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小半爸。
兒子最近相當忙,六年級下期了,校内的學習任務要正常完成,還要參加一些小升初的活動。
大家可能會好奇:都雙減了,都大搖号了,還有小升初的活動要去參加嗎?
作爲一個正在親身經曆的路上人,我可以确定地回答:雙減并不是一刀切,活動較之前肯定是少了很多,但依然是有的。
畢竟,好學校不會放過 " 好苗子 ",就看孩子和家長想不想争取了。
以我所在的城市來說,這屆的活動主要有三個場次(或者說時間窗)。
❶ 第一個場次是" 拔尖專場 ",發生在去年年底前後,孩子的能力要相當突出,入圍的的牛娃數量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❷ 第二個場次是" 參與專場 ",集中發生在三四月份,孩子們會參加一些活動,含金量需要後面來驗證,存在一些坑。
❸ 第三個場次是" 定論專場 ",會發生在六月正式搖号前後,之前兩個專場的結果,都會在這個時候來蓋棺定論。
大家看到這,也許會想知道:參加這些活動,語數外三門學科,哪門最關鍵呢?
第一個場次,因爲現在小學階段沒有權威的競賽,牛娃空有本事,但沒有大獎背書,很多都是看機構或者老師的推薦。另外,就是我之前有寫文章提到的,編程(信奧)這幾年越來越熱,CSP-J 的成績如果能拿到省級一等獎的優秀成績,是很有份量的。
第二個場次,無論是考察時間的長短還是最後結果的權重,一般還是以數學爲主。語文的份量比以前有所增加,英語則相對弱些,除非是外國語學校。
第三個場次,主要看的前面兩個場次的結果,另外就是孩子的綜合表現,語數外的統考成績,以及校内的一些評選,比如優秀學生和優秀幹部,都是加分項。
總的來看,在雙減之後,活動最後能上岸的數量是大減的,但有意願參與的孩子數量不少。也就是說,供給是節流了,但需求依然很熱。
另外比較明确的一點是,數學雖然不再獨大,但依然是小升初活動的王者。
所以接下來,我就依據輔導兒子數學近 6 年和他小升初的實戰經驗,回答家長們普遍關心,關于小學數學學習規劃的兩個問題。
• 問題一:如何爲孩子選擇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标?
• 問題二:小學數學需要超前學嗎?
OK,我們開始!
Q1:
如何爲孩子選擇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标?
說到小學數學,其實主要就說的是兩大塊内容:課内數學和小學奧數。基于此,孩子們的小學數學可以有四個目标位:
它們的自我定位、目标設定、學習方法和教輔工具選擇都各有不同,我們逐一來看。
目标位一:課内高分
如何自我定位: 校内數學成績在班級 80% 以下,也就是平常說的數學普娃。
目标設定: 很明确,就是争取校内數學考試考高分。
學習方法: 這部分孩子的基本功還不夠到位,需要重點抓好計算能力和課本上的基本概念。
教輔工具:
《計算能手》
《計算能手》重在口算練習,每份練習完全與課時同步,還配有綜合檢測,幫助學生檢測能力水平。兒子從 1 年級就開始在用,堪稱經典。
《圖析巧解應用題》
這套《圖析巧解應用題》由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組的編委老師親自主編,非常專業權威!
正因爲編者非常了解教材,所以覆蓋了小學所有的知識點,方法思路和課内都是一緻的,既能拓展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切實提高數學成績。
學而思學習機 ·《校内同步學習》
學而思學習機的《校内同步學習》,每個知識點都有對應的視頻講解,講解後配套随堂練習來檢驗孩子的學習效果,每學完一個大知識點,還有單元總結和單元小測練習。
這樣精耕細作的教材同步學習,無論孩子基礎如何,都可以用它來查漏補缺,紮實地掌握數學基本概念和常見的解題思路。
目标位二:淺奧思維
如何自我定位: 校内數學成績在班級 80%~95%,進入 " 數學成績不錯 " 的隊伍。
目标設定: 校内數學考試争取滿分的同時,開始接觸淺奧,一方面形成對課内知識的降維打擊,另一方面,拓展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習方法: 這群孩子要想争取校内數學成績達到滿分水平,依然要練習計算能力,另外就是通過刷成套練習題,來發現和彌補在基本概念和解題思路上的漏洞。
與此同時,借助系統的淺奧教材 / 工具,學習下圖中 7 大模塊的知識點,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黃岡小狀元》
課内部分,《黃岡小狀元》除了每課時的練習題,還包含測試卷。題目設計緊貼課本,将課堂講授的知識點,以填空、問答等形式再次展示在孩子面前,幫助他們夯實吃透。
學而思學習機 ·《數學思維 A 體系》
淺奧部分,上圖的《舉一反三》、學而思學習機的《數學思維 A 體系》都是适合大多數孩子的淺奧教輔,難度略高于校内數學教學。對孩子數學思維的拓展和數學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
目标位三:小奧成績
如何自我定位: 校内數學成績在班級 95%~100%,是 " 别人家的孩子 "。
目标設定: 排名在這個級别的孩子,他們的目标不隻是培養數學思維,而且還要能出成績,助力小升初提前上岸。
學習方法: 如果說前兩個目标位的孩子,還可能通過教輔和家長的協助,自行完成。到了小奧要出成績這個目标位,就必須依靠線下的培訓班了。
道理很簡單,提前上岸的指标是很少的,參與 PK 的孩子們都很優秀,競争相當激烈,沒有線下老師的指導很難能脫穎而出。
教輔工具: 前面提到的《計算能手》《黃岡小狀元》,對課内數學依然需要且必要。至于小奧的學習,線下培訓班會提供教材,大部分都是定制的。
目标位四:競賽角逐
如何自我定位: 孩子的校内數學成績完全不在話下,已經名聲在外,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牛娃。
目标設定: 他們的小升初上岸基本不成問題,數學學習的目标是在初高中參與競賽角逐。
學習方法: 選擇走競賽路線是非常艱辛的,道路漫長,且各種艱難險阻,且登頂機會甚小。也正因爲如此,他們必須要在線下,跟着名師學習。注意,不是跟老師,是跟名師,而且可能還不止一位。
教輔工具: 名師會指定的。
Q2:
小學數學需要超前學嗎?
關于小學數學超前學的話題,我的建議是量力而行,豐儉由己。
數學可不像語文、英語這兩個語言類學科,隻要有環境,隻要肯花時間,花功夫,多看多練,是可以任性超前的,上學前認得幾千漢字,讀哈利波特英文原版都不是啥新鮮事。
數學的底層是思維能力,還是因人而很不同的,且和年齡的增長正相關。有些孩子小時候就是各種數學不靈光,大了之後,突然一天開了竅,也是各種驚喜意外。
所以我建議,低齡孩子,除非數學天賦異禀,慧根早生,小學 3 年級之前,多花些時間去學語文、英語,能提前就提前,能拔多高就多高。
數學方面則先不疾不徐,順勢而爲,到了 3 年級之後,再讓孩子嘗試一下超前學。
而常說的數學超前學,一般是指兩種。
首先是奧數,相對于課内數學,肯定算是一種超前學;還有一種是超前學習數學教材知識,比如,三年級學四年級的,五年級學六年級,六年級學習初中數學。
講奧數的文章大家應該看過不少了,今天我專門聊下後者,是否需要超前學習數學教材知識。
簡單來說:小學階段的數學教材知識不需要超前學,要想超前直接學小學奧數即可。但初中數學知識的超前學,對于部分高年級段孩子是可以考慮的,具體來說。
• 目标位是淺奧思維的孩子,6 年級下期學習壓力不大,如果對初一入校分班有預期,可以考慮。
• 目标位是小奧成績的孩子,在小奧已經學得比較紮實了的前提下(小奧的知識點基本在 5 年級就完成了,6 年級主要是在回爐和各種模拟練習),6 年級上期可以開始在培訓機構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
PS:這是最近兩年小升初的新動态,數學考察的範圍除了小奧,初中數學的有理數、絕對值、三線八角會出現在部分場次。
• 目标位是競賽角逐的孩子,依然聽名師安排就好。名師們會有不同的教學進度和風格,但大緻的進度要求,都是在小學那個暑假就學完了初二數學,甚至整個初中數學。
EASTWEST
結語:
彙總一下前面内容的要點。
❶ 語數外在小升初實戰中的戰略位置:數學依然是難以撼動的王者。
❷ 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标可以大緻分爲四種:課内高分、淺奧思維、小奧成績、競賽角逐,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數學水平,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教輔工具。
❸ 小學數學超前學千萬不要跟風,要根據孩子的學習目标來匹配,量力而行!
另外再多說幾句。
作爲家長,真是要感謝雙減政策,雖然沒有一刀切,讓小升初的活動完全清零,但确實已經産生了兩個重要的積極影響。
一個是搖号入學的比例在 95% 以上,升學壓力總體實實在在降低了;随之産生的第二個影響,數學雖然依然是小升初的王者,但相較之前,影響力已經減弱了太多,不再是一招定乾坤。
正因爲這樣,我們可以綜合考慮孩子的能力和興趣,自主選擇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标。
正因爲這樣,上面列的四種目标位,成爲了實實在在的可選項,超前學也可以豐儉由己。
全文完,看到這的朋友,如果覺得不錯,那就點個贊和 " 在看 " 吧,謝謝!
歡迎加入我們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