我們希望,智路 OS 能夠在更多城市落地,特别是在武漢這一智能網聯高地被發揚光大。
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兩個方向。首先,我們通過開發大型模型,取得了進展。其次,在自動駕駛方面,我們已經經過 9 年的開發,被國際咨詢機構列爲行業領先者。我們希望通過開源和開放的方式來共建行業生态。無論是自動駕駛還是智能網聯交通,都是非常複雜的系統體系,我們希望整個行業都能參與其中,共同建立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我們相信,隻有通過開源開放和大家共建的方式,才能使整個産業健康發展,建立自主可控的行業生态,助力中國站在當前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之巅。
(以上内容來自百度車路協同首席科學家王淼于 2023 年 3 月 23-24 日在 "2023 光谷人工智能産業生态大會——智能網聯汽車專場 " 上發表的《智路 OS – 開源開放的車路雲一體化智能交通操作系統》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