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到現在。
可以确定一件事情——
好萊塢,熄火了。
這是就國内院線來說。
2023 的最後一部好萊塢大片登場,《海王 2》,上映到現在票房 2.63 億,要知道《海王》當年票房可是 20 億。
Sir 并不是說好萊塢電影就必須要大爆。
事實上從 2013 年開始,國産片的票房占比就已經超過引進片,并且在逐年提高。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内觀衆越來越傾向國産片,相對而言漸漸疏離好萊塢,是一個長期以來可觀測到的趨勢。
Sir 要說的是。
今年的好萊塢電影冷得出乎意料了。
那麽,意料中是什麽樣?
原本我們對今年是有預期的——2023 應該是引進大片回歸元年。
2020 年,疫情讓電影院關閉。
雖然後來開放了,但外片基本是缺席的。
一方面,好萊塢也受到隔離、停工的影響;
另一方面,國内院線雖然開放,但條件實在不太理想——在 2022 期間,各地出于薛定谔的封城狀态,不少地方要求進入電影院要出示核酸證明。
看場電影麻煩又冒險,還得額外花幾十塊做核酸,不少人心裏想的都是:這電影不看也罷。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管國内國外的大片,都處于觀望的态度。
一些好萊塢大片在國外院線飄紅了——《壯志淩雲 2》《蜘蛛俠 2》《奇異博士 2》《雷神 4》,但一直沒有登陸中國。
第一部回歸的好萊塢大片,應該算去年 12 月上映《阿凡達 2》。
但去年此時的你,可能正在 " 陽 " 中。
大家要不然是陽了出不了門,要不然是沒陽避免出門,所以《阿凡達 2》票房也并不理想,僅 16.98 億,算上票價的通脹,遠不如第一部。
對于影迷來說。
2023 年,總該正式報複性觀影了吧。
今年的好萊塢大片怎麽樣呢?
按理說。
分量也挺足的,能上的都上了——
上一部缺席之後再度回歸的《蜘蛛俠:縱橫宇宙》,皮克斯的《瘋狂元素城》,經典 IP 系列《速度與激情 10》《 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奪寶奇兵 5》《諜中諜 7》,諾蘭備受期待的《奧本海默》,海外大爆的《芭比》,情懷殺的《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
但結果呢?
好萊塢就上吧。
一上一個不吱聲。
不信你看今年的票房前十,看看能不能找出一部好萊塢——
好萊塢爲什麽在中國賣不動了?
而且是斷崖式下降(如果不算上疫情期間特殊的三年),全方位慘淡。
今天得聊聊。
01
雖然國産片票房占比早已超越了引進片。
但由于蛋糕越做越大,好萊塢的生意在中國也仍然是紅火的。
2017 年,中國電影市場首次突破 500 億大關,成爲全球第二大市場。
同年,DC 兩部投資過億的大制作《正義聯盟》和《神奇女俠》,都在中國拿下 6 億票房,占全球份額的 10%。
于是《海王》上映時,華納在發行做了一個大膽決定——
讓中國内地提前北美兩周上映。
所以,《海王》當年在中國的火爆不是沒有道理。
片方對中國的收益信心極大。
當年 DC 能在中國大賣,依托于一個被業内稱爲鐵三角的組合——
騰訊 + 萬達 + 卓然影業,都是 DC 大片的投資方。
它們包攬了制作上遊到放映終端,有 " 一條龍 " 的制作和發行程序,再加上本土化的營銷包裝,形成産業閉環。
最直接的對比,《海王 2》首日上映排片 40%,這在今年分賬大片裏已經是一騎絕塵(《銀護 3》《蜘蛛俠》都低于 30%)。
但《海王 1》當年在口碑完全未知的情況下,院線卻給到了 56% 的排片。
票房保障除了排片。
還有宣傳。
2017 年《生化危機:終章》,2 月 24 日上映,2 月 7 日才通過的審查。
時間緊湊,宣發卻相當會玩。
當年短視頻還沒火,但負責宣發的本土公司,就知道要出精華混剪視頻,投放自媒體和長視頻平台,線上造勢。
因爲《生化危機》對非玩家觀衆陌生,就在《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前十秒廣告露出女主的打戲,瞄準年輕女觀衆。
最後,中國票房是 11 億,是北美和日本加起來的 3 倍。
這波營銷操作,讓片方歎爲觀止——
" 他們對市場的理解非常專業,針對目标受衆策劃的營銷方案強化了懷舊元素,并擴大其影響力,吸引了更多的遊戲玩家和動漫愛好者。"
2016 年,阿裏影業與斯皮爾伯格的制作公司達成合作,《綠皮書》是後者的重點項目。
後來,《綠皮書》引進完全零時差,宣發節奏則根據頒獎風向,逐步釋出話題和預告,吊足影迷胃口。
奧斯卡頒獎禮當晚,更同步北京點映,請來了馬雲、柳傳志等大佬助陣宣傳,最後收獲票房 4.78 億。
今年,呂克 · 貝松爲了《狗神》,先是穿着軍大衣在平遙影展放映,然後帶着主演做宣發。
卻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狗神》首映排片僅 1.6%,很多人表示在自己城市難以找到場次。
甚至都不知道有這部電影上映。
引進片也并非零宣傳。
但今年才回歸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在宣傳上,好像剛剛通網似的。
對比《孤注一擲》用王傳君的名場面出圈,《封神》線上線下互聯的 " 質子團 "" 商務殷語 " 等 5G 沖浪梗。
引進片的宣發,顯得就像地主家的傻兒子。
然而。
這背後更關鍵的問題是——
即使宣發到位了。
中國觀衆又會怎樣選擇呢?
02
一個老生常談的說法是——
好萊塢已經無法滿足中國觀衆的 " 電影口味 " 了。
但。
Sir 認爲與其說是口味變了,不如說,是觀衆看電影的視角變了。
春節檔《流浪地球 2》和《滿江紅》,呼應 " 電影工業振興 " 和 " 民族文化自信 "。
暑期檔的三大爆款,《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八角籠中》,精準對焦最急切的現實訴求——财富焦慮、婚育恐懼、底層不公。
就連取材曆史的《長安三萬裏》和《封神》,之所以能實現票房逆跌和強勢出圈,多少也因爲 " 國風回潮 " 标簽。
勉強拿下五一檔票房冠軍的《人生路不熟》,靠的是被迫調休,以及同行襯托。
不難發現,今天院線片篩選的觀衆,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
過去,引進片之所以能一騎絕塵。
是因爲我們走進電影院,就是想要完成一場未知的旅程,想看見更夢幻的生活方式。
如今。
大環境的風向是如何?
那個引領着大衆目光的 " 路标 " 又指向何方?
好萊塢電影,或許正在分道揚镳。
一部電影要出圈,往往需要會制造話題,提供直給的情緒發洩。
然而就算同樣是議題電影。
引進片和國産片,也有着無法逾越的差距。
《芭比》,全球大殺四方,拿下 14.42 億美元票房。
但在中國首日上映,幾乎所有電影院都不看好,排片隻有慘兮兮的 2%。
後來豆瓣開分 8.8,口碑發酵,即使增加了排片,也遠不如同期評分更低的國産片。
因爲對于美國人來說。
芭比是國民玩具,是粉紅色的元素往那一放,男女老幼就知道那是什麽。
而在中國,雖說官方賬号也積極宣傳,發布了不少互動話題,很多觀衆也把穿芭比粉變成了儀式,電影院随處可見粉嫩嫩的打卡點。
但《芭比》的出圈,注定隻能是小範圍的圈——
人群畫像大緻是都市女性、受過高等教育、願意擁抱全球化和國際化。
這部分人在中國的數量,數量是有限的,所以 2.5 億,已經是《芭比》在中國市場的天花闆。
反觀同樣瞄準女觀衆的《消失的她》。
最終票房 36 億,憑啥?
在這部電影爆火初期。
短視頻裏各種博主自發跟進,話題幾乎沒有任何門檻:
瘋批惡女,渣男賭狗,女女 CP,反戀愛腦 ……
任何一個标簽,放在當下的互聯網,都是妥妥的十萬加。
情侶寶寶能找到看電影的儀式感,還能進一步引導電影發酵。
好萊塢的話題,放到中國不靈了。
那麽好萊塢的不可替代性還剩下是什麽?
是大制作,是頂級特效。
但這類電影,正在逐步失去魅力,不要說在中國,《阿凡達 2》《碟中諜 7》《速度與激情 10》這類 " 老氣 " 的大片,在美國的票房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反倒是《瞬息全宇宙》《芭比》這樣富有個性的電影在異軍突起。
再說故事。
今年的好萊塢大片,有多少是續集。
有多少像《綠皮書》《三塊廣告牌》這樣靠故事打動人的劇本?
再加上好萊塢編劇罷工運動的影響,原創故事更少了。
03
話說到這裏,你可能就要反駁了——難道國産片就 " 遙遙領先 " 嗎?
确實。
好萊塢電影的困境,也不僅限于好萊塢。
就說原創故事匮乏這一點,今年觀衆已經多次抱怨過國産片又又又翻拍了。
截至今天,2023 全年總票房 535 億。
國産片占比超過 80%,這個數字聽起來是很威風。
但票房回暖的背後,是觀影人次的下降。
2019 年是 17.3 億,今年卻是 11.4 億,比不上間歇性封控的 2021 年,甚至還不如 2017 年的 14 億。
△ 燈塔《2023 年電影市場與觀衆調研報告》
更隐形的變化,還體現在觀影頻次。
5.3 億的觀影人口中,超過一半觀衆隻看過一部電影。
對比 2019 年,看過 6 部以上電影的人數,比例下降了不止一半。
也就是說——
院線的一次性消費增多,持續觀影的熱情卻在降低。
觀衆和影院之間的信心,仍然沒有被重新建立起來。
中國觀衆可能是不愛看特效取勝,故事敷衍的 " 大片 " 了。
但引進片,從來不隻是這些分賬大片的天下。
還有偶爾能引爆市場的批片。
而它們的爆紅,并非天降好運,而是精心設計、步步爲營。
《何以爲家》。
電影先在戛納口碑爆了,被中國公司看中,然後在上海電影節 " 戛納直通車 " 放映,最後經過本土化包裝(原名是《迦百農》),才誕生了一個與《複聯 4》同期對壘,仍能拿下 3 億的黑馬。
《摔跤吧!爸爸》。
電影在北京電影節放映,90 秒鍾票就一搶而空,得益于這樣的熱潮,阿米爾 · 汗也連續兩次來到中國,還和我們的摔跤選手,做了本土化定制的路演。
最後 13 億的票房,至今仍是非好萊塢進口片冠軍。
在 2017 年,由于批片數量太多,中影和華夏根本忙不過來,所以會把一部分影片交給其他民營營銷公司來做。
但以印度電影爲例,今年能登陸中國的全都不是新片,而是四五年前積壓的老片。
△ 以上電影首映年份分别爲:2012、2016、2018
而類似《何以爲家》這樣以弱勢群體爲視角,充滿人文關懷,更符合當下觀衆需求的引進片,好像也徹底失蹤。
不可否認。
今年院線全面開放,引進片存在感比過去高了,分賬片幾乎都做到了同步上映。
但距離真正的市場開放,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比如超英大片賣不動了。
那麽是否可以多放中國觀衆愛看的現實題材?
今年北美大賣的《自由之聲》,講述同爲我們關注和痛心的問題——人口販賣,兒童性侵。
如果這類電影能及時引進,做好本土化包裝,是不是也有機會重複當年《摔爸》《何以爲家》的票房奇迹?
不管是好萊塢大片也好,冷門小片也好。
也不管國産片還是引進片。
影迷關心的,隻是好片。
Sir 感慨,今年聖誕節重映的《愛樂之城》。
在中國首映 2.5 億,算不上大爆,現在重映也隻收獲了 2000 萬票房,當初還在奧斯卡上烏龍了最佳影片。
可是又怎樣?
它就是讓人想要每年拿出來看一遍。
提醒你,這才是電影本該有的,可愛的模樣。
有的電影争的是一時的票房。
有的電影争的是影迷的念念不忘。
怕隻怕。
票房還在繼續充數。
可真正的電影,我們卻找不到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