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家造車新勢力,從資本青睐,到現金流斷裂,需要幾步?
作者 | 佘偉航
編輯 | 邢昀
近期,一篇名爲《呼喚正義!近 2000 家庭向愛馳汽車集體讨薪》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愛馳汽車的員工在文中訴苦:" 我們深陷困境,已經忍耐了超過三個月的漫長等待 …… 近 2000 名員工被拖欠工資已經超過三個月的時間。"
這家出現資金周轉難題的造車新勢力被再次帶回公衆視線。
除了員工欠薪,愛馳汽車還被爆出公司總部和銷售子公司出現辦公場地租金、物業費、水電費欠繳的窘境,甚至人去樓空。不僅線下公司出現停擺,有車主爆料愛馳汽車的 APP 近期無法登錄。
2017 年成立的愛馳汽車,在創立初期起點并不低。其創始人付強是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 CEO,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此外公司還彙聚了多位知名高管。
秉承傳統造車路徑,愛馳汽車手上握有生産基地和稀缺的造車資質,然而從 " 最靠譜的新勢力 ",到如今現金流瀕臨斷裂,這背後愛馳經曆了什麽?複盤這個案例,對造車新勢力們也有一定警示作用。
欠薪欠款
" 目前被拖欠了三個月的薪資,加上五險一金差不多 16 萬左右。" 作爲愛馳汽車的研發人員,吳冬遭遇了長期欠薪。
不止一位愛馳員工告訴《豹變》,到現在爲止,有些員工 3 月的工資還沒發,一些員工被欠薪,并且被迫處于居家辦公的狀态。
從愛馳離職的張欣向《豹變》提供了愛馳 4 月 10 日發布的延遲發放薪資通知截圖:" 因客觀原因不得不做出三月工資延遲發放的決定,三月社保、公積金正常繳納 "。
在員工滿心期待下一個月可以拿到薪資時,5 月 10 日,第二份延遲發放薪資的通知又潑了大家一盆冷水,通知稱 " 鑒于目前面臨的資金挑戰,公司不得不再次延遲發放 "。
面對愛馳汽車的多次延遲發薪和巨大的生活壓力,愛馳員工最終在 6 月 25 日發文控訴,向愛馳汽車集體讨薪。
在職員工的薪資被拖欠,離職員工的賠償也無法落地。" 我是 3 月 15 日被辭退的,說好 4 月底給的,最後拖到了 5 月 15 日才給。"
在被問及後續工作着落時,張欣告訴《豹變》已找到新工作,但許多同事并沒有那麽幸運," 有些員工都被辭退了,沒收到一分錢,有些同事因爲跟愛馳汽車還有合同,無法重新找到新工作。"
除了員工被拖欠薪資,供應商的回款也出現了困難。
" 拖車費 2022 年的到現在還沒給。" 爲愛馳汽車提供汽車拖載搬運服務的劉力告訴《豹變》,自己跟愛馳已經合作一年多了,愛馳汽車結款的速度就一直不快。在多次協商後,劉力并沒有得到早該結算的服務費," 和我對接的人跟我說他今年這邊财務都沒出過款。"
據了解,在被愛馳汽車拖欠款項後,不少供應商要求要現錢結算才能繼續合作,而本來就遭遇資金難題的愛馳根本無法滿足這樣的訴求,最終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停止與愛馳汽車合作,加劇了愛馳的艱難處境。
員工和供應商之外,被坑的還有消費者。
" 車剛買一個月平闆就用不了。" 車主趙玲吐槽剛買的汽車就解決不了售後問題,就連投訴也沒有用。
在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後,愛馳汽車的 APP 接近癱瘓,許多客戶都稱無法登錄,遠程控制關車窗、授權啓動開車門等功能都停掉了。而保養服務套餐、整車終身質保權益、放電槍在内的多項服務也都已無法正常使用,目前消費者的售後問題也出現了服務盲區。
作爲汽車廠商的活招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往往是影響汽車銷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消費者的售後問題,愛馳汽車的口碑也跟着大打折扣。
六年,沒有水花
和如今的頹唐态勢相比,愛馳汽車曾經也擁有過高光時刻。
最初愛馳獲得了不少資本青睐。企查查數據顯示,從 2017 年到 2021 年,愛馳密集融資了 6 輪,背後的投資機構包括騰訊、沙鋼集團、滴滴出行、甯德時代等。
公司成立不久,愛馳汽車就砸下 133 億元在江西上饒投資建設工廠,爲了解決造車資質問題還在 2019 年花 17.47 億元拿下江鈴控股 50% 的股權。
然而,造車極度燒錢,愛馳汽車并沒有交出令投資方滿意的成績單。2019 年 12 月愛馳首款量産車 U5 上市,銷量表現慘淡。Wind 數據顯示,愛馳汽車 2021 年銷量爲 2698 輛,2022 年爲 4626 輛,2023 年 1 到 4 月累計銷量爲 111 輛。跟頭部新勢力車企動辄每月過萬的交付量相比,愛馳汽車的産銷數據都微不足道。
"2021 年一個月可以生産三四百台,去年一個月才生産三四十台。" 在愛馳江西上饒工廠做設備維護的王誠告訴《豹變》,工廠的産量一直不高," 去年疫情快結束時就差不多不怎麽造車了。"
" 愛馳汽車目前處于沒人管的狀态,上個月就已經看不到辦公人員了,地都長草了。" 目前王誠還被拖欠着接近 2 萬多元的工資,他無奈地表示自己很大可能拿不回工資了。
長期低迷的銷量無法爲愛馳汽車帶來正向的現金流,前期大手筆投入後愛馳的資金困境也愈發加劇,據王誠透露,愛馳汽車爲了籌措資金," 工廠裏面的設備、資産早就被抵押了。"
除了自身造血能力的先天不足,更讓愛馳汽車着急的是,融資路徑不再順暢。尤其是 2021 年後,愛馳的融資頻率明顯下降。在得不到外部輸血後,公司處境十分被動。
2021 年年中,有消息稱愛馳計劃登陸科創闆,最終無果。2022 年 9 月,美股教培企業華夏博雅稱拟與愛馳簽訂合并協議,這一把反向借殼,收購完成後,愛馳估值在 50 億美元到 60 億美元。不過借殼上市的計劃最終也破産,今年 5 月華夏博雅發布公告稱終止與愛馳的合并計劃。
與此同時,愛馳汽車管理人員變動頻繁,僅在 2022 年,公司高層就發了三次變動,多位管理人員走馬燈式的變換很難保證公司的持續穩定經營,内部的不穩定也弱化了愛馳應對市場變化和競争的能力。
公司内部混亂的管理,還引發了員工不滿。張欣表示,内部轉正和晉升機制不合理,員工們的重心不是鑽研業務,而是絞盡腦汁如何巴結領導,得不到重用的好員工也被迫離開,公司的業務推進受到了阻礙。
張欣還提到," 品質部也沒有一套完善的标準 ",汽車生産過程中很少有人去認真把控質量,生産很難有效和高質量地推進。
死在産品上?
" 現在一些企業,動不動融 100 億、200 億元,造車不需要那麽多錢。天天喊着融了多少錢,這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谷峰,2018 年曾表示愛馳汽車并不缺錢," 造車企業不會死在資金上,而是死在産品上。"
但是過去 5 年,在其他競争對手紛紛推出富有競争力的産品時,愛馳汽車一直沒有爆款産品。新能源市場的叠代速度快,愛馳在國内的兩款車型 U5、U6,不僅沒有競争力,也毫無銷量。公開數據顯示,愛馳 U6 在 2023 年前六個月銷量不到 20 輛。
愛馳曾早早布局海外市場,想避開國内新勢力的激烈競争。官網顯示,愛馳旗下全系車型遠銷海外超 20 個國家和地區,售價也高于國内。2022 年 11 月,愛馳宣布與泰國菲尼克斯 EV 達成戰略合作,簽下 15 萬采購大單。但回過頭來看,兩線作戰的愛馳,并沒有形成良性支撐,反而相互拖累。
2022 年付強接受采訪時,曾承認愛馳在融資事宜上做得不夠成熟," 我們公司從一開始沒有按照資本市場所需要的方向走,明顯是有問題的。頭部三家新勢力的創始人都是連續創業者,公司創建時就想好了資本市場的長期節奏,所以做的動作、搭建的體系、找的人都是按照這個節奏來的。"
據了解,愛馳的高層還在積極尋找新的融資。而爆款産品缺位和造血能力孱弱就像兩道天塹,讓愛馳難以對接到新的投資人,也讓這救命的融資款項遲遲無法到達,而當下汽車賽道已經變天,即使後續融資成功,存活的競争壓力也會不斷增長。
以東風汽車爲代表的燃油車企在今年發起了價格突擊戰,汽車賽道開啓了新一輪的内卷,爲了守住已經打下的市場份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廠商紛紛加入價格大戰,競争的不斷加劇也讓更多腰尾部車企倒在黎明前。
曾經市場名氣更大的威馬汽車、天際汽車和自遊家等中型車企,因爲資金鏈斷裂提前退賽,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大車企瓜分市場赢得更多市場份額,留給尾部車企們的時間并不多。
" 大家看到的這個卷其實剛開始,未來還會更卷。" 在 2023 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暨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創新大會上,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的 CEO 餘承東表達了對未來汽車行業的看法," 要麽倒閉,要麽成爲巨頭 ",而成爲巨頭前,中尾部車企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活下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