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2023 轉折之年
2022 年以來,外部地緣風險 " 黑天鵝 " 疊加全球流動性緊縮 " 灰犀牛 " 導緻經濟增長預期下行,全球主要權益市場明顯走弱;同時,國内經濟受疫情反複及地産困境的影響,一直在低位弱勢運行,A 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大幅回落,處于近 10 年以來相對低位水平。2023 年,預計上述壓制 A 股的多重因素将迎來轉折。
2022 年 11 月,防疫政策優化和地産支持發力已明确政策預期拐點,經濟逐步企穩回升潛在增速水平,改善市場風險偏好;預計 2023 年 3 月歐美加息結束,人民币彙率拐點出現并逐步升值,打開估值修複空間;2023 年下半年 A 股盈利拐點出現,增速彈性更大,夯實中期修複基礎。随着上述三大拐點漸次出現,2023 年 A 股将逐步聚力上行,延續已開啟的中期全面修複趨勢,進入二季度後上行動能更強,其中外資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
2023 年,A 股行情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政策驅動并已在途中,聚焦精準防控、地産産業鍊和全球流動性拐點三條主線;第二階段行情由業績驅動,風格更偏成長,重點關注 " 四大安全 " 領域,具體包括:能源資源安全關注傳統能源保供、新能源内需擴張、供需偏緊的關鍵礦産資源;科技安全關注半導體産業鍊、信創、數字基建;國防安全圍繞航空航天裝備及發動機、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布局;糧食安全聚焦種源自主可控,搶占生物育種産業化機會。
高盛:滬深 300 年底目标點位 4500 點
在經曆了極具挑戰的 2022 年之後,預計 2023 年中國經濟會有明顯恢複,因此将對 2023 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 4.5% 上調至 5.2%。重新開放意味着 2023 年中國可能迎來強勁的消費反彈、核心 CPI 通脹率小幅回升以及周期性政策逐漸回歸正常。
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看,中國出口勢必因外需走弱而減速,同時推動增長的因素将從投資輪動至經濟重開所帶動的消費。消費闆塊有望成為 2023 年經濟增長的亮點。在經過重開初期而且大部分人口适應與新冠共存之後,預計居民消費增速将在 2023 年下半年強勁反彈。中國 2023 年失業率将下降,勞動收入改善而且消費者信心得以部分重建。
總的來說,周期分析顯示,經曆了過去兩年的挑戰之後,中國股市很可能在 2023 年展開反彈,反彈的持續時間和幅度将取決于其他結構性和基本面因素,特别是在新的政治周期下中國企業的長期均衡盈利水平以及市場預期的風險溢價。
考慮到 2023 年更強勁的每股收益增長前景和更高的估值,重申對中國股票(包括 A 股和離岸股票)的增持評級,并将 MSCI 中國的未來 12 個月目标點位從 70 上調至 80,而滬深 300 到 2023 年底的目标點位為 4500 點,還有約 10% 的上升空間。
預計 2023 年 MSCI 中國指數和滬深 300 指數盈利分别增長 8% 和 13%,高于 2022 年增長 2% 及 11% 的市場一緻預測。就投資策略而言,疫情放開後對消費的拉動将利好旅遊、餐飲、娛樂、航空等對防疫措施較為敏感的闆塊。在消費品之外,增長勢頭的改善可能會推動基本面和估值相對于曆史區間仍然受到壓制的領域的複蘇。
廣發證券:中國權益市場迎來破曉
" 複合政策底 " 框架下,國内政策底已在 11 月再度夯實,海外政策底也已出現,中國權益市場迎來 " 破曉 "。2023 年權益市場最大的機遇來自中美 " 此消彼長 " 相對優勢,海外衰退壓力升溫、中國經濟邁過谷底迎來複蘇,貼現率下行驅動 A 股及港股上行,A 股走修複市、港股走牛市。港股無論分子還是分母端都相較 A 股更敏感;港股牛市有望演繹三階段,驅動力依次來自于:風險溢價下降、價值重估、企業盈利兌現。
從基本面來看,海外陷入衰退,而中國地産和消費企穩修複的力度大概率偏弱,罕見的脫離外需的企業盈利上行周期可能會缺乏彈性,因此 2023 年市場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估值從悲觀預期得到修複,A 股是一個修複市:估值的驅動力來自于兩方面,其一是風險溢價下行(資本市場定位重要,穩增長決心),其二是無風險利率下行(美債利率築頂後回落)。
行業配置上,上半年重心在于經濟 " 托底 " 和信心 " 重建 ",下半年結構 " 轉型 " 和競争力 " 突圍 "。托底:地産鍊信心築底;海外防疫優化的啟示;重建:央國企價值重估,如能源央企、科技央企、科創闆,互聯網反壟斷政策預期穩定;轉型:中長貸回暖拉動制造業複蘇,新能源車産業鍊潛在擴表方向,技術周期驅動的綠色化與智能化;突圍:國家安全觀 " 自上而下 " 戰略升級。
招商證券:複蘇的确定性較高,但空間有限
2023 年,全球經濟大概率進入類衰退狀态,美聯儲加息周期有望逐步結束,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将會逐漸進入下行周期,人民币彙率有望重回升值周期,支撐外資流入 A 股。此外,為了對沖全球經濟衰退外需下滑帶來的經濟和就業下行壓力,中國将會加大内需刺激力度。如果基建保持持續投入力度,繼續鼓勵制造業和民間加大投資,再加上将居民部門消費改善,則 2023 年全社會中長期社融增速有望重回上行通道,A 股有望進入中期反轉的結構性震蕩上行周期。
2023 年随着穩增長發力,A 股的運行階段将會從流動性驅動向社融驅動直至盈利驅動的階段。考慮到當前外需壓力較大,房地産隻能穩住而不能刺激,基建基數較高空間相對有限,因此,新增社融增速難以太高,社融和經濟回升的空間有限,股票市場流動性難太緊縮。因此,2023 年複蘇的确定性較高,但空間有限,會出現階段性複蘇,預期修複的大盤風格占優。但更多的可能會圍繞有獨立景氣和政策支持的領域進行偏主題、聚焦産業趨勢和局部景氣高增長的方向進行投資,偏中小成長風格有望總體占優。
投資布局上需要更加重視科技自立自強,能夠安全發展、邁向制造業高端化、聚焦硬科技的專精特新成長标的。圍繞以高端制造、醫療醫藥、新能源、自主可控、軍工裝備為代表的新時代五朵金花進行重點布局。兼顧穩地産帶來的龍頭地産和地産鍊消費的階段性機會。
長江證券:經濟複蘇彈性凸顯
2023 年,中國将開啟新一輪的經濟複蘇。這一輪複蘇周期中,在 " 穩增長,擴内需 " 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2022 年受壓制的地産、消費等内需将快速釋放,經濟複蘇彈性較大。疊加市場較為充裕的流動性,2023 年市場整體較為樂觀。
展望 2023 年宏觀環境,将成為 2022 年的鏡像,外需弱,内需強。外需方面,2023 年全球經濟或處于周期性衰退中:歐洲或出現典型的滞脹,而美國呈現弱衰退的可能性較大;綜合下來,今年外需或延續去年下半年逐漸下行的趨勢。内需方面,2022 年國内經濟主要受到周期自然下行疊加疫情反複的兩方面沖擊,嚴重壓制了内需。随着防疫政策的持續優化,今年居民、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收入預期都将有所修複,去年壓制經濟的兩重因素在 2023 年都将不複存在,在 " 穩增長,擴内需 " 的政策刺激下,今年内需的彈性有望加快恢複。此外,房地産需求在過去兩年時間的下滑中,已經嚴重偏離正常需求周期的回落幅度,在相關政策的刺激下,壓制的需求将被釋放,今年房地産的供需将偏緊,整體較為樂觀。綜合内外需兩方面考慮,今年二季度或能看到市場較強的盈利彈性,市場同樣會有所表現,上行幅度将最終取決于政策刺激力度以及經濟複蘇強度。
展望 2023 年市場結構,在經濟複蘇初期,金融、房地産、基建、消費等順周期資産往往表現較好。當前國内核心資産處于曆史估值水平的相對低位,并且複蘇順序相對靠前,複蘇确定性較高,在 2023 年年初的配置性價比較高。對于信創、軍工等泛成長領域而言,今年的政策環境較為友好,盈利彈性相對較高,但複蘇順序可能相對靠後,在順周期資産業績兌現後,會有較好的機會。
申萬宏源:A 股可以期待一波上漲行情
2023 年 A 股行情三階段推演:一是春季躁動仍是政策表述期,下行風險可控,後續政策預期發酵有望由點及面,由托底到進擊,反彈行情未結束,蓄勢後再出發;二是兩會後,景氣驗證期,全球經濟衰退主導 A 股基本面回落,周期項改善的方向非常稀缺,A 股仍需震蕩磨底;三是 2023Q2 之後,從國别經濟相對比較角度找機會。經濟中強美弱,以中國居民适應新防疫措施為前提,要持續則依賴于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
關于 2023 年的投資時鐘定位,美國是全球經濟相對有韌性的國家,居民超額消費 + 制造業生産相對歐日恢複更強是美國經濟韌性的主要來源。但在全球需求向下,美國内需高位鈍化的情況下,美國就業市場也已開始走弱,向衰退靠近的方向未變,隻是尚未到确認衰退的程度。
對于中國來說,外需回落是持續的,在内需有效改善前,2023 上半年 A 股基本面難免承壓。未來一段時間,A 股上遊周期和中遊制造闆塊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回落,盈利能力受壓制。新老能源的大周期未結束,新能源依然是中國制造最具競争力,對全球産業資本吸引力最突出的環節。但 A 股機構投資者對新能源配置非常充分,股價有效上漲需要趨勢項邏輯進一步強化,或者周期項邊際改善與趨勢項形成共振。周期項改善可期,趨勢項問題仍待解決,2023 年中,A 股可以期待一波上漲行情,但可能不是牛市級别。
興業證券:順着政策導向 挖掘中期結構性亮點
展望 2023 年中國經濟,邊際改善、信心恢複。首先,2023 年,中國經濟将逐步擺脫困境,至少有望比 2022 年好轉,迎來黨的 " 二十大 " 之後的高質量開局。其次,政策環境依然友好,相比 2022 年,2023 年宏觀政策自上而下統籌的效率将進一步提升,政策支持将維持較長的時間,效果也将更明顯。第三,從經濟增長的動力來看,制造業可能是 2023 年中國經濟确定性的亮點。
2023 年中國資産投資主線展望即順着政策導向,挖掘中期結構性亮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共同富裕、綠色發展、安全等将是貫穿未來多年的中國經濟及資本市場主線,時代的機遇包括信創為代表的數字經濟、" 新半軍 " 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受益于國家安全的農業現代化和能源産業鍊供應鍊、共同富裕孕育 " 新 " 需求及再造 " 老 " 行業。
展望 2023 年 A 股,應順勢而為,擁抱新時代的新機遇。2023 年中國經濟有望呈現某種程度的複蘇,A 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有望改善,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地緣政治相比 2022 年對風險偏好的影響也有望改善,A 股有望迎來信心的恢複,逐漸擺脫減量博弈和存量博弈。2023 年,A 股仍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國内外經濟困難,不必期待牛市一蹴而就,但是,伴随着增量資金信心的逐步恢複,A 股市場有望迎來新時代新機遇的 " 結構牛 "。
國信證券:聚焦 A 股高質量投資
受益于貨币寬松的 " 天時 "、盈利回暖的 " 地利 " 和風險偏好提振的 " 人和 ",A 股在 2023 年有望持續向好。" 穩增長 " 政策持續發力,将促進實體企業信心企穩回暖和盈利修複,同時政策呵護下悲觀情緒出盡,有望帶動股市上漲。2022 年 A 股市場整體博弈加劇,除了前三季度的煤炭、4 月底到 6 月底估值修複的賽道股、11 月的 " 穩增長 " 地産鍊和消費出行鍊之外,其餘行業或主題的持續性均不強,困境反轉的投資策略相對占優。而 2023 年随着經濟企穩複蘇、盈利回暖,景氣投資的策略将再度回歸。
中觀行業維度,在高質量發展的确定性主題下,基于可持續、創新性和财務穩健這三條脈絡,看好醫藥生物、計算機、國防軍工等行業投資機會。由高質量可持續、高質量創新和高質量運行三個維度構建的高質量發展三維評分框架可見,高質量可持續主要從企業社會責任出發,以 ESG 中的環境、社會、治理三個分項的評分作為觀測口徑;高質量創新從創新資本、創新人才和創新産出三個維度衡量行業創新程度;高質量運行要求企業償債、營運、盈利能力等效益指标均處于較好運轉狀态,從而獲得更優的産投比和業績持續性。從上述三個方面的綜合評判結果來看,醫藥生物、國防軍工、計算機、電子、通信、機械、輕工、化工綜合得分相對較高,符合政策紅利下中長期發展方向。
(本版文章由本報記者梁冀、周一帆組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