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市值榜,作者 | 武占國,編輯 | 何玥陽
曾經," 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 的廣告語深入人心,買鑽戒求婚、結婚似乎是每對新人标配,買黃金首飾會顯得老土、不夠新潮。
2011 年之後,随着黃金價格的下跌,買黃金的大媽也被套牢,此後幾年金價一路從超過 400 元 / 克,跌至不足 250 元 / 克。但是,近幾年随着黃金價格的上漲,如今已超過 500 元 / 克,購金熱再次卷土重來。
另一邊,鑽石的價格卻繃不住了。過去一年,黃金價格上漲了 40% 左右,而鑽石價格卻下跌了 40%。
經典的廣告語,在年輕人那裏不管用了,現在的年輕人血脈覺醒,偏愛黃金。
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中國黃金消費量同比增長 16.37%;去年,鑽石市場規模同比下降 18%,今年鑽石銷量仍在持續下滑。
市場的冰與火傳導到了一個個具體的商家身上,鑽石行業的商家受到的沖擊巨大,黃金行業的商家也不是都能吃大肉,有的隻能喝點湯。
在無法抵抗的環境裏,周大福、老鳳祥、迪阿股份、萊紳通靈等等黃金珠寶公司表現如何?經營效率如何?他們誰的賺錢能力更強?本文将回答以上三個問題。
60% 的毛利率,也避免不了鑽石商家的虧損
迪阿股份,一個靠 " 一生隻送一人 " 凸顯愛情珍貴的鑽戒品牌,萊紳通靈,一個講述貴族故事的高檔珠寶品牌,還曾投資過熱播劇《克拉戀人》,都在經曆寒冬。
迪阿股份、萊紳通靈前三季度營收分别爲 17.4 億元和 5.7 億元,同比下降 42.75%、26.9%。它們的營收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下降,分别下降 20.36% 和 31%。
營收下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造鑽石正在替代天然鑽石的需求。天然鑽石能維持高價,是因爲稀缺性,産量的稀缺性以及故事的稀缺性。
如今,人造鑽石已可以模拟天然鑽石生成的過程,從化學、光學和物理性質等維度來評判,通過石墨生成的鑽石,都屬于 " 真鑽石 "。
價格上,人工鑽石更具有優勢。人工鑽石的的批發價,1 克拉僅 2000 元左右,而天然鑽石要 9 萬左右。天然鑽石的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2022 年,人造鑽石的銷售額同比增長 38%,市場規模已接近 120 美元,7 年市場規模增長了 10 倍以上。
以前買了鑽石的人,現在想變現的時候,發現鑽石根本賣不上價格。不少用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8000 元買的鑽戒回收價僅有 600 元,3 萬元的鑽戒 5 年後僅值 2000 元。
現在的年輕人,也越來越不吃 " 愛情故事 " 那一套了。
所以,鑽石商家寒氣凜凜,即使毛利率很高,也賺不到什麽錢,萊紳通靈已經出現虧損。
前三季度,迪阿股份和萊紳通靈的毛利率分别爲 69% 和 56.6%,淨利率分别爲 4.3% 和 -3.4%。對應期間的淨利潤,分别爲 7414.3 萬元和 -1937.5 萬元,同比下降 90.4% 和 421.6%。
迪阿股份還有微利,靠的是非經常性損益,其中重要的一項是買理财,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則虧損 6754.7 萬元。
虧損其實也是努力的結果。
商品銷路不暢的時候,公司往往會寄希望于更多的營銷活動、廣告宣傳來挽救銷售頹勢,實際上,這也成了虧損的原因之一。比如 2022 年,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迪阿股份的銷售費用同比上升 16.8%,一直到今年第三季度,迪阿股份的銷售費用才開始減少。
賺不到錢,鑽石商家隻能被動收縮。
2021 年迪阿股份的單店收入還能達到 1002.8 萬元,但到了 2022 年,迪阿股份的單店收入下跌 46.6% 至 535.1 萬元;萊紳通靈的單店收入一直很低,最高時單店收入隻有不到 300 萬元,到今年三季度末,已減少至 122.3 萬元。
今年迪阿股份門店數量減少 94 家至 594 家,萊紳通靈減少 44 家至 463 家。
門店的收縮與虧損也會帶來一些損失,比如租金和裝修費用,今年前三季度,迪阿計提的資産減值損失達到了 7657 萬元,主要就是因爲虧損門店。2021 年和 2022 年,這一數據分别爲 1015.3 萬元和 2842 萬元。
鑽石是珠寶中利潤空間最大的品類,在各種因素疊加之下,整個鑽石的價值鏈、産業鏈以及商業邏輯都會面臨重塑,方向是價值回歸,而這個過程中的冷,不是扛一扛就可以過去的冬天。
黃金銷售火熱,争奪下沉市場和年輕人
今年的黃金市場一片大好。
從已披露的财務數據看,周大福(2023.4.1-9.30)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6.43%,老鳳祥同比增長 15.9%,中國黃金同比增長 15.76%,周大生同比增長 39.81%。
淨利潤方面周大福(2023.4.1-9.30)、老鳳祥、中國黃金、周大生,分别增長 36.44%、44.29%、20.83%、17.73%。
無論是從營收還是淨利潤,黃金飾品行業都取得了不錯的增長,行業内呈現出一些趨勢。一方面,通過開放加盟快速擴大規模;另一方面,通過重視年輕人,在設計上花心思,比如推出古法黃金。
第一,通過開放加盟,快速搶占下沉市場,是行業的一個趨勢。
2019 年,周大福表示要在三到五年内,擴大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擴張速度,此後三年多,周大福門店數量從 3134 家增長至 7740 家,漲了一倍多,其中大部分開在了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2022 年,周大生淨新增門店 620 家,老鳳祥全年淨增 664 家新店,中國黃金淨新增 346 家門店。也大多是以加盟的方式将門店開在了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周大福此前營收能持續擴大,原因是持續推進低線城市的加盟商擴張策略,不斷做大收入規模。截至 9 月 30 日,周大福的門店數量(自營和加盟店)已增長至 7838 家。
這幾年,周大福由于門店擴張迅速,經營效率跟不上,單店收入在大幅下降。到 2022 财年,周大福單店收入已降至 1123.4 萬元,降幅高達 38.4%,已和老鳳祥的單店收入持平。
今年 3 月 31 日到 9 月 30 日,周大福淨新增門店數量爲 569 家,相比去年同期淨新增 933 家,下降 39%。今年周大福提出了,要提升經營效率的目标,門店擴展速度已明顯放緩。
第二,黃金珠寶的設計,呈現出客群年輕化和設計時尚化的特征。
各大平台數據顯示,年輕消費群體對金飾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年輕人跑步入市 " 搶 " 黃金的現象。唯品會數據顯示,618 黃金消費超過 51% 由 90 後消費者貢獻,其中 95 後消費者數量更是同比去年增長近 30%。
2021 年年報,老鳳祥首次提出要 " 重視年輕人 ",此後的年報中提的越來越頻繁,并推出了針對年輕人的 " 鳳尚 " 系列産品,而且也越來越重視小紅書等平台的推廣。
針對年輕人,包括周大福、老鳳祥、周生生等都推出了古法黃金産品。
雖然都在賣黃金,周大福的定位更高,單品價格更高,而且周大福在營銷上更重視年輕消費群體,首飾設計更新穎,所以周大福的單店收入一直要比老鳳祥高。以 2019 财年年爲例,周大福的單店收入高達 1824.5 萬元,而老鳳祥隻有 1243.5 萬元。
黃金品牌商盈利分化,關鍵因素是什麽
黃金流通品牌在 " 量 " 這一側這麽努力,是有原因的。
黃金是一種硬通貨,有國際金價指導,開采和加工的價格也相對透明,可以說,下遊黃金流通品牌,都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品牌溢價不算明顯,整體的毛利率也比較低。
價格越透明,毛利率越低,比如以銷售金條爲主的中國黃金,其毛利率一直是個位,近幾年還不到 5%。
做黃金首飾加工的企業,毛利率會更高一點,有研報稱整體能在 10% —— 20%。比如老鳳祥的黃金珠寶首飾的毛利率常年維持在 10% 左右,周大福、周大生等可以保持 20% 左右。
這 10 個點的毛利率差距,還要剔除掉經營模式的影響。
此前有研報指出,黃金品牌商加盟店數量與毛利率呈反方向變動。以加盟模式擴張的老鳳祥毛利率更低,也是一個印證。
因此,可以說,在提供相似商品的基礎之上,黃金品牌的溢價是很小的。
從整體的毛利率看,在賺錢的輕松程度上,黃金遠遠不及以前的鑽石。而且,黃金價格的上漲并不必然帶來品牌商毛利率的提升。
比如,加盟模式下,品牌商按照克重收取品牌使用費,金價波動對于品牌商沒有直接的影響,在直營模式下,金價上漲初期,如果有較多的低價庫存,毛利率能夠有明顯改善,後面基本就随行就市了。
前面我們提到,很多黃金流通品牌開始做古法黃金,除了消費者審美之外,也是希望通過提供差異化的黃金飾品來提升毛利率。
相較于普通黃金,古法金雕刻工藝更加複雜,做工更加細緻,低顔色飽和度更顯低調奢華。有研報指出,古法金單件産品比普通黃金平均要重 50% — 100%,而且工費也更貴,所以算下來,單件古法金的單價要比普通黃金貴 60% 以上。
不同的經營模式也影響了費用率。比如,直營店的比例越高,銷售費用率也會越高。
加盟店模式下,品牌商的主要客戶是總經銷商和經銷商,相比直接 to C,這種模式不需要投入更多費用進行營銷,而且也不需要總部管理。
今年前三季度,周生生、周大福、老鳳祥的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 / 營業收入)分别爲 16.7%、8.9%(半年報)、1.2%。
全是直營店的周生生,銷售費用率最高,直營店比例 24% 的周大福次之,直營店隻有 3.2% 的老鳳祥最低。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黃金流通品牌商也顯現出了不同的盈利能力,前三季度,周大福(2023.4.1-9.30)、老鳳祥、中國黃金、周大生,淨利率分别爲 9.3%、4.2%、1.8%、8.7%。
參考資料 ;
[ 1 ] 《2023 中國珠寶上市公司研究報告》 中國資産評估協會
[ 2 ] 《黃金珠寶中報總結:黃金品類高增,婚慶 & 金價帶動後市消費》财通證券
[ 3 ] 《特許加盟經營模式的發展和突破》 華中科技大學 梅寒
[ 4 ] 《2023 年黃金珠寶行業分析》東吳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