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氣溫驟降,風裹挾落葉,
金華街頭的行人們
把全身包得嚴嚴實實。
韓大姐穿上去年春節買的夾襖,
騎着人力三輪車,
排在婺江以南的福泰隆超市前 " 車隊 " 第一位。
金華街頭的人力三輪車。記者 施雄風 攝
說是 " 車隊 ",其實也就四輛。
每輛車前的鐵皮牌子,
寫着 " 人力三輪車 " 和車牌号。
要搶最前面,韓大姐中午 12 點就到了,
但直到下午兩點半,她還沒有開張。
婺江以北的福泰隆超市前,
也聚集了兩三輛人力三輪車。
沒想到降溫這麽厲害,
付師傅找出兩個魚尾夾,
把褲腳紮了起來。
一大早,他已接了一兩單,
不過也滿心感慨:
" 這個人力三輪車,下一代就沒有了。"
11 月 13 日,潮新聞記者前往金華,
摸索 " 從前慢 " 的時光,
尋找或許這座城裏最後的人力三輪車。
福泰隆超市前是三輪車的等客位。記者 潘秋亞 攝
日子過得慢,送人送餐也都可以慢
他曾接送一個男孩長大
福泰隆,金華當地人都知道的商超,人力車師傅們也 " 聞訊而來 ",在這裏等客。馬路上車流不息,嗖地從他們身旁駛過。
慢,是人力三輪車的标簽之一。
郭師傅去攝影工作室拿餐。記者 施雄風 攝
這天,郭師傅接的第一個單子,是一家攝影工作室的送餐任務。工作室最近在 2 公裏外開了分店,午餐時間,小廚房裏炒的飯菜,要給分店員工送去。
" 騎得慢,送餐也穩妥。" 老闆娘認識郭師傅好幾年,有時候要去附近,停車不方便,就給郭師傅打電話;平時忙起來,也會讓他幫忙接送孩子," 跟他熟悉了,也放心嘛!"
郭師傅送餐中。記者 潘秋亞 攝
上世紀 90 年代,在老鄉的 " 傳幫帶 " 下,郭師傅從安徽來到浙江金華,蹬起了人力三輪車,迎送了不計其數的乘客。他曾經接送一個男孩兒,從小學送到大學,現在男孩已經工作,偶爾路過,還會找他坐趟車。
快 60 歲的付師傅也是安徽人,上午 11 點左右,他送了一兩趟,又回到超市門口的 " 候客區 "。
近一點的七八塊,遠一點的十多塊,醫院去一趟,市場去一趟。付師傅一天接四五單,賺個四五十塊錢,就已經讓同行 " 眼紅 "。
這幾年,付師傅賺得較多的一單,是送一位病人回家," 大概 100 多塊錢吧。"
那位病人年紀大了,有點暈車,堅持不坐小轎車,硬是看上了三輪車的通風和舒适。付師傅專門挑平地騎,大概 6 公裏路,穩穩當當蹬了一個小時,到了樓下,又把病人背上樓。
背着病人上下樓,這樣的附加項在三輪車師傅的訂單裏并不少見;有時候乘客東西多,也能幫着拎上去。
這時候的人力三輪車不僅是一種交通工作,而更有人情味。
沒有客人的時候,朱師傅就曬曬太陽。記者 施雄風 攝
慢車騎久了,心性也慢下來了。
問及爲什麽沒有想過送外賣賺錢,朱師傅不屑一顧:" 你看現在送外賣的小夥子們,都趕時間,沖那麽快。我們喜歡慢一點。" 沒有客人,他就坐在三輪車後座,曬曬太陽,仿佛什麽煩惱都和他不沾邊似的。
并不好騎的三輪車,是他們的寶貝
三輪車夫們往往同時打好幾份工
一衆穿着灰撲撲的師傅裏,韓大姐顯得精緻。除了碎花紅夾襖,她的頭發上還有一枚珍珠發夾,無名指也戴着戒指。
韓大姐穿着碎花夾襖。記者 施雄風 攝
在韓大姐的指導下,記者也坐上了駕駛座。
看起來和自行車差不多,一坐上去,區别就來了——最大的不同,是轉向把手上沒有刹車把。要想刹車,得迅速将手移動到斜杠上的手刹,拉下,降速。
蹬起輪子,車往前開,身後較爲寬敞的座位車廂,讓新手在車流間穿梭起來有些難度。後座坐了人後,車身變重,慣性更大,三輪車更難控制。
韓大姐笑了:" 這種事情你搞不來的!" 她倒來挪去,又把車擺回原位。
騎人力三輪車近 20 年,她選擇這份工作的理由,是 " 自由 ",因爲随時可以收工給老公孩子做飯。
韓大姐在三輪車上。記者潘秋亞 攝
和她一樣,大多數師傅都有 10 多年、20 多年 " 駕齡 "。他們所知道的同行,最年輕的也都四五十歲了。
車把手上的鈴铛。記者 徐婷 攝
三輪車看起來破舊,扶手上有鏽迹,鈴铛早就不響。但對師傅們來說,都是寶貝。
程師傅把坐墊包上一層層棉布,這樣騎得更舒服;朱師傅裝錢的,是老婆不用的皮包," 秒殺 " 其餘人的舊布包;韓大姐車上放了打氣筒,平時車子一些小毛病,都能自行處理 ……
他們有勞動人民的樸實,好幾個是第一次接受采訪,一看到鏡頭,手就不停搓着褲腿;或者說上幾句,就笑出大牙:" 哎呀!我講不好講不好。"
再問具體姓名,往往不願意說——他們中的一些人,打了好幾份工,更願意低調一些。
有人在當保安的休息日跑來拉幾趟,有人時常去工地打零工,有人早上才掃了大街,也有人漸漸告别了這個行當。
孩子大多已經工作,生活壓力變小,接單既是讓自己忙點事情,也是盡可能多賺點養老錢。平時做些什麽呢?大多是刷手機,聊聊天。
" 他多才多藝的!" 朱師傅指了一下付師傅。
付師傅瞪圓了眼,立馬反駁:" 别聽他胡扯!我要是會唱歌會跳舞,還會來拉大車?"
人力三輪車行駛在路上。記者 施雄風 攝
不少外地人來金華謀生
還原 " 一份工作養全家 " 的光輝歲月
如果要問,生意好不好?他們都會抱怨一兩句:現在生意太差了!
送餐回來後,郭師傅把車停在老地方,也沒鎖上,人卻不見了。朱師傅回頭瞄一眼說:" 他應該逛超市去了。"
車不怕丢嗎?" 嗐!這有啥好擔心的,現在監控都能找得到。再說了,誰要啊!"
記者等了一個小時,正準備離開,郭師傅不知道從哪裏 " 蹿 " 了出來,滿臉樂呵呵:" 我去超市看抽獎去了,哎呀,沒抽中。"
這要擱以前,郭師傅哪裏有空," 以前生意好的時候,走不了好遠就能拉到人,隔着馬路都要喊我們過去。"
程師傅展示車牌。記者 施雄風 攝
師傅們聊着過去,路過的年長者也來插幾句話。從閑聊中,漸漸可以還原出一個屬于人力三輪車的 " 光輝歲月 " ——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人力三輪車盛行,不少師傅從外省來到金華,以此爲生。
那時候的三輪車,把手上有個鈴铛,一撥動就能發出 " 啊嗚啊嗚 " 的聲響。車子成百上千,穿梭在大街小巷,外地來的師傅也迅速地成了本地 " 活地圖 "。
即使後來出租車興起,人力三輪車還是很多人的首選。一個原因是許多人不習慣坐車,尤其老人家容易暈車;還有一個原因是三輪車師傅可以幫忙把東西拎上樓,在節儉的年代,很多人搭車,往往是買了東西拎不動。
此外,三輪車起步價低、出租車等不到之類的因素,也保住了他們的飯碗。單子陸陸續續,有師傅回憶起當年,是 " 拉都拉不過來 "。
有人一年能賺個七八千,跑得多的師傅,一年也能淨收入一萬多。" 那個時候,錢也是真的值錢。"
" 一份工作養全家 " 的活計,對于賣力氣的師傅們來說,是一份好差事。
趕在落幕之前
他們蹬出了家庭的未來
師傅們覺得,要說生意不好,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 手機可以打車之後吧。" 一名師傅說,線上打車幾分鍾就到眼前,金華市區也有共享電動車,選擇人力三輪車的人,更少了。
這個行業的漸歇,從車子的腳蹬就能看出來。
人力三輪車的兩種腳蹬。記者 徐婷 攝
程師傅的三輪車,腳蹬是兩個木頭塊。以前,木頭腳蹬是他們的法寶,結實耐用,蹬面寬還省力,換一次能用兩年。那時候的修車行,可以專門幫他們換這種腳蹬。
付師傅的車上卻裝着常見的自行車腳蹬," 我的木頭腳蹬壞了,現在都沒地方換,這種騎三個月就壞了。"
一名大伯路過,看到記者在采訪,忍不住搭腔:" 他們很累,很辛苦的!" 但是大伯自己卻不常坐," 我走幾步就到家了,省一點。"
朱師傅也載過幾次年輕人,言談中,這幾名年輕人都覺得,師傅們蹬車太辛苦了,很是心疼。
老年人舍不得,年輕人不忍心,是人力三輪車現在的困境。
朱師傅最怕聽到他們說辛苦之類的話," 都覺得我們辛苦,都不來坐,就沒生意了。但是哪個工作不辛苦呢?"
郭師傅送餐途中。記者 施雄風 攝
一段光輝歲月即将落幕。好在,那些年,他們也靠着人力三輪車,一腳一腳,蹬出了家庭的未來。
朱師傅的孩子在金華長大,三輪車就是他們家的 " 寶馬 ",孩子讀書、大人買菜,都靠這輛車," 我現在都沒買電瓶車,用不着,三輪車就行。"
9 月份,郭師傅回了一趟安徽老家," 給家裏收玉米去了。" 收來的玉米也沒賣多少錢,但是這些年,每到農忙,或者逢年過節,他都要回家一趟。
韓大姐的大兒子已經在廣東安家,她現在最頭疼的是小兒子的終身大事。對于兒媳的期待,她說:" 下雨知道往屋裏跑,知道安心過日子,就行了。"
" 老朱!走不走?" 馬路對面,一位阿姨看到熟悉的三輪車,扯着嗓子喊朱師傅。
那是熟客。
朱師傅應了一聲,過去接上這位客人,向她家騎去。這是他當天接的第一單。
你坐過這樣的人力三輪車嗎?上一次坐是什麽時候?
對于三輪車和三輪車夫的去留,你怎麽看?
來源:潮新聞 記者 徐婷 施雄風 潘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