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0 日,針對與奧迪平台合作一事,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在上汽技術分享會上表示," 奧迪是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也正處于深度轉型之中。我們雙方會共同開發技術。上汽奧迪會深化合作,保證合作雙赢,展現出奧迪在新賽道上的新風貌。"
從祖似傑這個回複來看,基本上确認了上汽與奧迪奧迪之間的合作。另外,從形式上看則會采用 " 合作開發 " 的模式,而不是直接購買。
7 月 12 日,曾有消息稱,由于母公司大衆集團的 SSP 平台計劃延遲,而奧迪在中國市場已經 " 等不起 ",奧迪希望加快電動汽車開發速度,因爲它必須繼續提供新的電動汽車以在競争激烈的中國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因此,奧迪正在考慮從中國合作夥伴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車處購買車型平台,或進行技術合作。
有意思的是,除了上汽智己的平台,奧迪這一次還考察了多個其他品牌的平台,其中包括阿維塔的平台。" 奧迪近期确實來過公司考察。" 有阿維塔的内部人士表示。由于華爲在國外具有敏感的身份,奧迪沒有直接和華爲在智能駕駛上進行合作,但是奧迪對華爲的技術還是非常有興趣,從阿維塔處 " 暗度陳倉 " 則被認爲是一個好方式。
除此之外,吉利、比亞迪、富士康都是被讨論的比較多的绯聞對象。其中,吉利在其 SEA 電動汽車平台首次亮相時表示,希望将其作爲開源解決方案提供給其他原始設備制造商,而合同制造商富士康則願意基于其 MIH 平台爲第三方生産電動汽車。比亞迪還爲其第三方業務建立了 FinDreams 品牌,這将使其能夠向其他原始設備制造商提供電力驅動器和電池——盡管不是完整的平台。
在這些绯聞對象中,一些激進的分析人士最爲看好比亞迪,甚至認爲隻有比亞迪能救奧迪。但實際上,兩者不論在技術上,還是在品牌上差距太大。比亞迪和奧迪,雖然都是 " 迪子 ",但是就像兩條平行線,相交的可能性基本爲零。實際上,就在 7 月 20 日,有媒體報道稱奧迪與中國企業合作并未敲定,奧迪仍在和比亞迪、吉利洽談。
随着這次上汽高層回應,可以看出奧迪的最終選擇還是一直有合作關系的上汽。此前已經進行過分析,奧迪和智己的合作有着天然的 " 優勢 "。
首先,任何一個企業都會天然地優先選擇與自己的合作夥伴聯手,以降低風險。按照親疏遠近,奧迪的優先選項是一汽>上汽>江淮>新勢力>其他自主車企。作爲奧迪的好夥伴,一汽集團沒有合适的電動車平台,在這種背景下上汽就優先了。在上汽内部,品牌價位差不多的,能滿足奧迪需要的,隻能是智己。
其次,就目前上汽奧迪的發展來看,這家公司需要一點新的玩法。上汽奧迪目前已經成立超過三年,但是在銷量上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另外,考慮到 PPE 平台已經無法同樣給上汽奧迪提供新産品的情況下,這家新生的公司面臨着斷炊的可能,那麽在中國市場上汽奧迪怎麽辦?在之前,上汽奧迪已經在 Q6 上嘗試新的方式,即由奧迪爲中國開發專屬的産品,這些産品與一汽奧迪完全不用,形成了事實上的差異化。
而在新能源時代,上汽奧迪可以嘗試更多的玩法,這也是奧迪與上汽在新能源技術、平台上合作的現實原因。從智己的定位來看,它是上汽旗下的高端品牌,目前該公司的在售産品有 L7 和 LS7 兩款,在今年成都車展上智己将會上市第三款産品 LS6。從産品價格帶來看,智己的産品在 20-50 萬區間,這與奧迪主力産品所在區間基本重疊。這也避免了奧迪在使用中國本土車企的平台後,對其本身造成品牌傷害。
另外,爲避免市場受波動較大,此次購買平台也如同此前分析的一樣采取了 " 南北分治 " 的差異化策略來進行。一汽奧迪根本不會參與到這次合作中來。有意思的是,奧迪這種模式與豐田在中國的電動化策略非常相似,豐田也采用了南北豐田各自獨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做法:其中,一汽豐田與比亞迪聯合開發産品,而廣汽豐田則選擇與股東廣汽進行産品技術的合作。外界猜測,一汽豐田之所以選擇與比亞迪合作,也在于一汽未能提供合适的支持。
但是,一汽奧迪不會有相關的改變嗎?當然會有,這在一汽集團最近和奧迪簽約中已經進行了明白的闡述。
在 7 月 15 日一汽和奧迪聯合表示:在移動出行新時代,奧迪和一汽将合作進一步擴大在華高端産品陣容。雙方還将繼續加強在生産制造及銷售領域的合作。其中,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将按計劃于 2024 年底爲中國市場投産基于 PPE 平台的奧迪車型。此外,爲了提供高端的客戶體驗,雙方将進一步發展加強并優化銷售架構,以實現産品上市流程的優化。作爲長期合作夥伴,奧迪與中國一汽還緻力于深化共同責任,以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基準、深度整合的國際資源,以及更強韌性爲基礎,在充滿挑戰的時期打造更加強大的全球供應鏈。
其中," 奧迪與一汽雙方将進一步發展加強并優化銷售架構 " 這一句話非常值得研究。兩家公司官宣的 " 優化銷售架構 " 是指調整目前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嗎?這是不是意味着成立奧迪一汽之後,此前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也要對應變化?按照此前的約定,一汽奧迪銷售公司本來應該搬遷到杭州,然後這家公司将負責一汽奧迪、奧迪中國和上汽奧迪三方産品和品牌的營銷。不過,目前這一整合并沒有推進。
那麽德國奧迪在中國将進入一個怎樣的時代?它在中國還能不能回到豪華車車一哥的位置呢?這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