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經曆了購置稅減半政策取消、最大降價潮,同時也出現了本世紀以來首次的零售環比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企具體銷量是什麽樣的狀态?
綜合多方公開信息,2023 年開年有 11 家車企發布了全年目标。進入 7 月,随着各家車企上半年銷量數據的發布,通過簡單計算,各家企業的目标完成率也就一一得出。汽車頭條統計的數據來看,在這批企業中,目标銷量完成率最高了達到 46.37%,最低僅爲 20.7%。
不同車企的銷量構成同樣具有差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汽車市場的多元化。有的以合資爲主,有的靠自主支撐;有全是新能源車型的車企,也還有車企依靠傳統燃油車。
上汽、廣汽,自主品牌成 " 全村兒希望 "
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情況很爲相似,整體銷量中合資闆塊占很大比例。在上半年合資品牌市場逐漸縮水的大背景下,合資品牌銷量均有下滑。不過兩家車企也都在大力發展自主品牌,銷量都有同比上漲。
廣汽集團合資品牌中,廣汽本田上半年銷量爲 28.9 萬輛,廣汽豐田上半年銷量爲 45.3 萬輛。但是,兩家合資公司均出現同比下滑,尤其是廣汽本田,同比下滑 18.89%。
廣汽集團的自主闆塊增長勢頭很猛,新能源子品牌廣汽埃安上半年銷量 20.93 萬輛,同比增長 108.81%,完成率爲 41.8%。同時廣汽埃安在 1-6 月新能源銷量排行榜中處于第 3 位,未來大概率能夠支撐起廣汽集團的銷量。
上汽集團2023 年目标銷量爲 600 萬輛,在各車企中位居首位。雖然目标完成率不足 40%,但是上汽集團上半年銷量仍然位居車企首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上汽集團 2022 年總銷量爲 530.3 萬輛,如果想要完成 600 萬輛的目标,需要增長 13%。但是上汽集團上半年銷量同比下跌 7.28%,上汽大衆、上汽通用銷量均同比下滑。此外,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微型車市場正在收窄。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汽集團完成目标有些困難。不過即便未能完成目标,上汽集團大概率還會是銷量最高的汽車制造商。此前,已經連續 17 年保持國内銷量第一。
自主四強:新能源轉型加速
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情況更爲相似,競争也更加激烈。長安汽車和吉利汽車銷量仍以燃油車爲主,比亞迪則全是新能源車型,長城汽車上半年新能源占比較少,不過計劃全年新能源滲透率将爲 40%。
具體數據來看,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銷量分别爲 121.57 萬輛、69.4 萬輛、125.56 萬輛、51.92 萬輛,目标完成率分别爲 43.42%、42.06%、41.85%、32.45%。
長安汽車銷量組成中主要依靠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累計銷量爲 102 萬輛,其中新能源闆塊銷量爲 17.6 萬輛,完成率爲 44%。
長安品牌微型車 Lumin 銷量最高,超過 5 萬輛。此外,獨立品牌深藍汽車銷量也達到了 4.16 萬輛。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深藍主要依靠 SL03 一款車型,随着 S7 在 6 月上市,下半年深藍銷量也有希望進一步增長。高端品牌阿維塔上半年銷量爲 1.07 萬輛,在 30 萬以上純電 SUV 市場基本處于前列,且銷量處于增長态勢,下半年也還有增長空間。
在長安整體銷量中,燃油車仍占主要比例,僅長安品牌 CS 家族就貢獻 22.99 萬輛銷量。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坦言:" 長安汽車不會像比亞迪那樣把燃油車全部抛棄,燃油車目前還是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
在 2023 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長安汽車總裁王俊表示,長安汽車集團銷量目标 280 萬輛,其中長安汽車 100 萬輛,長安歐尚 31 萬輛,深藍汽車 40 萬輛,阿維塔汽車 10 萬輛,長安凱程 27 萬輛,海外銷量目标 22 萬輛。根據銷量目标來看,深藍汽車和阿維塔下半年壓力較大,有比較大的空間需要追趕。
吉利汽車銷量同樣主要來自燃油車闆塊。吉利品牌上半年銷量 50 萬輛,其中博越 L、帝豪、星越 L 銷量均破 6 萬輛。
吉利汽車在燃油車領域獲得了大量銷量的同時,也在新能源領域也有完善的布局。吉利汽車通過不同品牌的差異化,新能源車型幾乎包含了各個級别。
吉利品牌旗下最走量的新能源車型是微型車熊貓 mini,上半年銷量達到 4.2 萬輛。幾何 6 月銷量爲 1.27 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爲 8.29 萬輛,同比增長超 52%。旗下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銀河在首個完整交付月銷量達到了 9673 輛,憑借普惠的價格,成功将全新 IP 打響知名度。按照此種趨勢,下半年有望擴充吉利新能源銷量。
高端純電品牌極氪 1-6 月累計銷量 4.26 萬輛,同比增長超 124%。極氪品牌目标銷量爲 14 萬輛,完成率爲 30%。不過上半年極氪 001 換代造成銷量小幅下跌,目前交付量已經回歸正常水平,随着極氪 X 的加入,很有希望完成目标。此外,睿藍汽車 4211 輛,環比增長約 4%;上半年累計銷量 1.61 萬輛。
比亞迪是 2023 上半年新能源廠商銷冠,秦系列 6 月銷售 4.42 萬輛,上半年累計銷售 21.58 萬輛;宋 PLUS 車系 6 月銷售 2.59 萬輛,上半年累計銷售 18.42 萬輛。兩款車型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銷冠。同時,元系列上半年銷售 20.62 萬輛,漢系列上半年銷售 9.6 萬輛,唐上半年銷售 6.93 萬輛,可以說是全面開花。
同時,騰勢依靠 D9 一款車型,6 月銷量達到 1.1 萬輛。在懂車帝 6 月 MPV 銷量排行榜中,騰勢 D9 已經超越别克 GL8,成爲銷冠。騰勢 N7 在 6 月上市後話題度極高,下半年極有可能成爲下一個銷量增長點。
至于比亞迪目标完成率略低于其他車企,主要由于其目标銷量較高。比亞迪 2023 年目标銷量爲 300 萬輛。如果比亞迪想要完成年銷目标,需要在剩下的 6 個月達成 175 萬輛,相當于月銷 29 萬輛以上。比亞迪 6 月銷量爲 23.1 萬輛,下半年市場基本盤更大,極有可能達成這一目标。
長城汽車2023 年目标銷量爲 160 萬輛,相比于去年總銷量 106 萬輛,增長 50.9%。但是長城汽車上半年目标完成率爲 32.45%,下半年壓力較大。
不過,長城汽車旗下哈弗品牌、坦克品牌以及長城皮卡均在上半年完成同比增長。此外,長城汽車在 2023 年發起大規模的新能源轉型,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哈弗枭龍 MAX 上市僅 45 天便正式迎來第一萬台車輛下線,魏牌藍山實現銷量持續上升,6 月銷售 5506 輛,環比增長 7.2%,新能源轉型戰略初見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城汽車計劃中,新能源汽車将成爲主要支柱,全年滲透率将達到 40%,也就是 64 萬輛。上半年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9.32 萬輛,不過主力新能源車型都在 5-6 月上市,并且銷量還處于爬升階段,下半年有望進一步攀升。剛剛上市的坦克 500Hi4-T 也未計入銷量,下半年還會有魏牌高山等多款新能源車型加入。
綜合看來,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随着新能源車型銷量增長,長城汽車也有望完成 2023 年銷量目标。
新勢力拉開距離
造車新勢力似乎都将目标銷量定在 20 萬 -30 萬輛這一區間,不過目前隻有理想汽車完成度較高,達到了 46.37%,其餘品牌均未超過 30%。具體來看,理想、哪吒、零跑、蔚來、小鵬上半年銷量分别爲 13.91 萬輛、5.89 萬輛、4.45 萬輛、5.46 萬輛、4.14 萬輛;目标完成度分别爲 46.37%、23.56%、22.25%、21.84%、20.7%
理想汽車上半年銷量構成中,L7、L8、L9 均超過 4 萬輛,銷量分布極爲平均。值得一提的是,6 月理想汽車單月銷量超 3 萬輛。
理想汽車 2023 年銷量目标定爲 30 萬輛,是 2022 年總銷量 13.32 萬輛的兩倍還多。同時,近日理想汽車 CEO 李想在社交媒體表示,今年錯誤的将全年目标從 36 萬輛下調到 30 萬輛,導緻供應鏈壓力倍增。可見,李想對于下半年的交付量充滿信心。按照現在的交付水平,有機會超越 30 萬輛。
哪吒汽車上半年表現較爲穩定,6 月銷量 1.09 萬輛,雖然相較于 5 月有所下滑,但是仍連續五個月銷量過萬。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車上半年銷量同比下滑了 6.59%。
如果下半年,哪吒汽車月銷量仍保持在 1.1 萬輛左右,那麽 2023 年總銷量将隻能達到 12.5 萬輛的水平,相距 25 輛還有一倍的差距。
零跑汽車 1月交付量僅 1139 輛,最終在 6 月達到 1.3 萬輛。在經曆年初交付量觸底後,集中發布了 2023 款 T03、2023 款 C01、2023 款 C11 純電以及 C11 增程版四款車型,售價相比之前下降 2 萬 -5 萬元不等。
零跑汽車想要完成目标,同樣需要在下半年售出 15.55 萬輛。雖然零跑汽車主打中低端市場,銷量更容易增長,但是這一目标還是較難實現。
蔚來上半年銷量較爲低迷,從年初超 1.2 萬輛,到 5 月接近腰斬。好在 6 月又重回 1 萬輛。蔚來也及時作出了改變,首先是全線降價 3 萬元,并接連推出全新 ES8、全新 ES6 以及 ET5 旅行版。在計劃中,蔚來下半年還會有新車發布。随着多款車型加入,蔚來的銷量也有機會持續增長。
不過要注意的是,蔚來要完成目标銷量,下半年交付量需要達到 19.54 萬輛,月均 3.2 萬輛。對于蔚來來說,還從未達到這一數據,仍然是一項挑戰。
小鵬汽車上半年過的要艱難一些,最高單月銷量爲 8620 輛,上半年主要依靠小鵬 P7 提供銷量。6 月上市的 G6 市場較爲積極,成爲一款熱門車型,大概率在下半年将成爲小鵬的 " 救世主 "。依靠 G6 有可能讓小鵬月銷量重回到萬輛以上,但是要想完成 20 萬輛的年銷量,仍然很艱難。
如果按照車企上半年與下半年銷量比例爲 4:6 來看,在這十一家車企中,超過 40% 的車企大幾率能夠達成全年銷量目标。但是也不代表目标完成率較低的車企就沒有機會,很多車企車型剛剛進入市場,下半年銷量很有可能大幅增長,勝負還未見分曉。
正如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所說,目前終局并沒有到來。今年好不代表明年好,今年差不代表明年差,所以我覺得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