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at Pet Care
利維坦按:
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貓咪從外面叼回鳥啊鼠什麽的放到你身邊,那是它向你的示好:你看,我都沒舍得吃,把我捕獵的成果送給你。從經驗上來看,這似乎的确說得通——即便它并沒有把捕獲的獵物給你的意思,起碼也能夠表明,将戰利品放在你身邊,也是對你的極大信任。
不過話說我家養的五隻貓,沒有一隻屬于這種神乎其技的明星……他們會追逐玩耍扔出去的東西,但卻沒有叼回來的行爲。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我們有一個新号【利維坦行星】,可以關注
用我妻子的話來說,我們的貓卡爾文(Calvin)在他一歲左右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叼取東西的熱愛。一天晚上,妻子随手把一個毛線球扔到了公寓的另一端,沒想到卡爾文立刻跳起來追逐這個玩具,用嘴叼起它,然後歡快地走到我妻子的腳邊放下毛線球。
在随後的幾個月裏,卡爾文對這個新遊戲着了迷。他開始每天在晚飯後都要求這個活動,喵喵叫着,不停地用尾巴蹭我們的小腿。他還開始把爪子伸進我們的口袋裏,翻找我們可能扔出去的東西。我們對這個小家夥感到驚訝,他的追逐方式是如此奇怪,就像狗一樣。
但事實上,叼東西并不會讓卡爾文成爲一個特例。Feline Minds 的貓行爲顧問米克爾 · 德爾加多(Mikel Delgado)告訴我,會叼東西的貓雖然隻是少數,但并非極少數。盡管數據不多,但 1986 年一項對寵物主人進行的有限研究顯示,近 16% 的貓咪是會叼東西的 [ 1 ] 。
© Tenor
德爾加多本人養了三隻喜歡叼東西的貓——魯比(Ruby)、科裏安德(Coriander)和斯克裏布爾斯教授(Professor Scribbles)——現在正在研究一個更新的、更大的數據集(尚未發布),這表明,叼東西貓咪的百分比可能會更高 [ 2 ] 。(上文提到的 1980 年代的研究方法可能也存在問題:" 叼東西 " 被列爲主人報告的貓咪的幾個 " 技巧 " 之一,還包括 " 有趣的行爲 " 和 " 理解一切 ")
貓咪叼東西的這個行爲盡管相對常見,但仍然很奇怪。在野外,反複叼回一件東西,尤其是爲了另一物種,并不是一種常見的行爲。家犬(尤其是尋回犬)之所以會叼東西,是因爲我們通過培育繁殖使其具備了這種行爲;人們期望小狗表現出這種行爲,扔出球後撿回并用獎勵犒勞它們。
然而,對于貓咪而言," 這不是我們積極選擇的一種特質," 舊金山防虐待動物協會的獸醫行爲學家懷拉妮 · 宋(Wailani Sung)表示。這使得叼東西變得有些自相矛盾——這是一種深深根植于野外的本能行爲,卻被我們與貓咪之間玩耍互動所引發。
© Gifrific
盡管這種行爲明顯存在于少數貓咪中,但對于某些貓咪來說,叼東西似乎确實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預印本研究(尚未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調查了 1154 隻擅長叼東西的貓,發現近 95% 的貓咪在未經訓練的情況下就做出了這種行爲 [ 3 ] 。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似乎說得通。抓取其實隻是一系列包括觀察、追逐、抓咬和叼回的行爲。布羅德研究所(the Broad Institute)的進化生物學家凱瑟琳 · 洛德(Kathryn Lord)也有隻喜歡叼東西的貓,她說,前三種模式已經成爲掠食者的經典狩獵手段 [ 4 ] ,但叼回這一行爲也許還是個未知數。
© Meowingtons
悉尼大學的生态學家克裏斯托弗 · 迪克曼(Christopher Dickman)告訴我,作爲獨居動物,貓幾乎沒有自然動力去分享它們捕獲的東西。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并未觀察到野外貓科動物中有過多的叼取行爲,也沒有在他養過的六隻家貓中看到過這種行爲。
但貓咪已經具備了一些叼取的行爲要素。正如國際貓科動物護理中心貓心理健康和行爲負責人莎拉 · 埃利斯(Sarah Ellis)所指出的那樣,貓媽媽會将活的獵物叼回給小貓,教它們如何捕獵。衆所周知,不論公貓母貓都會将食物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進食。
迪克曼告訴我,也許,随着貓被反複邀請到人類的家中并因消滅害蟲而受到表揚,它們的一些類似叼取的行爲得到了獎勵。可悲的是,能夠到戶外活動的家貓因把野鳥、齧齒動物、兩栖動物和爬行動物叼回家而臭名昭著。而對于隻在室内的貓來說,追逐毛絨絨的物體、咬上一口,然後将其帶到安全的地方可能是一種有趣的方式,可以滿足一些捕食沖動。
© natsdorf
貓咪的叼取行爲并不完全類似于拉布拉多犬。上文提及的預印本研究發現,接受調查的 900 名飼主中,每個月和貓咪玩叼取遊戲不超過 10 次,而且往往這些遊戲是由貓咪主導發起和結束的。這符合我的經驗。當卡爾文想要玩叼取遊戲時,它完全不理會我們當時正在做什麽(比如吃飯、健身、甚至烹饪)。而當他結束遊戲時,他會放下他的玩具,悠閑地走開,有時甚至在追逐玩耍中突然就停了下來。德爾加多的貓也是如此," 它們似乎完全取決于自己的意願," 她說。
這與人們對貓狗行爲上不同的認知是一緻的。雖然它們都喜歡追逐打鬧,但狗可能更容易因順從和取悅我們而感到興奮。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馴化狗來回應我們的表揚,以至于它們能夠讀懂我們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貓則更傾向于将主人視爲 " 隻是讓玩具動起來的電池 ",埃利斯告訴我。如果叼取本質上是一種社交過程——生物間讀懂彼此的信号——那麽貓可能缺乏内在的适應能力。
這種叼取上與狗的不同可能部分是由于人類期望造成的。動物行爲專家、 《咕噜聲:讓貓快樂的科學》(Purr: The Science of Making Your Cat Happy)一書的作者紮齊 · 托德(Zazie Todd)告訴我:" 大多數人認爲貓不會去叼取東西,那隻是狗才有的行爲。" 如果我們平時多留意,或者鼓勵它們(尤其是在它們年輕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多的貓學會叼取東西。
另外,正如德爾加多指出的那樣,需要一些耐心才能弄清楚貓科動物最渴望取回哪種類型的玩具。例如,卡爾文隻對毛茸茸、像老鼠一樣的玩具着迷。洛德的那隻貓對人造珠子很着迷。宋告訴我,許多狗對于它們願意帶回來的東西也很挑剔,它們的耐咬玩具和可抛擲玩具的選擇範圍隻是碰巧更廣泛,而且更得益于廣告的宣傳。
© Parade Pets
爲什麽有些貓比其他貓更願意叼東西,這和它們爲什麽要叼東西一樣,仍然是個謎。幾位專家告訴我,他們最容易在幼貓時期看到了這種行爲,此時動物可能正在嘗試 " 狩獵 " 的含義;蘇塞克斯大學心理學家、前文預印本研究的作者之一傑瑪 · 福爾曼(Jemma Forman)表示,在很多情況下,随着年齡的增長,叼取行爲的吸引力似乎會減弱。
這可能還涉及到遺傳因素,就像狗的情況一樣:關于這個問題的有限研究表明,某些互動性強和自信的貓品種,比如暹羅貓和阿比西尼亞貓,更傾向于叼取行爲。德爾加多的三隻貓是姐妹,雖然程度各異,但都喜歡叼取這一行爲。話又說回來,盡管卡爾文很擅于叼取,但他的兄弟霍布斯(Hobbes)似乎無法理解這一點——一旦他撲向一個玩具,他甯願帶着它躲到毯子下面,也不願把這個東西交給我們。
對于那些有幸親身體驗過的人來說,貓叼取的怪異行爲會顯得格外特别。經過數十年與貓的合作,德爾加多現在才擁有了她的第一批喜歡叼取的貓咪。她告訴我," 我總是有點嫉妒 " 那些擁有愛叼東西貓咪的主人,當她第一次發現自家貓叼取東西時,她非常高興。
我理解這種吸引力。卡爾文需要我爲他提供很多東西——食物、水、刷牙、獸醫護理。但當他明确邀請我和他一起玩時,我就被帶到了他的宇宙中,感覺特别親密。他選擇享受樂趣,但同時也表示他更願意和我一起玩。當卡爾文把他的玩具扔到我腳邊時,他實際上是在送我一份禮物。
參考文獻:
[ 1 ] www.academia.edu/download/33317865/vlv_social_behav_of_cats.pdf
[ 2 ] whatyourcatwants.com/why-do-some-cats-fetch
[ 3 ] assets.researchsquare.com/files/rs-3093688/v1/cb657b80-da3a-4134-968c-404d70ea2159.pdf?c=1688663312
[ 4 ] doi.org/10.1017/9781139161800.004
文 /Katherine J. Wu
譯 /tamiya2
校對 / 兔子的淩波微步
原文 /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23/11/cat-fetching-behavior/676078/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 tamiya2 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