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對金融界生态的沖擊已經開始。
當前正是校園招聘的黃金時段,也是各家資管機構的人力資源部門忙得 " 焦頭爛額 " 的時候。
但一些金融機構亮出了 " 省勁 " 大招—— AI 面試機器人。
參加這些機構的面試時,應聘者将面對一個極具 " 未來感 " 的場景:和 AI 面試官(機器人)對話。
而在對着攝像頭聲情并茂地仔細回答每一個 " 面試題 " 後,AI 面試官将根據多重信息(回答語音、受訪者表情、細微動作等因素給出一個綜合打分)。
而由此得出的 " 面試分數 ",會決定着應聘者能否晉級下一輪。
這種 " 孤獨 " 的面試風潮,正在資管圈裏方興未艾 ······
AI 面試方興未艾
來自社交平台的信息顯示,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采用 "AI 面試 "。
這直接導緻,一些應聘網站出現了 " 應付 AI 面試 " 的 " 訣竅總結 "。
而在這些機構中,内地的金融機構顯得非常踴躍,這或許和他們總是收到很多應聘者資料有關。
據悉,"AI 面試官 " 在招聘環境中,主要是作爲初審、初面的 " 審核角色 "。
" 它們 " 會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應聘者需要根據屏幕上顯示的面試問題,在規定時間内錄制答案,之後 AI 系統可從應聘者的所使用的語言、眼神、聲音、語速、語調、身體語言等,依據對應機構的偏好對應聘者進行 " 評分 ",最快的評分隻需幾分鍾。
而且 AI 面試,并不需要應聘者前往面試地點,隻要有網絡、帶攝像頭的電子設備(電腦、平闆電腦、智能手機等),即可參加這類面試。
這幾乎是目前 " 人機對話 " 的一種高智能形式。
私募巨頭曾試水
資事堂注意到:北京的一家老牌的私募機構在今年初已經開始使用 AI 面試,社交平台上有部分應聘者更分享的相關面試經驗。
據悉,2023 年上半年,該機構曾向應聘者發出面試邀請,并在郵件命名這個環節爲 " 單向視頻面試環節 "。
而且,這家機構的 AI 面試題 " 甚少 ",總計 3 道題目," 每題思考時間 2 分鍾,作答 2 分鍾,中英文題目均有。"
應聘者需要面對着機器人,回答諸如:
其一,用英文回答,影響你職業選擇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及其原因;
其二,你最崇拜人的是誰?給了你哪些啓發;
其三,根據相關材料回答對自信的看法。
可以看出,上述面試問題具有相當大的開放性,主旨在于了解一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知識廣度等。
後者也反映了這家老牌私募機構對于應聘者内在的品性和價值觀的關注。
公募機構 " 不甘人後 "
社交平台還曝光,部分公募機構在面試引入 "AI" 的信息。
有應聘者透露: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非量化崗位(權益固收投資)招聘中,包括四道題容量的 AI 面試,而量化類并沒有 AI 面試。
同樣在今年的校園招聘中,一家銀行系機構也發出了 AI 面試通知,應聘者需要使用手機作答。
這家上市公司稱:" 你(接到面試通知者)通過錄制視頻和答題的方式完成本次面試環節,作答結果将作爲招聘考核的重要依據。
另一家上市銀行也啓用了這種模式,面試題目包括:自我介紹、職業目标、人生理想、曾在項目中扮演的角色等。
誰來生産 "AI 面試官 "?
資事堂調查發現:中國一些大型上市公司也在使用 AI 面試平台,并與上述金融機構人力資源部門使用的技術媒介有些許交集。
某家人工智能研發平台,專門爲金融機構的 AI 面試做技術支持,可以看到金融機構與 AI 面試官之間的互動模式。
(如上圖)銀行的人力資源官(HR)向人工智能平台提供候選人名單,平台之後通知候選人完成 AI 面試,并填寫求職意願,并根據算法智能生成面試報告,并反饋給這家銀行機構。
之後,銀行機構的 HR 圈定一個複試名單,再通知候選人進行面試——真正的 " 真人對真人 " 的線上 / 線下面試,智能平台亦可據此整理并反饋面試情況。
亦有相關行業稱:此前疫情時期等因素,助推了 AI 面試在金融機構的使用頻率。
可以看出:AI 面試官的功能更多在海量簡曆的 " 甄别 "、初輪面試的環節中,扮演着 "HR 助理 " 的角色。
未來可能全面鋪開
金融機構采取 AI 面試,或許有自身人力、費用約束的動作,但也必然包括 " 客觀性 "、減少 " 尋租 " 等的考慮。
當效率、公平等幾個特點,AI 智能都能解決的更好時,它的廣泛應用也就不可避免的
但這種方法是否完全沒有問題麽?
AI 智能的面試,會否制造一種新的不公平?
如果 AI 面試官出現軟件錯誤怎麽辦?
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或許才是 AI 面試官大量複制後,值得關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