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白夜談裏,我總是會慶幸自己組裝電腦的時機:2020 年國慶節前夕。差不多過了國慶節,加密貨币就開始瘋漲,顯卡也跟着漲;一年後,市面上就到處都是二手礦卡了。
由于求學期間一直在用便宜貨色,我對電腦硬件知識和行情缺乏了解,最多知道從網上找一張時下最新的 CPU 和顯卡天梯圖用于參考。
今年 3 月份的顯卡天梯圖節選
作者:貼吧 @秋刀魚半藏
可一台電腦不僅是由 CPU 和顯卡組成的,還有主闆、内存、散熱器、硬盤、電源、機箱……多虧我有一群對這些産品的型号如數家珍的朋友,他們組成的智囊團幫我省下了大量腦細胞。
2020 年剛參加工作手頭拮據,我的需求也隻有夠用就行," 至少能撐三年 ",給自己和朋友都少添點麻煩。以一張在買斷貨前搶下來的 GTX 1660 Super 顯卡爲基礎,朋友們幫我搜羅了其他所有硬件,我需要做的幾乎隻有動手組裝而已。
雙風扇款賣斷了貨,廠商換了個三風扇款,勉強塞得進機箱
今年就是第三年。疫情消停了,礦潮結束了,遊戲業界正在恢複元氣,評測遊戲的任務也多了起來。可是,我的電腦卻早于預期表現出力不從心的迹象,特别是面對評測任務的時候。
一部分遊戲,在測試期間提出了略高于商店頁面和我顯卡的最低配置要求。另一部分遊戲沒給配置要求,但它們的測試版本在我電腦上的運行表現很不理想。爲了以後的生計,我先疊個盾:僅有極少數遊戲将毛病留到了正式版本,一個首日補丁往往足以解決問題。
這也是我所寫的評測中很少涉及畫面表現和優化問題的原因。優化畢竟算是個體差異較大的議題,我的電腦隻是 " 夠用 ",碰到的問題很可能不具普遍性。
我能舉的一個例子,是今年發售之後被廣大玩家譽爲優化典範的遊戲:《原子之心》。
《原子之心》測試版本的優化不盡如人意,一度拉低了我對這部遊戲的評價。加載關卡場景時,測試版出現了嚴重的卡頓和掉幀現象,一部分過場動畫隻能以個位數的幀數播放,切成全低配置也于事無補。再加上測試版和首發版本都不能調節視距(FOV),經常玩 FPS 遊戲的我,也出現了 3D 眩暈症狀。
這和說好的最低配置需求完全不一樣
玩了 3 個小時之後,我癱在了床上,心想得把公司的那台遊戲本借來,不然沒法交差。
那台遊戲本的顯卡是 RTX 3070 Ti,光看數字就知道比我的高級,運行效果也相當理想:中等配置的幀數相當穩定,卡頓出現的頻率大大降低。直到《原子之心》發售,首日補丁提升了二三十幀的畫面表現,後續補丁補上了調節視距的功能,在我的電腦上也能流暢通關,我才把電腦送回了公司。
類似的經曆上演過許多次。由于這台遊戲本長期處于閑置狀态,我也懶得在借走它時逐級上報,每次碰到我的電腦無法勝任的評測任務,我就把電腦拎回家去,用完了再拎回來。
它現在還靜靜地躺在我工位的桌子下面
外包裝有明顯的磨損痕迹
不過,占用公司财産,也算是給别人添麻煩,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那台遊戲本真的很沉。
家用機并不能解決問題,我經常玩的 FPS 和策略遊戲,和手柄的相性都不是很好。這期間,我還聽到過遊戲廠商聯合顯卡廠商倒逼 PC 玩家升級電腦配置之類的陰謀論,而《原子之心》遠勝于同期發售遊戲的優化表現,剛好給這樣的擔憂添了一把火。
綜合種種考慮,我不得不再一次向朋友們求助,征集一套新的配置方案。就這兩天裏,我按新方案下單了第二套 CPU、主闆、内存、散熱。
工資都去哪兒了
我本來還對自己的顯卡抱有幻想。每當有人建議我直接換張顯卡,我都會拒絕,理由是,讓我的配置和大多數玩家保持一緻,這樣我對遊戲運行表現得出的結論就更爲公平公正。
我還會分享 Steam 每個月的用戶硬件和軟件調查結果作爲論據。受礦潮影響,玩家更新硬件配置的意願有所降低,性能略遜于我顯卡的 GTX 1060,長期霸戰 Steam 最常用顯卡榜首。
可這隻是一廂情願:時代變了,我口中的 " 大多數人 " 早就領先于我一步。根據最新公布的 3 月份調查數據,RTX 3060 取代了 1060 的霸主地位,且 30 系顯卡的保有量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不換顯卡不行了。
我仍然對 30 系顯卡的 " 礦卡 " 風險存在疑慮,但選擇 40 系多少有些背叛群衆的意思;有人向我推薦 AMD 顯卡,但 AMD 并不附贈一套能夠使用快捷鍵錄制評測所需素材的驅動軟件……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那個命成爲房奴或者車奴,但時隔三年,又一次糾結使用什麽顯卡的時候,我總感覺自己開始變成一個 "PC 奴 " 了。
公衆号近期改版,文章容易在時間線消失
推薦把遊研社設爲星标,不錯過每一篇報道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