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杭
國慶假期,謝萱從廣東出發,途經淄博、青島,最後到達濟南,完成了一場山東之旅。
在濟南,令她驚詫的不隻是超然樓亮燈那一瞬間的驚豔璀璨,還有景區内五步一個的旅拍點。
" 從台階上望下去,這些亮燈的地方都是攝影師的擺攤處。" 謝萱指着照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濟南超然樓下到處都是攝影師的擺攤點 圖源:受訪者提供
今年以來,旅拍成爲了旅遊行業中的一股新潮流。
景區内,十步一間的民族服裝租賃店,随處可見的 " 王子和公主 ",不斷按動快門的攝影師……
社交媒體上,在旅遊闆塊用手指輕輕一劃,出現最多的不是旅行攻略,而是妝容精緻的高清寫真照。
如今,對于年輕人來說,去景點打卡,到美食店排隊,隻能算是旅行中的标準程序,到景點扮成 " 王子和公主 ",留下一組照片,才是最時髦的玩法。
" 旅拍風 " 吹遍全國
随着國内旅遊市場的複蘇,一些旅遊景點有了與往年不一樣的 " 人從衆 " —身着民族服飾,化着精緻妝容的 " 公主和王子們 "。
前兩周,林昱到廣西賀州旅遊,第一次嘗試了民族風旅拍。
原本,她和朋友隻是計劃在黃姚古鎮裏轉一轉,看看夜景。可是,當看到穿着苗族服飾的遊客在攝影師的指導下不斷變換着姿勢,她暗暗心動:來都來了,要不然也拍一組。
在河邊穿民族服飾拍照的年輕人 時代周報 李杭 / 攝
和朋友商量後,兩個人一拍即合,迅速選中了景區裏的一家服飾租賃店," 服化加攝影一共是 399 元。"
經過一個小時的妝造,林昱和朋友變身爲苗族公主。在攝影師的帶領下,她們先後換了四處場景,擺了幾十種造型,前後拍了近 40 分鍾。
" 雖然網絡上都說這種是‘流水線公主’,但其實隻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林昱說。
不同于林昱的臨時起意,00 後的小黃在旅行前就在網絡上預定好了服化套餐。
關于原因,小黃說一方面是想趕個潮流,另一方面是留個紀念,記錄下生活中爲數不多的時刻。
" 去到陽朔古鎮後,我看到一條街上平均有四、五家旅拍店,小巷、河邊到處都是穿着苗族服飾或者漢服的遊客。" 小黃說。
這樣的景象不隻出現在廣西的古鎮。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在小紅書平台,關于旅拍的筆記超過 388 萬篇。從西雙版納夜市、延吉民俗園、再到喀什古城,這股旅拍潮已經蔓延到了全國各地。
甚至像濟南、太原這類無标志性少數民族服飾的城市,它們的景區中也擠滿了身着各類服飾,排隊打卡拍照的年輕人們。
《2023 年中國旅拍産業全景分析報告》分析,這主要是因爲,随着智能手機攝影技術的強大以及短視頻社交的興起,旅拍逐漸發展成爲記錄旅行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受到年輕人的青睐。
該報告還強調," 旅拍 " 已經成爲了旅遊業中一個單獨的市場,并且這個市場規模正在逐漸擴大。2021 年中國旅拍行業市場規模達 297.3 億元,預計 2023 年中國旅拍行業市場規模将達到 395.3 億元。
制造與被制造
景區旅拍滿足了年輕人自我展示、留念寫真的需求,前來 " 争搶 " 客戶的攝影師群體也越來越豐富。
今年 3 月,小 F 選擇進入旅拍行業。7 個月過去,她的小紅書粉絲突破 6 千人,每天穿梭于哈爾濱的各大景點幫遊客拍照。
成爲熱門旅拍點的哈藥六廠 圖源:受訪者提供
" 之前去延吉旅遊的時候,我發現延吉的旅拍行業特别火,而且我自己熱愛拍照也有十年有餘,後來就想自己也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去賺錢。" 小 F 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從起步階段,她便在社交平台發布作品進行宣傳," 因爲我之前有做過自媒體的經驗,所以就很重視在網上的營銷,後來賬号漸漸有了名氣,慕名來找我拍照的遊客越來越多。"
目前,在旺季期間,她平均每天接 24 到 26 單,每單大概拍攝 20 分鍾左右," 拍完後晚上回家修圖,一天大約工作十六七個小時。"
小 F 的約拍價格在哈爾濱屬于中檔水平,不同拍攝人數和景點價格不同,差不多 199-620 元不等,包括 100 多張底片,和 9 張精修照片。也可以幫忙推薦妝造,價格爲 40 元。
如果按照平均每單 200 元,每天 24 單的話,小 F 的一天的收入大概可以達到 4800 元。
" 其實拍照主要就是一個辛苦活,付出的多,收入也就多。像我認識的一些攝影師一個月可以賺到兩三萬左右。但是如果不會營銷,顧客少,一個月賺幾千塊的也有。" 小 F 表示。
與小 F 主動選擇進入旅拍行業不同,80 後的滄溟最開始進入這一行,實屬無奈之舉。" 因爲公司效益不好,所以無奈離職,因爲自己之前學過攝影,家裏人幫着規劃再三後,就想嘗試下旅拍這一行。"
滄溟說,他最開始礙于面子完全不敢招攬生意,後來在家人的開導下逐漸放開,并通過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發布消息 " 攬客 ",生意才逐漸好起來。目前,一個月最高的收入可以達到兩萬元以上。
" 國慶期間跟幾個同行聊天,一些在景點跟拍的攝影師一天能夠賺幾百到一兩千元不等,但是如果是淡季就比較凄慘,一天幾十也是有的。" 滄溟說
旅拍成爲 " 新名片 "
由于民族風旅拍熱,一些網紅城市的旅遊熱度再度升溫。
從 2022 年開始,朝鮮族民族服裝的變裝視頻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輪熱度,緊接着,諸多網紅達人到延吉拍照打卡,又進一步增加了朝鮮族民族服裝的曝光度。
延吉朝鮮族民俗園 圖源:圖蟲創意
随後,許多年輕人爲拍一組照片奔赴一座城。今年以來,延吉市新登記注冊的朝鮮族特色服裝租賃商家達 347 戶,同比增長 1052%。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成爲當地人氣最旺的旅遊景點。
民族風旅拍帶火一個城市爆紅地标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敦煌、貴州、西雙版納等地。
以敦煌爲例,随着敦煌飛天寫真在網絡上 " 出圈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旅拍成爲了敦煌旅遊的一大亮點。拍攝旅拍紀念照成爲遊人旅行的一個必備項目和旅行的目的所在。
據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 3 日,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購票遊客突破 300 萬人,年累計接待遊客 346.5 萬人次,打破了 2019 年創下的 248 萬購票遊客量的最高紀錄,與 2019 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35.3%。
不過,這些城市的旅拍行業仍處于 " 網紅經濟 " 的階段,經常因爲過度單一化的 " 流水線公主 " 模式和沒有更多景點供遊客選擇而受到诟病。
" 像延吉就隻有朝鮮族民俗園、延邊大學這些地方可以邊拍邊逛,然後就沒有什麽可以值得去玩的景點了,這會讓很多遊客玩了兩天就覺得沒意思了,延吉本地還是需要多挖掘一些景點,讓遊客的可選擇性更多。" 吉林人範範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在這一方面,西安逐漸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西安可以說是與漢服适配度最高的城市。來西安,總要拍一次漢服吧——帶着這樣目的來到西安的旅行者越來越多。
如今,無論是在長安十二時辰街區、大唐不夜城、還是大雁塔,處處可見身着華服的身影。
在西安漢服旅拍不隻出現在特定的某一景點,而是早已融入到了城市的各個場景中。去年,長安十二時辰街區爆火,吸引了無數遊客,也成爲漢服愛好者聚集地。
公開數據顯示, 去年五一小長假,長安十二時辰是整個西安乃至全國最熱門的文旅景區之一,全網曝光量突破 2 億大關 ;以超過 20000 萬的傳播互動總數沖上抖音全國熱榜第 4 位;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超過 3200W+,長時占據抖音本地熱榜 top1。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 圖源:圖蟲創意
今年,全新亮相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 3.0 新增《簪花仕女舞》、《萬邦來朝》、《長相思》、《琵琶行》等四大演出和十餘處 NPC 定點互動,推動熱潮再升級。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共接待遊客 1.24 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 1500 億元,均超 2019 年同期水平。其中,省外遊客占比達 35%,年輕遊客占比達 83.3%,文旅産業發展位居全國第一陣營。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遊客們化着精緻妝容,身着民族服飾變身 " 王子公主 ",這不僅是年輕人的狂歡,背後更是從業者、景區、城市共同的新機遇。
不過,對于一些城市來說,爆紅之後的長紅之路難走,想要把旅拍從一股風潮,變成一條完整的發展鏈,還需要花更多内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