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廣州車展開幕日上,最大的流量不是車模、不是娛樂明星,也不是體育明星,是一衆網友公認的從小說裏走出來的霸道總裁——雷軍,所到之處,皆是人山人海。
雷軍最大成就,未必是創立了小米手機,但可能是創造了小米汽車。自宣布造車後,雷軍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一個親自交車、躬身爲用戶開門,直接成爲了事件營銷史上的經典案例與範本。
與雷軍同樣成功的,還有小米汽車的銷量。
創新交付紀錄 仍然虧錢
11 月 18 日,雷軍宣布小米汽車提前完成 10 萬台新車交付目标,接下來将沖刺全年交付 13 萬台的交付目标。從 4 月 3 日 SU7 開始交付到雷軍宣布 10 萬台交付完成,僅 230 天的時間,小米汽車創造了新車企 10 萬輛最快下線紀錄。
與此同時,小米集團也發布了 2024 年第三季度的财報,其中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當季總收入達到了 97 億元人民币,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業務貢獻了 95 億元的收入,并且,汽車等相關創新業務毛利率由二季度的 15.4%,提升至三季度的 17.1%。
但是,财報顯示,其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經調整後的淨虧損 15 億元,盡管同比第二季度的 18 億元有一定的收窄,但三季度按交付 39,790 輛 SU7 來算,相當于小米汽車每賣一輛車仍然要虧 3.77 萬元。
對于虧損的原因,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給出了解釋,包括小米汽車處于自建工廠、自研核心技術的初期階段,前期投入巨大,成本分攤導緻虧損;再有小米造純電,比增程和插混的投入要大;還有 SU7 用面料足,成本高,所以導緻虧損;甚至,他不忘爲大家都 " 辯解 " 一下,稱整個電動汽車行業初期都面臨虧損的問題。
令人疑惑的是,一個交車 230 天的車企,毛利率做到了 17.1%,當季财報内,比特斯拉的 16.4% 與極氪的 15.7% 都高,仍然在說單車用料足,成本高?據财報公布的信息反推來看,SU7 平均單車成本爲 20 萬元出頭,平均單車售價超 23 萬元、近 24 萬,意味着抛開銷售成本,SU7 每輛車的利潤超 3.5 萬元。
因爲用料足,所以平均單車隻賺 3.5 萬元,不然賺更多?
手機交朋友,汽車 " 割韭菜 "?
小米的發家史,離不開 1999 元起交個朋友的小米手機 1,性價比是小米手機發家緻富的法寶,但很明顯,小米汽車并不打算走小米手機走過的路。
21.59 萬元起的小米 SU7 在當下可以落地入門版的奧迪 A4L,1999 元的小米手機 1 交的是年輕的朋友,SU7 無限接近保時捷 Taycan 的造型,瞄準的仍然是年輕的用戶,隻是初心是否仍在還需重新審視。
或許是爲了和更多有錢的年輕人做朋友,小米汽車推出了 81.49 萬元的 SU7 Ultra,官方說,10 分鍾小訂 3680 台,果然,1.98 秒破百的動力性能容易讓人上頭。但必須要提醒的是,電機時代,快不是本事,車身穩得住、刹車刹得住更爲關鍵。
最後
" 别和雷軍比營銷,我們玩不過他,他不是一般人。" 作爲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慨。必須要承認,小米汽車的成功,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功勞來自雷軍,或許他是 " 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不在制造 " 最爲成功的踐行者。
當前,小米汽車的毛利率已經超 17%,按照這個勢頭," 法拉米 " 上市之時,或是小米汽車盈利之時。并不反對中國優秀車企向上與盈利,但不能賺着 " 朋友 " 的錢卻不斷強調在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