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烏鴉智能說
在 OpenAI 的商業化故事裏,GPT store 曾經被寄予厚望。
1 月剛剛上線,GPT store 裏 GPT 就達到了 300 萬,比蘋果 APP store 裏的 APP 數量還多。看上去,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但兩個月後,情況卻發生了變化。根據 AHrefs 數據,GPT store 的流量在 2 月份略有回升,但增幅有限,甚至還沒到去年 12 月的高點。也就是說,GPT store 并未出現人們想象中的大幅增長。
更重要的是,OpenAI 對 GPT store 也并不上心。不僅此前承諾的創作者激勵遲遲未出,甚至在部分開發人員看來,OpenAI 也沒有給予他們在用戶分析方面足夠的支持。
這意味着,這個曾經被視爲 AI 流量入口的 " 矽基人才市場 ",正在淡出了舞台中心。
大模型的 "App Store"
最早出現 GPTs 這一概念,是在 2023 年 11 月 6 日 OpenAI 的一場開發者日活動上。在現場,奧特曼向外界演示了如何使用 GPTs 創建、分享。
當時,GPTs 的低門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有的 ChatGPT Plus 訂閱用戶都可以從頭到腳自定義 GPT,無需任何編碼知識,就能根據教學、遊戲或創意設計等不同任務構建專屬 GPT。
但當時,GPT store 并未正式上線,用戶設計的 GPT 還僅限于自己使用或将臨時鏈接分享給好友,而無法在搜索欄被公開檢索。直接今年 1 月,GPT store 正式上線。
基于 " 全民 AI" 的賣點以及對 OpenAI 原生光環的追捧,剛上線的 GPT store 裏 GPT 就達到了 300 萬。然而,根據 Business of APPs 網站,截至 2024 年 1 月最新數據,2008 年上線的 APP store 中 APP 數量也不過 181 萬。
根據美國數字營銷智慧平台 SimilarWeb 的分類标準,小型企業網站訪問量一般在 1 千到 1 萬次,意見領袖經營的博客或網站訪問量在 1 萬到 50 萬次,熱門博客或新聞網站訪問量在 50 萬到 1000 萬訪問量。而在 GPT store 排名前 10 榜單裏,訪問量基本都在 10 萬以上。
GPT store 前十名創作者産品的訪問量
得益于 OpenAI 的風頭,外界給 GPT store 安了很多響亮的噱頭,類似于 " 矽基人才市場 "、"AI 産品的流量入口 "。在 GPT store 裏,Agent 可以單獨或主動找其他 Agent 合作,組合成新的工作流程,完成複雜的業務。
LanguageX 聯合創始人李光華認爲,GPT Store 就是 AI 版的自由職業平台,OpenAI 就成了全球最大的矽基人才公司,而 GPT store 也是互聯網時代 AI 平台最大的流量入口。
但僅過去了兩個月,一切關于 GPT store 的夢幻泡沫就開始破滅。
流量增長有限,新鮮感難抵産品鴻溝
從目前看,全民制造 GPT,更像是一個 OpenAI 的美好夢想。
Similarweb 網站顯示,在 2023 年 11 月初奧特曼官宣 GPT store 後,GPT store 的平均每月訪問量爲 4280 萬次,到 2024 年 1 月 9 日,也就是 GPT store 正式發布前,這一數字降至約 640 萬次,訪問量流失了将近 40%。
根據 AHrefs 數據,GPT store 的流量在 2、3 月份略有回升,但增幅有限,并未出現人們想象中的大幅增長,2 月的流量較 1 月僅增長了 17%,甚至還沒到去年 12 月的高點。
據一位名叫 Demochkin 開發者分析,在超 3.6 萬個定制聊天機器人中,大約 5% 的聊天機器人每天有 15 到 500 個活躍用戶,絕大多數每天隻能吸引到 1 到 2 個用戶。
爲什麽曾經占據各大頭條的 GPT store 開始銷聲匿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GPT 4.0 的智能化程度并不足以支撐一個普通用戶設計的 AI 産品,就能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
盡管 GPT store 的每一個類目标簽下都包含了十幾個産品推薦(基于熱度)。不同于 APP store,GPT store 目前關于寫作、編程、繪畫、分析的門類還過于籠統,也沒有用戶評價等級和産品排行版,用戶無法快速檢索、評估自己需要的産品。
不僅産品匹配效率低,GPT store 裏的大多數産品仍是低門檻甚至零門檻創作者的自娛自樂,構建者的水平參差不齊。同時,囿于整個産品生态都是建立基于 GPT 的 LLM 上的,技術棧也存在一定限制,很少有産品可以高質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比如,一款名爲 PowerPoint 的 GPT,在用戶發送了一系列詳細的資料後,這款 GPT 生成的 PPT 隻包含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并且是最簡單的黑白基礎文檔,沒有任何設計和圖表。
然而,GPT store 難以提供的産品體驗市面上卻有很多優質平替,比如 Consensus、ScholarGPT 和 Wolfram 等專門面向商務工作的免費 AI 産品,這些産品 LLM 中還包含着 ChatGPT 沒有記載的專有商業數據。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沒有人願意每月花 25 美元去買一個市面上已有的、甚至效果不穩定的産品。
除了産品方面的硬傷外,OpenAI 也似乎對 GPT store 并不上心。此前,在 GPT store 上線的同時,OpenAI 宣布,将于第一季度啓動與 GPT 創建者的收入共享計劃。但截至目前,OpenAI 仍然沒有披露相關計劃。
根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在奧特曼宣布 GPTs 四個月後,一些在平台上銷售 GPTs 的開發者對他們的獲客效果表示失望。他們表示,OpenAI 幾乎沒有提供用戶分析方面的支持。OpenAI 還将商店的訪問限制在 ChatGPT 的付費用戶身上,并且至今還沒有允許開發者對他們的應用進行商業化。
種種因素影響之下,GPT store 發展遠遠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OpenAI 在等新故事
除了 GPT store 外,ChatGPT 流量增長也基本陷入停滞。SimilarWeb 網站數據顯示,在經曆了 2023 年初的爆炸式增長之後,ChatGPT 自 2023 年 6 月全球流量下降了 9.7%,流量逐月起伏。
ChatGPT 流量變化
2024 年 2 月,随着 GPT store 和 Sora 的發布雖有所回升,但全球流量環比僅增長 1%,訪問量爲 16 億次,還沒有完全恢複到 2023 年 5 月達到的峰值。
現在各個大模型廠商頻繁發布産品,讓處于短暫産品空窗期的 OpenAI 多少有些被動。今年以來,多家大模型公司紛紛發布了最新模型産品:
2 月底,谷歌突然發布開源模型;被稱爲 " 法國版 OpenAI" 的 Mistral AI,發布了其最新的頂級文本生成模型 Mistral Large;不久後,Anthropic 又推出了 Claude 3 系列模型。
盡管 OpenAI 在 2 月發布了視頻大模型 Sora,但在短期内難以上線。OpenAI 首席技術官 Mira Murati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Sora 目前還是一個研究成果,推理成本要高很多,今年肯定能放開,但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根據知乎大 V 張俊林說法,當下大模型巨頭混戰已經形成了打壓鏈:OpenAl → Google &Anthropic & Mistral->Meta →其它大模型公司。OpenAl 處于鏈條頂端,主要打壓有潛力追上它的競争對手:谷歌和 Anthropic,Mistral。
在這個邏輯下,OpenAl 需要通過新模型,來宣告其在 AI 領域的絕對優勢,并打壓其他廠商。而其他大模型廠商則需要通過模型産品,不斷證明自己能夠跟随且不斷縮小與 OpenAl 差距。
在這種情況下,發布 GPT-5,或許将被更早的提上日程。
根據 BusinessInsider 報道,有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在 CEO 奧爾特曼的帶領下,OpenAI 或許有望在今年夏季推出 GPT-5。此外,還有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最近一些企業客戶已經收到了這款最新模型以及其對 ChatGPT 工具相關增強功能的演示。
随着 GPT-5 的發布,又将掀起 AI 行業新一輪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