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 " 燃燒的島群 " 第 1153 篇原創文章,作者:Me410。
全文共 3658 字,配圖 4 幅,閱讀需要 10 分鍾,2024 年 1 月 5 日首發。
快捷閱讀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點擊标題下方的作者 "me401 專輯 "!
圖 1. " 超大和 " 設想圖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國正式宣布接受盟軍的《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但是直至 9 月 2 日,日本帝國政府和軍方的代表,才在 " 密蘇裏 " 号戰列艦上簽署了投降文件。随後,美軍才登陸日本本土,全面接管這個國家。因此很明顯,在美軍踏足日本本土之前,已經戰敗投降的日本人有足夠的時間,銷毀檔案文件,從而給後來的曆史研究留下諸多謎團。夭折的 " 超大和 " 級戰列艦,就是這些謎團中的一個。今天,人們隻能根據少量幸存下來的文件,以及當事人的事後回憶,勉強拼湊出一幅相對完整的圖景。
代号爲 A150 的 " 超大和 " 級戰列艦的設計,至遲可以前推至 1938 年,即在 " 大和 " 級的設計完成之後。盡管日本人對于 " 大和 " 級戰列艦裝備的 460 毫米口徑主炮實施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但是他們還是預計,一旦日美兩國的戰列艦在戰争中相遇,美國人肯定還是會在戰場上發現這個秘密,進而采取對應措施。因此,有必要未雨綢缪,提前做好升級準備,以保證日本海軍在戰列艦主炮口徑上繼續維持優勢地位。這意味着新一代的 " 超大和 " 級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将升級至 510 毫米。而主炮的數量應維持不變。
此外,基于太平洋對岸傳來的消息,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廢棄之後,美國海軍開建的第一批新式戰列艦 " 北卡羅萊納 " 級的航速,将打到 27 節。因此,爲了争取戰場上的戰術優勢," 超大和 " 級的航速應達到 30 節。
在确立了火力和速度需求之後,相應的防護性能也要水漲船高,至少要能夠抵禦 " 大和 " 級的主炮轟擊。但是初步的研究顯示,一艘裝備 9 門 510 毫米主炮且航速達到 30 節的戰列艦,噸位将達到 90000 噸。對日本而言,這樣一艘軍艦實在是太貴了,不僅涉及到軍艦本身的建造費用,還必須升級相應的船塢等基礎設施。
無奈之下,軍方隻能降低要求,把噸位和船體尺寸降至現有的 " 大和 " 級的水平。也就是說," 超大和 " 級的總體設計,就是要設法在現有的 " 大和 " 級的船體上塞進更大口徑的主炮。爲此隻能犧牲火炮的數量。原先的三座三聯裝 460 毫米主炮,現在被三座雙聯裝 510 毫米主炮炮塔取代。但是兩種炮塔的座圈直徑完全一緻。這也被視爲一項預防措施。萬一新式主炮研發失敗,也能換回 " 大和 " 級的主炮。
圖 2. 超大和的側視及頂視圖
至遲在 1939 年 6 月,即 " 大和 " 級的 460 毫米主炮研發結束之後,吳海軍工廠立刻開啓了新式大炮的研發項目,至少制造了兩門樣炮,但隻有一門完工。而且即便是已完工的樣炮,也從未得到充分測試。目前已知其彈丸重約 1.95 噸,高于 460 毫米炮采用的 1.46 噸。後者的射程大約爲 41400 米。而更大口徑的大炮,射程将會達到 45000 米。但是在這麽遠的距離,火控難題将會大幅增加。采用觀測飛機似乎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510 毫米火炮采用了同樣的 45 倍徑身管。但是即便減少了身管數量,雙聯裝炮塔的重量仍然超過了 " 大和 " 級的主炮炮塔。要想在大緻相同的船體上容納更重的炮塔,自然要采取某些減重措施。爲此," 大和 " 級上沿中軸線布置的兩座三聯裝 155 毫米副炮被廢棄。同樣的位置将用于安裝兩座雙聯裝 100 毫米高射炮,也就是 " 秋月 " 級驅逐艦的主炮。類似的," 大和 " 級上位于兩舷的 127 毫米雙聯裝高射炮,也要被同樣的 100 毫米高射炮取代。每側六座。因此,全艦将裝備 28 門 100 毫米高射炮。
這是當時日本海軍最能拿得出手的重型高射炮。初速高,射程遠。即便針對水面目标,射程也能達到 19500 米。唯一的缺點是炮管燒蝕嚴重,壽命有限,必須頻繁更換。其它諸如 25 毫米輕型高射炮的布置,也會和 " 大和 " 号一樣,見縫插針,能裝多少裝多少。
在顯著提升火力的同時,速度和防護設計都強調對 " 大和 " 的繼承。其中,動力系統隻做了有限改進。其輸出功率略有提升,達到 15.5 萬馬力。速度也在此基礎上提升了 0.2 節,達到 27.5 節。相比之下,防護設計的改進要稍多一些。
原始的防禦結構設計圖在戰争結束後幾乎全部被銷毀。留存下來的有限資料隻能表明," 超大和 " 的舷側裝甲帶厚度達到 460 毫米。主炮炮塔前部的裝甲厚度更是達到了誇張的 800 毫米。而炮塔頂部裝甲也有 300 毫米。唯一的問題是,日本人的冶金加工能力根本無法制造出一整塊 800 毫米厚的裝甲闆,所以隻能采用兩片相對較薄的裝甲,疊加在一起。根據一般經驗,這樣疊加出來的厚度,防護效果要打個折扣。
" 大和 " 級的裝甲總重達到了 22534 噸,大緻占到了總噸位的三者之一。采用類似船體設計的 " 超大和 " 級應該不會有多大的區别。但在一些細節上,日本設計人員也準備修正 " 大和 " 級所具有的一些缺陷。
圖 3. 模型圖片:超大和
例如," 大和 " 級的舷側主裝甲帶與位于其上方的相對較薄的裝甲帶,兩者結合部采用了兩種不同型号的鉚釘。如果有敵方炮彈正好命中這條細縫,就會造成穿透,進而導緻整個裝甲堡壘的完整性遭到破壞。
此外,盡管安裝了三層船底," 大和 " 級的水下防護也有問題。其舷側下方的防魚雷隔艙内沒有充填液體。而單純依靠空氣隔艙難以有效吸收魚雷爆炸後釋放出的能量。這不僅會導緻船體下層艙室漏水,甚至主防禦裝甲帶也可能面臨來自下層内測的魚雷爆炸的威脅,使得主裝甲帶出現松動。這一點在日後的戰争中被證實。" 大和 " 和 " 武藏 " 的覆滅過程中,美軍的航空魚雷都發揮了很大作用。
而且,日本設計師充分貫徹了 " 重點防禦 " 原則。其複雜的防護結構隻能覆蓋到前後主炮、彈藥庫,及輪機艙區域。而船體前後兩端都沒有敷設裝甲。這些次要區域隻能依靠細密的水密隔艙來降低損害程度。奈何 " 大和 " 級在這些區域内的水密隔艙數量不足。單個艙室空間較大。再加上排水能力不足,一旦遭遇進水,很容易導緻船體傾斜。
早在設計 " 大和 " 号時,日本設計人員已經或多或少地意識到防護設計方面的缺陷。隻不過爲了趕工期,他們被迫接受了這些瑕疵。據說在第二批兩艘 " 大和 " 級的建造過程中,日本人準備修正這些缺陷。但是 " 信濃 " 号最終被改建爲航空母艦。而第四艘 " 大和 " 級幹脆被廢棄。
圖 4. 畫作:超大和在戰鬥
同樣的修改也被運用于 " 超大和 " 級的設計中,包括在輪機艙和彈藥庫安裝額外一層裝甲,在三重船底同樣敷設一層裝甲,以更有效地抵禦磁性水雷的威脅。這些額外的裝甲将帶來 600 噸額外的重量,爲此必須在其它地方找補。甲闆裝甲、主炮炮塔的部分區域,以及主裝甲帶的上層舷側裝甲,都可能要做出犧牲。但是具體的區域及所要削減的厚度,并不明确。
平心而論,日本設計師已經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做到最好,但是由于缺乏前瞻性,他們的工作的價值,還是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折扣。最明顯的仍然是水下防護的不足。日本人的防護标準是針對裝備 660 磅 TNT 炸藥的魚雷。但是在太平洋戰争中,美軍的 MK13 型航空魚雷,實際裝填的是 606 磅鋁末混合炸藥。後者的威力兩倍于同等重量的 TNT。
" 超大和 " 的設計工作于 1941 年初完成。預計工期需要五年。但是由于造船廠的工作早已排滿,暫時沒法開工。而一旦太平洋戰争爆發,進而航空母艦嶄露頭角,這種超級巨獸就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
- 全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 -
- 給本站投稿,隻需輸入關鍵詞 " 投稿 "-
- 加入粉絲群,隻需輸入關鍵詞 " 加群 "-
如果您覺得本站還不錯,請掃這裏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