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年前,湯萬益烈士妻子的一封家書道出了女兒身世;10 年前,湯萬益烈士曾喚作 " 小鬼 " 的戰友已年屆九旬;4 年前,銅山戰鬥遺址現場發現的子彈已經鏽迹斑斑 …… 搶救、挖掘有價值的革命文物史料,就是與時間賽跑。
9 月 22 日,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從南京市溧水區征集到有關湯萬益烈士和銅山戰鬥的珍貴史料及實物,包含傳記、家書、口述史采訪音頻,以及 5 枚生鏽的子彈。
在全國第十個烈士紀念日(9 月 30 日)即将到來之際,現代快報記者跟随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一起前往溧水,接收了這批史料。
1991 年版《溧水革命人物》有湯萬益傳記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的展陳中,湯萬益烈士隻有一張畫像,沒有照片。簡曆隻是簡短的幾行字:" 湯萬益(1915-1943),福建周甯人,中共黨員。1933 年加入紅軍遊擊隊。1937 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排長、營長,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九分校第一大隊大隊長。1943 年 4 月在蘇南兩溧反頑戰鬥中犧牲。"
△ 湯萬益烈士畫像(抗大九分校曆史陳列館)
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又是如何犧牲的?1991 年中共溧水縣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溧水縣檔案館編的《溧水革命人物》中,收錄了湯萬益等革命烈士傳記。溧水區文聯原黨組書記、主席卞新宏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本書中的傳記,是老一輩黨史、檔案工作者通過查閱檔案、口述征集形成原始資料,再利用這些資料進行編撰的。
△ 1991 年版《溧水革命人物》
銅山戰鬥發生于 1943 年 4 月 12 日,面對 " 頑軍 " 的進攻,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九分校(以下簡稱 " 抗大九分校 ")第一大隊奉命堅守銅山。大隊長湯萬益率一大隊學員進駐銅山後,就開始了緊張的戰前準備工作。他們用附近農民家借來的釘耙、鐵鍬等農具,在亂石滿山崗的銅山上挖戰壕。
△ 1991 年版《溧水革命人物》中的湯萬益傳記
傳記還原了湯萬益烈士血染銅山的經過,以及生平經曆:" 湯萬益,中等個子,身體多次負傷,體質虛弱,但這絲毫沒有削弱他的革命意志和頑強的鬥争精神。"" 已經一天沒有吃飯的湯萬益和戰友們,持續戰鬥到黃昏,在戰鬥間隙一邊加固工事,一邊監視着頑軍的動向。突然,山的側面響起了槍聲。原來狡猾的頑軍,眼看從正面難以攻占銅山,就悄悄地從側面偷襲,妄圖一舉奪取銅山。爲粉碎頑軍的陰謀,湯萬益不顧饑腸辘辘,率戰友們奮勇反擊,和頑軍展開白刃搏鬥,勇猛拼殺。就在這時,一顆罪惡的子彈打中了湯萬益那沖向敵群的軀體,殷殷的鮮血,染紅了銅山上的無名小花、亂石焦士。"
銅山戰鬥幸存的抗大九分校學員吳鎮、沈亞威爲死難戰友寫了一首悼詞:" 真理的英雄們沒有死,他們含笑矗立在銅山巅,讓抗戰的害蟲們永遠地搖頭傷歎,讓人民向真理的英雄們舉手高喊。" 這首悼詞在《沈亞威歌曲選》中有收錄,《溧水革命人物》将它附在了湯萬益傳記開頭。
由于 1991 年版的《溧水革命人物》印刷量少,卞新宏收藏的這一冊目前很可能已成孤本。他将這冊書中相關内容的高清複印件捐贈給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重要的史料補充,将填補展陳内容的空白。
48 年前的一封家書,道出烈士遺腹女身世
湯萬益犧牲時,年僅 29 歲,沒能見到尚未出世的女兒。
銅山戰鬥前夕,愛人有孕在身,可是湯萬益顧不上照顧她,也沒給腹中的孩子留下隻言片語,匆匆地走上了戰場,連一張照片也沒留下,永遠地離開了她們。
△ 湯萬益的妻子 1975 年寫給女兒的家書(複印件)
直到 1975 年 1 月 24 日,湯萬益的妻子給女兒寫了一封信,才道出女兒康新(又名黃新平)的身世:" 這是我多少年來想說的,顧慮這,顧慮那,因此也就沒說了。我也知道你已知道一些的,怕引起我的難受也就沒向你提出。事情是這樣的:你爸爸叫湯萬益,我和他 1943 年春結婚,結婚後即懷你。""1943 年 4 月 12 日 …… 當天的上午我打埋伏在老百姓家裏,一切情況都不知道,等了半個月,我到江南部隊,不知道他們的犧牲,九分校又到皖北地區,我就直接回一旅,當時我們的旅長是葉飛,以後我就回家生你。"
康新是湯萬益的遺腹女,出生在親生父親犧牲的那一年,如今已是 80 歲的老人。2016 年,她将這封珍貴的家書捐贈給了溧水區檔案館。
老戰士口述史采訪錄音填補曆史細節
除了傳記、書信等文獻資料,卞新宏還保存了一段有關銅山戰鬥和湯萬益烈士的口述史采訪錄音。2013 年,他們專程前往北京,拜訪了時年已 86 歲、曾親曆銅山戰鬥的老戰士王傳洪。
△ 王傳洪口述史采訪整理稿
當時,王傳洪由于年事較高,記憶已經有些不清楚。來訪人員給他送上了溧水當地編寫的一本《溧水革命史》。老人翻閱之後,沉睡的記憶一下被喚醒:" 這裏寫得不對!" 書中寫道:" 大隊長湯萬益始終堅持在前沿戰壕指揮,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老人指出這個細節的誤差:" 湯大隊長不是在戰壕裏犧牲的,是帶着一個排反沖鋒出去時犧牲的。一大隊一中隊的同志們,集中火力、組織兵力把大隊長的遺體搶回來了。銅山戰鬥,犧牲最大的是我們一大隊。"
王傳洪說,他入伍的時候還不到 16 歲,是抗大九分校最小的,湯大隊長喊他 " 小鬼 "。時隔 70 年,湯大隊長叫什麽名字,他已經說不出了,隻記得當時人們叫他 " 湯瞎子 ",因爲湯萬益曾在戰鬥中瞎了一隻眼。
王傳洪還回憶:" 當時銅山光秃秃的,沒有樹,不像現在,銅山樹茂密得很。當年作戰的戰壕我去看的時候還有一點,但是不完整、不連貫。"
" 這段口述史采訪,填補了一些不爲人知的曆史細節。" 卞新宏說。
5 枚生鏽的子彈入藏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如今,在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銅山戰鬥舊址上建起了紀念廣場。村裏建于清末的一座祠堂,曾經是原抗大九分校一大隊大隊部駐地,2022 年被公布爲南京曆史建築,如今修繕後,成爲抗大九分校曆史陳列館。
△ 抗大九分校曆史陳列館
" 銅山戰鬥中犧牲人員非常多,包括 60 多位新四軍戰士,其中主要是抗大九分校學員,而且都非常年輕。這段曆史一直在村裏口口相傳,我們常聽爺爺輩們講起。" 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黨總支書記李其軍說,從 2019 年開始,村裏開始挖掘這段曆史,建造紀念場所。2020 年 7 月,銅山戰鬥戰壕遺址發現了一批深埋地下、已經生鏽的子彈。
△ 抗大九分校曆史陳列館捐贈 5 枚子彈給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這些出土的子彈,被收藏在了村裏的抗大九分校曆史陳列館。2023 年 9 月 22 日,抗大九分校曆史陳列館将其中的 5 枚子彈捐贈給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接收。
文物征集:" 紅星計劃 " 正在進行時
2016 年,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發起搶救性的文物征集活動,并于 2019 年将其命名爲 " 紅星計劃 "。征集的範圍與内容包括:與雨花英烈相關的史料、文物及文獻;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現代重要實物、文獻資料及口述史料;與雨花台烈士陵園曆史沿革相關的重要實物、照片、文獻資料、影像資料、聲像資料等。
現代快報 + 記者 劉靜妍 / 文 錢念秋 / 攝
(校對 張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