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娛每天都有新動物!"
最近一段時間," 内娛動物系帥哥 "一詞火爆互聯網。
觀衆根于内娛男星們的長相特點,将其分爲猴系、鼠系、貓系、鹿系、馬系 …… 并進行 PK 總結,勢要争出個高低來。
圖源:微博
然而在其中,有一個系列的讨論度,始終走在所有動物系帥哥前列。
其代表人物,更是無數人心目中的" 猴系大男主天花闆 ":齊天大聖孫悟空。
誰能想到有一天,昔日本領高強的大聖,成了 " 美強慘第一人 ";曾經頑劣難管的潑猴,也變爲了 " 理想男友 "。
此前更有一對名爲 " 木石前盟 "的 CP 光速爆火——兩位主人公,正是林黛玉和孫悟空。
" 一個是古典小說第一男主,一個是第一女主。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而林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
兩相對比,雖然表象差異大,但勝在靈魂相似,可不就是 " 木石前盟 "。
" 有生之年,居然還能嗑到孫悟空的 CP。"
這人氣,頂流實錘了 / 圖源:b 站
事實上,不知從何時起,人們眼中孫悟空的形象,早發生了質的轉變。
這位寶藏猴,似乎我們從未真正了解他。
猴系男主天花闆,是他
要問孫悟空爲啥能成爲" 夢中情猴 "?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孫悟空有禮貌、有擔當、有責任心、體貼細心;
還善惡分明、敢作敢當、活潑可愛,雙商在線,能力一頂一的棒。
作爲取經組業務骨幹,非常靠譜——
應付一般妖魔鬼怪,沖鋒陷陣,而且性格堅韌,從不輕易撂挑子。
遇到有背景的妖怪,上天找玉帝,下地找閻王,分分鍾搞定難題。
期間有幾次險些鬧掰散夥,每次都沒散成的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取經項目想搞成,沒了悟空真不行。
除了早期的師父,誰能不念他的好
而且,孫悟空還懂人情世故得很,别看他是團隊中流砥柱,卻不會輕易膨脹。
真假美猴王事件,唐僧和悟空有了隔閡,鬧得滿城風雨,天庭人盡皆知。
取經這麽重要的事,自然不能意氣用事,佛祖遊說,讓觀音親自送他回去。
悟空也知曉分寸,給台階就下,戴上緊箍咒,馬上回去幹大事。
看得網友們直感歎:" 但凡隔壁蘇妲己有猴哥的悟性和雙商,也不會落個砍頭的下場。"
回歸隊伍之後,之前的事馬上翻篇,一點不記仇
如果仔細留意還會發現:每次遇事,猴哥都是有的放矢,不拿雞毛當令箭。
驕傲,卻從無不尊師長;不拘小節,但又比誰都懂凡世俗情。
有急事,也要提出等菩薩換衣
并且十分善良細心,面對女性,總是有些溫柔和同理心在。
高老莊一行,豬八戒在和高翠蘭成婚時現出原型,吓壞了高翠蘭母女。
此時,是悟空出面解圍,讓高家母女先行離去脫困,并成功幫高小姐離了婚。
說話間不忘保持距離
降伏玉兔精一集,私自下凡的玉兔精化作天竺公主,搶占公主的身份。
傷心欲絕的公主欲投河尋死,悟空擔心吓到她,特地化成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溫柔開導。
都說那 " 毛臉雷公嘴 " 的和尚做事風風火火,但其實沒有誰比他更細心。
且這種細心,并不是傳言中取經路上 " 磨圓了 " 的結果。
初初走出花果山時,他就曾幫被人撞的女孩子撿東西。
可以說,不論是紳士讓菩薩梳妝,還是順手幫素不相識的女孩的忙,都是天性使然。
這一點,從教八戒和女生聊天時,要注意措辭和禮貌就可見一斑。
潑猴其實什麽都懂(請想起 " 老雞婆 " 的自動删掉這一段,熟人局不算)
還有其他優點數不清。
師出名門,海外留學本碩連讀,能跟玉帝講道,能給師父上課,是個" 文化猴 "。
對于佛法之事,有時比師父還通透
造型弄潮兒,早期虎皮裙擁有者,時刻幹淨精緻," 時尚猴 "也能擔得起。
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隻需吹一口仙氣,就能幫 " 秃頭男孩 / 女孩 " 長頭發。
經過玉華州時,當地國王 " 排佛 ",驅趕和尚,悟空便略施計謀,給國王和王後上了一課:剃光他們的頭發,以示懲戒。
當然,在國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又恩威并重,有罰有獎。
不但幫他們恢複了濃密秀發,還教會了幾個王子本事。
這樣的猴哥誰不想要(先不說剃頭發的事)
霸氣時英氣縱橫,叛逆時不畏強權,柔和處百轉千回。
他不是 " 夢中情猴 ",還能有誰是。
顔值也在線
有人說,那都是" 天選之猴 "的劇本使然。
錯,俘獲無數觀衆芳心的猴哥,成名路不比 " 九九八十一難 " 簡單。
一手爛劇本,
逆襲成 " 大男主 "
将時針倒轉,孫悟空的猴生底色,可用" 美強慘 "來形容。
當年,一塊落在花果山上的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忽然一日迸裂,化作一個石猴。
彼時,他算是出身草莽,無名無姓,無親無友,戰力平平 ……
但是擁有快樂
他起點低,卻有着敢爲天下先的勇氣。
千百年來,花果山上,沒有一個猴敢跳入瀑布。隻有他,縱身一躍,在那水簾洞中發現了一個 " 洞天福地 "。
從此,領着衆群猴過上了 " 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 " 的自由生活。
一般按照這樣的劇情走下去,應該是:衆猴在花果山水簾洞安居樂業,度過餘生。
不過,他有着自己的思慮:向往廣袤世界,并渴望長生,劃着小船遠渡重洋拜師學藝。
一路風寒露宿,食不果腹,才得以見到菩提祖師,通過考核,習得一身本領。
這一路赤手空拳升級修仙,誰說不是大男主标配,觀衆簡直要跟誰急。
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見是個實幹派
隻可惜,這段時間,應該是他最快樂自在的一段日子 ……
接下來,猴生走向急轉直下。
好不容易學成歸來,又被天庭盯上,在太白金星半哄騙下當了 " 弼馬溫 "。
在天宮看馬,看果園,被人嘲諷,得知真相後才大鬧天宮。
各路神仙紛紛對他出手,雷劈,火燒,煉丹爐 …… 各種罪遭了個遍,愣是沒死成。
直到天庭和佛祖的一次親切會晤後,打遍天庭無敵手的他,才被佛祖反手一個大招,壓在山下足足五百年。
如網友所說:"被壓在山下 500 年還正直善良,被惹惱充其量也就是一句‘煩死了’,換成我反正是做不到。"
之後自不必說,出山時,猴哥望遠處江山一望無際,以爲守得雲開見月明。
哪成想,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幾乎每回對手都 " 上面有人 "。
一路車輪戰,挨過打,瞎過眼,砍過頭,上過蒸屜 …… 也曾被誤會,被最親愛的人傷害,最終才得以成佛。
被趕走不止一兩回
當然,曾經桀骜不馴的猴子畢竟吃過牢飯,缺點嘛,還是有的。
他有點 " 虛榮 ",總覺全世界都該知道 " 齊天大聖 " 的名号,遇見有人不知,非常受挫。
他還有個不能忽視的缺點,愛 " 偷 "。
偏又記吃不記打,沒少闖出禍端。
心裏有數
路過鎮元子的道觀,又把人參果給偷了,被道童發現,劈頭蓋臉一頓臭罵。
直罵的他惱羞成怒,來了一出 " 絕後計 ",把整棵人參果樹都給揚了。
因此挨了好一頓打,差點下油鍋,還是求到菩薩跟前,複活了果樹才完。
值得一提的是,猴哥也是 " 盜亦有盜 "。
對仙家富貴,他順手牽羊;對窮苦百姓,時刻懷着一顆善心。化緣時不忘留心 " 施主 " 們的家庭狀況,能幫就幫。
發覺老人家糧食不夠,細節控猴哥
可見,骨子裏他依舊是那個嫉惡如仇,同情弱小的" 寶藏猴 "。
自己的吃食讓給小孩
比丘國,施展本事降服白鹿精,救出一千多個孩子;
火焰山,發動人脈三借芭蕉扇,熄滅大火,解救當地人民。
且成功前後都不畏強權,秉性始終如一。
那一回,鳳仙郡連年幹旱,五谷絕盡,民不聊生,猴哥不忍,喚來東海龍王降雨。
龍王來了直接拒絕,表示本龍聽命于玉帝,要解脫百姓疾苦,勞請到天宮請聖旨去吧。
猴哥很生氣:黎民百姓受苦,那玉帝老兒不知道嗎?!
遂怒而上天請旨,跟群仙講情講道(罵街),進能怼玉帝,退可罵郡守。
如此種種,正是猴哥受人喜愛的原因——
往小了說,他善惡分明,知世故而不世故;
往大了說,他有家國大義,有正直追求,有堅定信念,有通天本領,救蒼生于水火。
從無名石猴到齊天大聖,再到鬥戰勝佛。
一手臭牌打成這個地步,還能不忘初心,換别人真不行。
" 年少不懂孫悟空 "
小時候,我們看《西遊記》,爲悟空的 " 七十二變 "" 筋鬥雲 " 着迷。
誰能想到,有一天,不但看到了猴哥的另一面,還 " 嗑 " 起了他的各路 CP。
與師父三藏的 " 師徒組 ",那是世事悠悠,流年似水。
師父生病了,他徹夜守護,端水送藥;
師父深夜縫虎皮裙紮了手,他心疼不已,馬上給師父呼呼。
三打白骨精時被誤會、趕走,也不忘囑咐師弟保護師父。
更可貴的是,這份情誼,還是 " 雙向奔赴 "。
唐僧以爲悟空死于油鍋時,曾說 " 做鬼也要一起上西天取經 "。
誰的眼神滿是慈愛我不說
而悟空被攆回花果山,在八戒來尋他時,脫口而出的那句" 身在水簾洞,心随取經僧 ",不知看哭了多少觀衆。
又心疼,又生氣,差點哭出來
與師弟八戒,是相愛相殺,歡喜冤家。
猴是豬的 " 好哥哥 "(該死的弼馬溫),豬是猴的 " 賢弟 "(呆子)。
師兄被罵他起哄架秧子,師兄立 flag 他拆台,湊熱鬧不怕事大,幹壞事少不了他。
可真到了關鍵時刻,他好像又比誰都緊張猴哥。
師兄遭難,八戒心疼
和沙僧,這位迷弟那句 " 大師兄說的對啊 ",早已 " 家喻戶曉 "。
其餘冷門的如菩提祖師,邪門的如閻王爺。
雖說不再見,人參果一集,祖師還是幫了悟空
沒人知道,對孫悟空的解讀還會發展到什麽層面。
畢竟在還來不及注意的地方,《西遊記》的衆角色都已經有了各自的新 " 人設 "。
唐三藏,曾經的 " 唠叨師父 ",如今成了 " 古代容貌 PUA 大師 "。
沙和尚,原本 " 老闆眼中的理想員工 ",名言 " 甯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幹欺心之事 "。
不料一朝 " 擔子裏裝的是啤酒 " 之事敗露,成了 " 被貶下凡一點都不冤 "。
沙僧的擔子裏有什麽 / 圖源:微博
這還不算什麽,要說 " 洗白 " 最猛的,還要屬豬八戒。
以前的八戒:好吃懶做,貪财好色,喜歡抱怨,沒有恒心。
一言不合就被兇
現在的八戒:" 拒絕職場内卷,敢于争取利益 " 的人間清醒小可愛。
" 請給我錢,謝謝 "
轉折之快,險些閃了觀衆的腰,更讓人産生疑問:我們看的真是同一部劇麽?
事實上,不止《西遊記》,最近幾年,一股 " 考古式追劇 " 的風蓦然流行,人們開始翻看老劇,輸出新想法,挖出了不少華點。
期間曾有人問 " 他們怎麽會變成這樣了?"
其實,他們一直沒變,一直在改變的或許隻是我們。
被 " 玩壞 " 的老劇們 / 圖源:微博
算起來,從 1986 年《西遊記》開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 37 年。
随着時代發展,曾經喜歡模仿大聖耍棍的小觀衆長大了,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開始輸出自己的看法、觀點。
年齡增長,閱曆變化,世事更替,都在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表達方式隻是表象,看待世界的方式、角度在改變,才是内涵。
所以,颠覆解讀也好,玩梗、表情包也罷,經典名劇的神奇性就在于,觀衆每刷一遍,都能咂摸出新味道,新感悟。
可能再過很多年,又會有另一番解讀。
經典的魅力永不會消退。
至于到那時,那些人,那些事的評價又是如何,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