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艦載機的整備間 Author Zero601
前言
有着 " 木制奇迹 " 之稱的 " 蚊 " 式戰機,憑借優異的飛行與戰鬥性能,成爲了二戰中最優秀的雙發多用途戰機之一。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戰鬥轟炸機 ..." 蚊 " 式幾乎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在各種各樣的 " 蚊 " 式衍生型号中,搭載 57 毫米火炮的 " 蚊 " 式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爲什麽英國人選擇爲 " 蚊 " 式搭載 1 門 57 毫米炮?它又在實戰中有着怎樣的表現呢?

搭載 57 毫米炮的 " 蚊 " 式 FB Mk XVIII 戰鬥轟炸機
" 烏鴉 " 與 " 鼹鼠 "
二戰爆發後,德國海軍的 U 型潛艇在大西洋上展開大規模的海上破交作戰,令前往英國的運輸船隊遭受嚴重損失。英國皇家海軍與皇家空軍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兵力,針對德軍的 U 艇展開反潛作戰。
對付 U 艇,最爲高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派出反潛巡邏機進行遠程警戒和攻擊。二戰時期的潛艇以柴油機動力爲主,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在海面上航行,而反潛機在空中就能遠遠地發現在水面上浮航的潛艇,對其發起攻擊,而潛艇除了下潛規避,面對反潛機幾乎束手無策。
針對盟軍反潛力量的發展,特别是反潛機的日益活躍,德軍也爲 U 艇進行了一定的升級。其中,爲 U 艇加裝多聯裝的防空高射炮、将其改造爲擁有較強防空火力的防空型 U 艇(U-Flak)的主意,得到了德國海軍司令卡爾 · 鄧尼茨的支持。在這些防空 U 艇上,安裝了數量不等的 20 毫米和 37 毫米高射炮,一旦盟軍反潛機俯沖攻擊,高射炮群立刻火力全開,打飛機一個措手不及。


德軍投入大西洋作戰的防空型 U 艇(U-Flak),除了 20 毫米和 37 毫米高炮外,還在潛艇指揮塔上安裝了警戒雷達,以探測接近的盟軍反潛機
防空 U 艇投入實戰後,确實取得了一些戰績,打下了幾架倒黴的盟軍反潛飛機。鄧尼茨對外得意地宣稱:" 烏鴉抓不住鑽地的鼹鼠,飛機也消滅不了潛艇!"
在大西洋的反潛戰中,美英盟軍與德軍總是打的有來有回。而回合輪到英國人的這一刻,他們也拿出了新式武器:裝備 57 毫米 6 磅炮的 " 蚊 " 式戰鬥轟炸機。
雙發戰機的一大優勢,就是機體中軸線上的空間十分寬闊,大量的重武裝得以裝備在機頭位置。" 蚊 " 式戰機的機頭一般都配置了 4 挺 7.7 毫米機槍和 4 門 20 毫米西斯帕諾型機炮,火力已經十分兇猛了。但是,英國人并不滿足于此,他們認爲,對付德軍的 U 艇,以及運輸船等其他艦船目标時,必須擁有更大口徑的火炮,才能在短時間内将其徹底重創乃至擊沉。

" 蚊 " 式 FB Mk.XVIII(Mk.18)型戰鬥轟炸機
把坦克炮送上天空
皇家空軍看上的火炮,是 57 毫米 QF 6 磅反坦克炮。6 磅炮是英國于 1942 年以後開始投入實戰的反坦克炮,英國陸軍的許多坦克也用這種火炮作爲自己的主炮,比如 " 丘吉爾 "、" 克倫威爾 "、" 十字軍 " 等。而美國也将這種主炮引進生産,成爲了美國陸軍在二戰中的主力反坦克炮之一:M1 型 57 毫米反坦克炮。

英軍裝備的 57 毫米 QF 6 磅反坦克炮
皇家空軍經過評估,認爲 57 毫米炮的威力足以對付德軍潛艇,而且不論是重量還是體積,都足以搭載到 " 蚊 " 式戰機上。但是,如果隻是把 57 毫米炮原封不動地搬上飛機,手動裝填将會限制它的射速,這一點美國人已經在他們搭載 75 毫米主炮的 B-25G/H 型攻擊機上體會過了。
爲 57 毫米炮安裝自動裝彈機,成爲了解決其射速問題的最佳方案。實際上,英國人先前就已經爲 57 毫米炮配套設計過自動裝彈機裝置:由莫林斯機械公司研制的 57 毫米炮自動裝彈機,在英國海軍的魚雷快艇上已經開始應用,用來對抗德軍武裝到牙齒的 S 型魚雷快艇。
莫林斯公司原本是一家以制造香煙卷煙機爲主業的公司,将卷煙機的制造技術衍生到爲英軍設計火炮自動裝彈機上,算是這家公司 " 不務正業 " 但又 " 情有可原 " 的結果。

英軍魚雷快艇上安裝的、搭載莫林斯自動裝彈機的 57 毫米 6 磅炮
皇家空軍與莫林斯公司合作,将原先搭載在海軍魚雷艇上的莫林斯自動裝彈機稍加改良,以适配 " 蚊 " 式戰機。經過改良的莫林斯 Mk.III 型自動裝彈機最後成功搭載到了 " 蚊 " 式戰機的 57 毫米炮上,射速可達 55 發 / 分鍾,全機備彈 21 發實心穿甲彈,可實現半自動或者全自動射擊模式。采用莫林斯裝彈機的 57 毫米炮,也被人稱爲 " 莫林斯炮 "。

爲 " 蚊 " 式準備的、帶有自動裝彈機的 57 毫米 " 莫林斯炮 "
大口徑炮搭載到飛機上,巨大的火炮後坐力如何被吸收而不至于使飛機散架,總是困擾着飛機設計師們的一個問題。但對于德 · 哈維蘭公司的設計師們來說," 蚊 " 式并不存在承受不住大炮後坐力的問題:" 蚊 " 式具有柔韌性的木制機身,足以安全有效地吸收 57 毫米炮開火時的後坐力。" 木制奇迹 " 在不爲人知的角落再次發揮了奇迹般的作用。
" 莫林斯炮 " 整套火炮裝置的重量約 720 公斤。爲了給 57 毫米炮騰位置," 蚊 " 式原先機頭安裝的 4 門 20 毫米西斯帕諾型機炮被拆除,隻保留了 4 挺 7.7 毫米機槍。而這些機槍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曳光彈爲 57 毫米炮提供輔助瞄準。

一名英軍空勤人員手持 57 毫米炮彈,與 " 蚊 " 式的 57 毫米炮合影,登上德 · 哈維蘭公司的戰時廣告
" 蚊 " 式戰機與 " 莫林斯炮 " 的組合,由此變成了火力更爲兇猛的 " 大炮蚊子 ":" 蚊 "FB Mk XVIII(Mk.18),德國人則以惱人的蒼蠅 " 采采蠅 "(Tsetse)的名字命名這種搭載大炮的蚊式飛機。
搭載 " 莫林斯炮 " 的 " 蚊 " 式,在發起攻擊時需要頂着敵人的防空炮火進入低空的攻擊航線。爲了強化防禦能力,英軍爲 Mk.XVIII 型蚊式的發動機整流罩、機頭四周和駕駛艙地闆下方追加了總重約 410 公斤的裝甲。
U 艇獵手
1943 年 6 月,Mk.XVIII 型蚊式成功首飛,随後開始小批量生産。經過精心籌備,Mk XVIII 型蚊式被配屬給了英國皇家空軍海岸司令部,以執行反潛和反艦任務爲主要工作。英軍爲它們制定的戰術是:以蚊式 Mk.VI 型戰鬥轟炸機作爲掩護飛機,壓制敵艦的防空炮火,然後由 " 采采蠅 " 進入攻擊航線,用 " 莫林斯炮 " 擊殺敵艦。
與 " 莫林斯炮 " 合影的 " 蚊 " 式 Mk.XVIII 型
1944 年 3 月 10 日," 采采蠅 " 首開戰果,不過這個戰果卻是德國空軍提供的:皇家空軍第 248 中隊的 " 蚊 " 式與一支擁有 10 架 Ju 88 轟炸機支援的德軍護航艦隊遭遇,3 架 Ju 88 在空戰中被擊落,駕駛 " 采采蠅 " 的英軍飛行員托尼 · 菲利普斯,用 4 發 57 毫米炮彈擊落了 1 架 Ju 88。
3 月 25 日," 采采蠅 " 終于取得了擊沉德軍 U 艇的戰果:在法國聖納澤爾港西南方的比斯開灣,德軍 VIIC 型潛艇 U-976 号遭到 248 中隊的 4 架蚊式 FB Mk.VI 和 2 架 FB Mk.XVIII 的攻擊," 莫林斯炮 " 的兇猛炮火将這艘倒黴的潛艇瞬間打了個稀巴爛,最終沉沒。

用 " 莫林斯炮 " 攻擊德軍 U 艇的 " 蚊 " 式戰鬥轟炸機
雖然 " 采采蠅 " 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但皇家空軍卻并沒有繼續大規模量産這種蚊式 " 炮艇機 ",因爲英軍發現,使用火箭彈攻擊 U 艇,比使用 57 毫米炮更有效率。同時,帶着 " 莫林斯炮 " 的蚊式,在進入俯沖時必須保持直線飛行,不能讓機頭偏離一點,否則可能會導緻 " 莫林斯炮 " 卡殼。最終,Mk.XVIII 型 " 蚊 " 式隻生産服役了 18 架,搭載 RP-3 火箭彈的 " 蚊 " 式成爲了英軍的主力反潛飛機之一。

挂載火箭彈準備執行反潛任務的 " 蚊 " 式,火箭彈高效的反潛反艦效率讓 " 大炮蚊子 " 很快失寵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人甚至還嘗試爲 " 蚊 " 式換裝口徑更大的 94 毫米 QF 32 磅炮,這種主炮原本是英國 " 土龜 " 重型突擊坦克的主炮,英軍計劃爲其改裝炮口制退器以适應 " 蚊 " 式,但搭載與射擊實驗直到戰争結束才完成,面對戰後縮減軍備發展的時代,這一設計自然也無疾而終了。

搭載 94 毫米 QF 32 磅炮的 " 土龜 " 重型突擊坦克," 蚊 " 式也曾經計劃搭載這一火炮,但最終未能量産
☆ END ☆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艦載機的整備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