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 2023 年,自動駕駛兩大陣營也愈發區分明顯:以特斯拉爲代表的純視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多傳感器融合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在國内,玩家們多是以攝像頭加多傳感器融合的方式來實現對自動駕駛的感知能力,其中激光雷達更是被譽爲自動駕駛的 " 拐杖 " 之一,是自動駕駛傳感器中的重要一員。
本次上海車展,有着衆多傳感器 Tier1 公司參展,北醒作爲一家深耕激光雷達領域多年的公司也在上海車展攜産品亮相。
2019 年,北醒上市 L4 級别自動駕駛長距固态激光雷達,開始進軍車端業務;在 2022 年 12 月,北醒正式發布 512 線車規級激光雷達産品—— AD2,在車端業務重點發力。
4 月 19 日,北醒在上海車展期間正式發布全球首個車載 512 激光雷達平台—— " 北醒應龍 " 平台,圍繞感知持續增強、模塊化設計、成本可控三大核心設計理念,助力智能汽車和智能出行安全。
另外,北醒還在發布會上正式宣布與滴滴自動駕駛達成生态戰略合作。
激光雷達平台:模塊化設計是關鍵
ChatGPT 的到來,掀起了新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 萬物皆可算、萬物皆智能 " 的時代或将提前到來。
而從真實的路況環境到車機的數字世界的關鍵步驟是感知,沒有足夠的感知能力,自動駕駛猶如在黑暗中盲目的前行,在衆多感知傳感器中,激光雷達更是新一代極佳的感知設備。
在 2022 年 12 月發布會上,北醒曾經提出過 " 生死 2 秒 " 的概念,其本質便是通過更高性能的激光雷達帶來更強的感知能力,讓車輛在遇到突發狀況時,駕駛員可以争取到額外 2 秒的生存機會。
在乘用車前裝市場,國内中高端車型的第一波激光雷達定點項目争奪戰,已基本暫定格局。
随着車廠們對激光雷達産品認知的加強,行業對激光雷達的需求也在漸漸發生變化:
1. 汽車行業競争加劇,車企智能駕駛能力不斷進階,要求能擁有更強大的感知能力;
2. 車型叠代加速,LiDAR 選型頻次加快,呼喚 LiDAR 技術架構的歸一化;
3. 降本成爲必選項,要在性能升級和可靠性高的前提下,成本逐步下行。
基于以上的需求," 北醒應龍 " 激光雷達平台應運而生。
" 北醒應龍 " 激光雷達平台是全球首個車載 512 激光雷達平台,秉承 " 感知可持續增強、模塊化、成本可控 " 三大設計理念。
李遠在發布會上透露,平台的底層硬件架構由三個模塊組成,分别是高精 2D 掃描系統、905nm 陣列收發和自定義 SoC。
據介紹,模塊化設計最大的好處,便是每個子系統可分别叠代升級甚至替換,獨立進化功能,并且在生産加工方面,也可以分模塊預組裝、檢驗等等,減少整機裝調流程工序和降低後段不良率,兼顧成本和可升級性。
在目前車載 512 激光雷達的基礎上,李遠表示,未來在此平台上還會衍生出更高階的版本,實現突破 1000 線的曆史使命,實現相機級清晰度的突破。
繼續沖擊降本
" 應龍 " 作爲全球首個車載 512 激光雷達平台,其中最爲核心的技術之一是高精 2D 掃描系統,李遠形象地将其稱爲激光雷達界的 " 陀飛輪 "。
通過雙電機三環同步控制技術,平台可将掃描角度精度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内,即要求電機每秒鍾轉動近百圈,同時每圈的偏差小于鍾表秒針轉動的一百二十分之一以内。
這套 2D 掃描技術搭配北醒的軟件控制系統,可實現軟件的 " 一鍵配置 ",在感知過程中區域可實現局部高清、視場角聚焦高清、全局高清等不同模式。
同時還能在硬件架構、掃描形式、接口、數據形式均不變化的情況下,實現感知能力的變化和升級,從而達到在成本完全不變的條件下,兼容并滿足不同車型性能的跨代升級。
" 北醒應龍 " 平台的硬件架構系統中,采用了陣列收發系統和 2D 掃描,因此發射器數量僅需 1D 掃描的三十二分之一,接收器僅需八分之一。
北醒認爲,這從根本上解決了産品感知力升級的成本限制難題,使得産品成本下降具備技術支撐。
北醒還提出了 " 單線成本 " 指标,即總成本除以線數,基于 " 北醒應龍 " 激光雷達平台,性能會逐年提升,而單線成本會急速下降。
李遠表示,北醒新一代的陣列收發系統搭配高精 2D 掃描系統,成就了最佳成本組合方案,成功解決了高線數性能和成本之間的矛盾,使激光雷達産品的商業化量産成爲可能。
另外,北醒還發布了 AD2-s 産品,它具備 200m 的探測距離,256 線的感知力,120 ° x25.6 ° 的視場角,将于今年量産交付。
" 北曜 Beta":以滴滴自動駕駛爲主提供核心設計
在被問及北醒在和 OEM 合作時将自己定位成何種角色時,北醒 CEO 表示,北醒本身是一個做激光雷達的公司,但北醒最擅長的還是做激光雷達的硬件、激光雷達的控制軟件以及激光雷達的算法。
在與主機廠合作時,對角色的定位往往沒有那麽明确,北醒會根據主機廠的特點來進行配合,共同打造激光雷達在車端的完整應用。
會上,北醒宣布與滴滴自動駕駛正式達成生态戰略合作。
此前,雙方已聯合推出了國内首款 2K 圖像級高精度激光雷達 " 北曜 Beta",北醒稱此款激光雷達針對 L4 Robotaxi 的場景具有超高性能和超高适配性。
" ‘北曜 Beta ’以滴滴自動駕駛爲主提供核心設計,北醒輔助設計并負責生産制造。" 李遠表示," ‘北曜 Beta ’也面向車企供貨,應龍平台之上的系列産品都是面向車企的,可以模塊化設計,響應車企對強感知的需求。"
在目标市場方面,李遠則對雷峰網透露,現在車規級激光雷達大多都上在 40 萬元以上的車型裏,而今明兩年,北醒的戰鬥目标,是要把車規級激光雷達往 30 萬元車型甚至 20 萬元的車型上打," 北醒的業務其實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好,希望北醒能成爲中國科創闆激光雷達第一股 "。
另外李遠也透露,北醒年中向主機廠提交 C 樣,預計年末開始實現批量交付,實現産品的量産落地。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