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2023 年 12 月 9 日 07 時 39 分,朱雀二号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此次任務是朱雀二号運載火箭第 3 次飛行。
此次遙三試飛成功,意味着液氧甲烷爲燃料的商業火箭,已經穩定可以推進商業化。盡管如此,民營航天完成技術的從 0 到 1 後,商業化的從 0 到 1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遙三成功發射,遙二和遙三有何不同?
朱雀⼆号遙三⽕箭本次太陽同步軌道 460km,⽕箭成功⼊軌,将有效載荷送⼊預定軌道。起飛質量 220 噸(不含有效載荷),起飛推力 268 噸。
圖源:藍箭航天供圖
那麽,朱雀二号遙二和遙三有何不同?
二者區别,主要是運載能力有所提升。遙二,其意義液氧甲烷爲推進劑的液體火箭;而遙三,其意義在于運載能力有所提升。此次發射成功後,後續改進型可達 500 公裏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 4 噸,能夠滿足近地軌道衛星部署和空間運輸飛船的發射需求。
遙三通過遙一、遙二火箭的飛行實測數據的分析,調整改進遙三⽕箭局部設計狀态。遙三,在遙⼀⽕箭⼆級遊機異常關機故障暴露的問題上,通過地⾯試⻋試驗故障複現和改進措施試⻋驗證的歸零⼯作,改進了朱雀⼆号⽕箭設計的薄弱環節。
試飛成功後,商業化還有多遠?
民營航天完成技術的從 0 到 1 後,還要完成商業化的從 0 到 1,而後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射現場
首先,液氧甲烷二次發射成功,意味着液氧甲烷爲燃料的商業火箭已經穩定,而液氧甲烷是可回收火箭的主要燃料之一,意味着民營商業航天向可回收火箭邁進一步。
液氧甲烷,即液态的氧氣和天然氣,燃燒後産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有利于火箭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是世界各國發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例如,SpaceX 旗下備受關注的 " 星艦 " 也是采用液氧甲烷推進劑,但目前火箭尚未發射成功。
其次,朱雀二号遙三搭載三顆衛星,民營火箭商業化已經在路上,推進液氧甲烷火箭商業航天商業化。
朱雀二号遙三火箭此次搭載了三顆商業衛星,分别是天儀研究院研制的鴻鹄衛星和天儀 33 衛星,鴻擎科技研制的鴻鹄二号衛星。
" 遙三的成功發射,意味着朱雀二号⽬前已算是基本上成熟可靠,可以把它推向市場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實現一個商業閉環。" 藍箭 CEO 張昌武也對 36 氪表示,下一步将繼續推進液氧甲烷火箭的商業化進程。
藍箭航天還對外公開未來幾年的發射計劃,在 2024 年有 3 次火箭發射,到 2025 年預計将會有 6 次火箭發射, 2026 年将會有 12 次火箭發射,每年都将會⽐前⼀年有翻倍的增⻓。
盡管如此,商業化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其中,「大推力」和「降成本」是重中之重。
截至目前的航天行業,運載⽕箭是通往太空唯⼀的流量⼊⼝,能否打開太空經濟時代的流量⼊⼝,低成本的商業運載⽕箭是關鍵。
運力也是關鍵之一,隻有極⼤的提⾼進⼊太空的流量,也就是衛星運載重量,降低進⼊太空的成本,才能夠建⽴商業航天的⽣态。
其中,降低商業火箭每千克運載成本,已經被藍箭航天提上日程。明年的朱雀⼆号将通過全過冷加注技術、發動機推⼒提升、⼆級發動機兩次點⽕技術來⼤幅提升⽕箭的運⼒,降低每千克進⼊軌道的成本。
運力方面,藍箭航天後續朱雀二号還将利⽤藍箭航天掌握的設計、生産、試驗、測發全鏈條能力進一步提升火箭運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酒泉藍箭自建了甲烷火箭發射工位,也就意味着進一步降低成本。
還有一方面,從市場化到盈利形成商業閉環," 造箭新勢力 " 還有一段新的路程需要征服。
從成立到盈利,SpaceX 走了 21 年。藍箭航天成立 7 年的時間。藍箭航天目前暫未實現盈利,從搭載衛星到運輸衛星收回火箭造價成本,再到盈虧平衡,再到盈利都有一段路要走。
遙三的成功發射,意味着可以将朱雀二号推向市場了。商業航天企業在實現盈利前,普遍有一個漫長而的研發和不斷測試的過程,藍箭航天已經實現這一過程,下一階段是商業閉環。
商業閉環意味着實現商業全流程的交互,包括早期市場開拓,明确任務之後的正式簽約,再到⽕箭方和衛星客戶方的緊密協同,确保整個任務全鏈條通暢,實現任務的最終交付。隻有全流程走完,公司才能通過提供運載服務獲得相應的現金流支持,才是完整的商業閉環。
可回收、大推力、每千克低成本,都是商業火箭未來追逐的趨勢,也是商業航天 " 新勢力們 " 有待解決的,提高市場競争力,在星網計劃中有一席之地,成爲商業火箭新的挑戰。
已經實現從 0 到 1 了,接下來該實現從 1 到 10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