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近日," 中國 + 中亞五國 " 産業與投資合作論壇國際農業合作分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旨在進一步推動國際農業産業鏈供應鏈升級,拓展國際農業合作新場景。
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 30 多年來,各國持續深化農業領域合作,構建了長期的、穩定的農業夥伴關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據了解,截至 2021 年底,中國對中亞五國農業投資存量近 4 億美元,雇用當地員工近 3000 人,合作項目涵蓋小麥面粉及植物油脂加工、牛羊養殖及屠宰加工、棉花種植及紡織品等多個領域,爲當地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在貿易投資方面,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産品貿易規模逐年增長,從 1992 年的 1.75 億美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10.73 億美元。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袁瑞介紹道,目前,青島與中亞五國開展了一系列現代農業合作——哈中農業在哈薩克斯坦建設大豆、苜蓿等農作物及畜牧基地,青島冠中生态在烏茲别克斯坦建設經濟苗木基地,山東港口與哈薩克斯坦簽署合作備忘錄,推進中哈跨境貿易發展,青島萬林集團拟在中亞國家投資建設食品加工與物流工業園。
對于深化與中亞五國農業合作,推動農業合作高質量發展,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洪濤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強對話協調,共同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二是加強經貿合作,共同維護供應鏈安全。基于各自農業資源禀賦與比較優勢,結合 " 絲路跨境電商 " 等新業态,通過中歐班列(中亞)物流大通道,加強糧食、棉花、蜂蜜、乳制品、水果等優質綠色農産品貿易合作,不斷擴大彼此農産品貿易規模;三是加強創新合作,促進農業農村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合作,繼續加強在種質資源、畜牧獸醫、農産品加工、土壤改良、旱作農業等領域投資與交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農業科技的創新與合作交流是中國與中亞五國農業合作的動力源泉。通過農業科技合作,帶動農業全産業鏈合作,實現與中亞五國先進農業技術、土地、種質資源、人力資源的互補。爲加強與中亞五國的農業科技合作,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了中亞農業研究中心,位于新疆昌吉。中亞中心聚焦五大研究方向——高品質棉花技術創新、西部特色林果業、生物安全、農産品提質加工、戈壁生态農業。
另外,由烏茲别克斯坦工商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協會、中電投新農創科技有限公司等 30 餘家首批中外商協會、企業發起的上合農業産業發展聯盟成立,将攜手拓展中國與中亞五國市場空間,在農業基地,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業态等方面加強合作,構建以市場爲主導、以企業爲主體、具有國際競争力和影響力的産業發展公益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