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華夏基石管理評論 ,作者苗兆光
作者:苗兆光,華夏基石高級合夥人、首席專家,華夏基石大師塾訓戰導師
來源:華夏基石管理評論(guanlizhisheng2015)
選自《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總第 67 期,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01
所謂不确定,
隻是因爲我們内心
不願接受已經發生的變化
過去幾年中我們談經營環境,一直用 " 不确定 "" 動蕩 "" 看不清 " 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無論是對中美競争,還是對疫情影響、政經政策,都是如此。基于這種判斷,我們建議企業采取的經營策略是保守、刷新、低調,應該說是合适的。當你對環境無法判斷的時候,最佳應對策略隻能是保守,守住核心。
但是現在,如果我們仍然再用 " 不确定 "" 動蕩 "" 看不清 " 來形容,就不合适了。現在的經營環境已經很清楚,趨勢也已逐漸明朗,如果很多人仍然看不清,其實隻是心裏不願意接受而已。
時代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認爲環境不确定、動蕩,本質上是我們内心不接受這種變化,因爲現在的環境跟過去幾十年來我們認識的世界是反向運行的。
徐繼軍老師說,現在的國際環境是撕裂的:世界一個狀态,我們國家一個狀态。但是世界怎麽可能不包括我們國家呢?如果西方是開放的,他們也不應該孤立我們。一個開放的人就不應該孤立另一個人。在幾十年前,我們不開放的時候,西方一直想方設法促進我們開放,比如用香港的自由港爲我們保留一扇門,等我們一搞改革開放,他們一下子就湧進來了;而現在即便我們打開國門,西方也還是要控制風險,采取保留觀望措施。所以不是說西方沒有變、隻是我們變了,實際上是整個世界都變了。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改變?至少有幾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我們必須正視:首先,當今世界已經不是我們過去認識的全球化了,而是撕裂化,根據政治的陣營撕裂了。其次,過去若幹年市場化是趨勢,對内放開,對外開放,60 後、70 後的人對此是有體驗的,從 20 世紀 80 年代我們的國家一路按照市場化改過來,市場經濟越來越充分,法治化越來越堅定。現在需要重新認識,有一種趨勢是國有化了,國資對很多行業的介入都開始擴大了,包括新能源、教育行業、醫療行業。再次,原來一直在鼓勵依靠自己的勞動緻富,尤其是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現在的主旋律是共同富裕。還有,過去個體的空間一直是擴大的趨勢,現在看個體的空間會逐步收窄,更多地表現以大局爲重、國家爲重、集體爲重。
諸如此類,環境已經發生了很難逆轉的變化,而且會繼續逆向變化。目前我們正在經曆的、正在面對的,已經是确定的了,這就是我們正在經曆的時代。
02
每個人,
都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一生
在這個确定的時代,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做出改變,重新定義自己。不幸福的人生是悲慘的,人生最大的不幸是你的價值觀跟社會的趨勢不匹配了,跟社會的趨勢不一緻了,你會變得很痛苦,很郁悶,很焦慮。同樣的,當企業跟社會的趨勢不一緻了,企業會變得很擰巴。我們在這個時候如何去重新定義個人的意義、生活的意義?怎樣重新定義企業?怎樣重新定義企業經營的意義?這是當今個人和企業面臨的一個問題。
那麽個人的人生要怎麽調整?我理解,我們過去若幹年的自信心不僅僅體現在國家上,也體現在個人身上。我們在過去若幹年被灌輸的人生觀是追求大成,幹一點小滿的事情都不夠,一定要做大事,成就大事業。個人沒點家國情懷,就是沒追求。
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接受,個人之于國家,力量是多麽的渺小。唯有從追求大成變成追求小滿,在一個領域裏能夠持續慢慢磨,一把豆一把豆地添,磨出來好豆腐,人生的意義才有可能真實存在。家國情懷不是不要了,隻是不要太濃。過去個人的家國情懷很大,把個人的命運跟國家的命運綁在一起,其實在國家的曆史長河當中個人是非常渺小的。我們可能要從家國情懷的大成轉向服務于目之可及的身邊人的 " 小成 "。
我也認真想過,對于我們做管理顧問的人來講,全部的職業生涯中,能服務幾個客戶?20 個客戶夠不夠?你的專業服務于他了,對他有價值了,對企業有價值了,你獲得了尊重,你獲得的人生成就就已經足夠了,你爲什麽要去獲得那些不認識的人的認可?我們的人生價值其實是服務于目之可及的人;我們的人生态度不應該是尋求波瀾壯闊,而是尋找實實在在的體驗。
有一本書叫《心流》,寫得特别好。作者講,文人、哲學家一般都不高壽。爲什麽?他在寫作或思考的時候,體驗并不好,他經過漫長的痛苦過程寫出一部書,當成就來臨的時候,他的痛苦已經把他折磨得夠嗆了,所以成就的體驗感是短暫的,痛苦體驗才是漫長的。真正可能高壽的是什麽人?可能是那些手藝人,那些有專業技能的人。比如打籃球,一個動作球進了,觀衆歡呼,直接就給你帶來一個積極的反饋、良好的體驗,這種人是容易帶來心流體驗的,他的幸福感是很高的。我個人的巅峰體驗很多時候發生在課堂上,講着講着就進入一種狀态,好像空間和時間都不存在了,感覺不到累,隻留下愉悅和忘我。
我們如果不去體驗當下的每個瞬間,每個小成、小滿,一心隻求大求好,很容易就會活在痛苦當中。記得在疫情期間,大家很焦慮、害怕的時候,有一位上海的教授,說智慧的人生要樂天知命。所謂 " 樂天 " 就是你知道這個社會的發展規律,知道大勢所趨,知道一些事情的狀态是不正常的,你也知道它的最終命運,作爲個人來講,你不必跟它對抗,不必跟它糾結,因爲你的人生有限,你總是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因爲你懂天道了,所以你能達觀,因爲你看得明白,所以你樂觀。
03
每個企業,
都需要重新定義經營的意義
前面我講的是個人,其實企業也需要調整心态和定位。過去若幹年,中國的企業就跟企業家個人性格是一樣的,追求大,每個企業家本質上都有一個帝國夢。過去若幹年,你要不談大,你的邏輯不指向大;你不談快速增長,不指向擴張,不主張打勝仗,就沒有人歡迎你。所以很多企業寫的使命願景、價值觀都是第一、最大、最強,要麽是世界第一,要麽是行業最大、最強,這種邏輯意味着社會要給你足夠的空間、足夠的機會、足夠的資源、足夠的自由度,這個夢想才可能實現。
但是現在看來,這個邏輯是值得推敲的。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曾經要收購萬科,被稱爲 " 野蠻人 " 的姚振華,他帶領的寶能集團曾經是多麽豪情萬丈,現在企業暴雷了,3 億股權被凍結,因爲欠薪被員工圍攻,他在自己公司樓下被員工把眼鏡都打掉了。那些年野蠻成長得有多快,現在倒下得就有多快。這是宏觀趨勢上的一個變動,就是發展的邏輯變了。
另外,從經濟本身的發展趨勢來看,過去若幹年中國面臨的機會都是建設性機會。什麽叫建設性機會?比如說以前我們的老百姓都沒有房,後來都要有房,以前都沒有車後來都要有車,原本的醫療機構沒有健全的治療功能,比如說鄉鎮醫院沒有化驗功能,它都要建,建的過程中市場空間是巨大的。比如說沒有高鐵,我們要建高鐵;很多城市都沒有地鐵,我們要建地鐵……面臨的建設性機會很大,企業面臨的增長空間也是巨大的。到了現在,建設性周期結束了,大家都有房子了,都有車了,醫療基礎設施建滿了,這個時候就從建設性機會變成了功能性維護的機會。
從建設性周期到功能性維護的周期轉變,出現比如說房子如何裝修、物業如何運營、如何結構性調整等問題。地産商首先遭遇了這個邏輯轉變,但他們仍然在按照過去的建設性邏輯配置資源,大規模建設,先囤地,等着地升值再蓋樓、售樓,而當潮水徹底退去,建設性機會已經沒有了的時候,資金已經支付出去了,地賣不出去了,房産的價格降低了,所以地産商就出現了資債風險。
其實不僅僅是地産商,每個行業都是這樣的,我們之所以看好新能源,是因爲新能源仍然處于建設期,别的大部分行業都進入功能維護期,新能源汽車是利用破壞性創新,在摧毀油車的過程中迎來了一個新的建設期。但是這個變化其實是經濟本身的變化。如果趨勢沒有變化,經濟本身的變化對我們影響也很大。對企業來講,仍然面臨着一個很大的轉型。
前面我談的人生觀與企業價值觀的調整、經營思想的調整存在一緻性。我認爲,企業的主要經營使命應該從增長轉爲生長。
什麽叫增長?原來增長是在規模上強調擴張,在地盤上擴張。什麽叫生長?生長強調在任何環境當中你都有頑強的生存能力。如果有機會,就能像森林裏的一棵樹,一開始上面的大樹長得滿滿的,小樹在下面長不起來,它得一直等着。突然有一天刮風下雨了,一棵大樹倒了,旁邊的小樹等到了這個機會迅速長起來,這叫有生長力。生長力是環境不好的時候你活着,環境好的時候你能瘋長,這叫生長力。
企業圍繞着生長力調整的時候怎麽建設組織能力?
第一個是從競争導向轉向客戶導向。我們跟客戶關系越緊密,其實意味着像一棵大樹一樣紮根越深。打勝仗是基于競争邏輯,我們不能用打勝仗的思維去面對客戶,而應該用跟客戶建立緊密關系的思想,把競争當成一種幹擾變量,而不是當主要的戰略驅動變量。
第二個是我們由大開大合的擴張、機會驅動,轉向圍繞着客戶價值去精準地實現能力。這個内容之前我們也說了很多,比如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運營能力,有效地使用資源實現客戶價值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生長力的概念。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