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餘思毅
12 月 14 日央視新聞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下簡稱《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綱要》指出,堅定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培育完整内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
對于《綱要》發布的時機,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 12 月 14 日晚對時代财經分析,即将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的背景下,2023 年肯定會把提振經濟作為第一重要任務。
在滕泰看來,集中擴大内需将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個長期擴大内需的戰略跟 " 穩增長 " 的基調十分吻合。
中泰證券政策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 12 月 14 日晚也對時代财經指出,從今年前期經濟表現來看,經濟在疫情擾動下,存在生産強但需求偏弱的不均衡,而且内需與外需有待均衡,内需相較于外需更加偏弱。因此,楊暢也認同滕泰的判斷,現階段内需是重中之重。
《綱要》提出," 十四五 " 時期實施擴大内需戰略的主要目标是促進消費投資。滕泰認為,未來較長的時間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所面臨的主要的問題是需求不足,所以,必須實施擴大内需戰略,提升整個經濟的實際增長水平。
事實上,自從 12 月 7 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稱 " 新十條 ")優化疫情防控政策,與此同時, A 股市場中大消費領域一改前期疲弱走勢。
在具體如何促進消費方面,楊暢指出,在必需消費品保持相對韌性的情況下,以汽車、家電為代表的可選消費品或是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
此外,楊暢還提到,如何對居民收入端進行适當的轉移支付,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值得後續觀察。同時,政府應該考慮如何降低居民的被動支出,防止在醫療、教育、居住等方面出現價格推動型的支出增長,進而實現居民消費支出的優化轉型。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内需重回 C 位
衆所周知,消費、出口、投資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在出口方面,随着全球經濟衰退迹象現象,近期有動能轉弱的态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 月份的社會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了 0.5%,美元計價的商品出口減少了 0.3%。 另據 12 月 7 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進出口貿易數據,11 月中國進出口總值 3.7 萬億元,同比微增 0.1%,增速較 10 月的 6.9% 大幅放緩,創今年 5 月以來新低。其中,出口 2.1 萬億元,同比增長 0.9%;進口 1.6 萬億元,下降 1.1%。
滕泰指出,過去 20 多年,尤其是中國加入 WTO 以後,出口的高速增長曾經是中國經濟總需求方面的重要增長動力,但從 2015 年以來,實際出口增速在逐漸回落。"2020 年疫情以來,由于歐美國家的需求比較旺盛,出口連續有一年多的高增長,但是從 2021 年下半年到現在又處于回落的态勢。"
" 由于歐美過度加息造成需求快速回落,明年歐洲和美國都有輕微衰退的風險,所以中國出口未來面臨較大的挑戰。" 滕泰分析道。
因此,《綱要》提出的戰略規劃不僅僅着眼明年,而是橫跨整個 " 十四五 "。《綱要》提出," 按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展望 2035 年,實施擴大内需戰略的遠景目标是: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台階,完整内需體系全面建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強大國内市場建設取得更大成就,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以創新驅動、内需拉動的國内大循環更加高效暢通。"
《綱要》還提出," 錨定 2035 年遠景目标,綜合考慮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十四五’時期實施擴大内需戰略的主要目标是:促進消費投資,内需規模實現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潛能不斷釋放。提升供給質量,國内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完善市場體系,激發内需取得明顯成效。暢通經濟循環,内需發展效率持續提升。"
楊暢還指出,實施擴大内需戰略的遠景目标要注意需求端内部的不均衡。楊暢認為,首先,當前的内需與外需有待均衡,内需相較于外需更加偏弱;第二,投資與消費有待均衡,投資增速小幅上行,但消費增速出現回落;第三,投資内部有待均衡。基建投資拉動修複,但地産投資與制造業投資相對偏弱;第四,投資大類有待均衡。民間投資仍然偏弱,非民間投資拉動修複;第五,消費意願有待均衡。必需消費品具有相對韌性,但可選消費修複偏弱,地産鍊條相對偏弱。
因此,楊暢認為,現階段針對内需出台政策措施,短期穩住經濟基本面,确保經濟 " 穩中求進 ",中長期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手段。
2022 年 12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 2023 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滕泰進一步指出,在整個當前通脹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人民币彙率由貶值轉為升值。房價調控方面,不再是防泡沫,而是防止系統性的下跌風險,股市方面是防止長期低迷。在此背景下,央行降息刺激消費和投資穩增長,應該是未來盡快采取的擴大内需的重要政策。
投資居二線,消費全力拉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綱要》提到 " 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台階 ",以及 " 促進消費投資,内需規模實現新突破 " 等表述,都把消費放到突出位置,甚至放在投資之前,這在近日中央層面的一些動作可見一斑。
11 月 16 日,央行三季度貨币政策報告發布,首次将 " 降低消費信貸成本 " 與 "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 放在同樣重要的地位。衆所周知,過去央行強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較少提到降低消費信貸成本。
" 長期靠投資驅動的曆史階段已經過去了,畢竟是不可持續的。" 滕泰指出,過去二三十年,在快速城鎮化和快速工業化階段,中國的投資率比較高,符合投資驅動經濟的典型特征。" 多年以來中國的投資率都保持在 40% 以上,去年中國的投資占固定資産的比率也高達 48%,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高出一倍,比印度的 27% 也高出了近 20 個點。" 滕泰補充道。
《綱要》還從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内需潛能,提高供給質量、帶動需求更好實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滕泰分析,2021 年和 2022 年的一季度,消費對 GDP 的增長貢獻都在 65% 左右,所以,中央這次的表述非常精準,就是要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 12 月 14 日對時代财經表示,明年全球經濟仍然面臨較大壓力,甚至是進入經濟衰退,外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将會進一步降低。疫情以來,我國生産恢複好于消費恢複,目前受疫情影響,國内消費仍然沒有有效恢複。因此,在擴大内需過程中,投資和消費需要積極發力,通過二者協同推進,共同擴大内需。
12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 要着力擴大國内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這為後續出台各種穩定和擴大消費政策定下基調。
楊暢還留意到,《綱要》還對 " 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 " 進行了細化要求。楊暢認為,優化投資結構,主要是調整房地産開發投資、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的合理比例。其中,如何對房地産開發投資采取更加穩健的政策措施,或許值得觀察。
楊暢指出,由于制造業投資受下遊需求端影響較大,基建投資或許仍是優化投資結構的重要抓手。現階段基建投資面臨兩個層面、三個方面的拓圍:
第一個拓圍是從傳統經濟領域的基建向社會民生保障類基建的拓圍,例如醫療新基建、養老新基建;第二個拓圍是從傳統基建向上向下向外的拓圍,例如向上拓展到空天衛星網絡的構建,向下拓展的城市地下空間的構建,向外拓展到海洋層面的基建,都有望成為 " 泛基建 " 投資的抓手,也有利于為高質量發展奠定更為良好的基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