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7 月 30 日訊(編輯 劉越)随着各路資本持續加注人工智能,高帶寬内存(HBM)供不應求,包括英偉達、AMD、微軟和亞馬遜等全球科技巨頭都在競購 SK 海力士的第五代高帶寬内存 HBM3E。近日HBM" 救場 " 存儲芯片巨頭财報,三星電子存儲業務所在 DS 部門二季度虧損收窄,SK 海力士二季度銷售額超出分析師預期,公司表示,生成式 AI 市場的擴張已迅速推高了對 AI 服務器内存的需求,因此,HBM3 和 DDR5 等高端産品的銷量增加。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沾上 HBM 概念的 A 股上市公司也乘風而起,HBM 環氧塑封料供應商華海誠科、HBM 代理商香農芯創和 HBM 基闆供應商中富電路股價自 5 月迄今累計最大漲幅分别達 157%、158% 和 136%。
美光科技此前曾表示,AI 服務器對 DRAM 和 NAND 的容量需求分别是常規服務器的 8 倍和 3 倍。存儲芯片按照斷電後數據是否丢失,可分爲易失性存儲芯片和非易失性存儲芯片。易失性存儲芯片常見的是 DRAM,非易失性存儲芯片常見的是 NAND 閃存芯片和 NOR 閃存芯片。據 WSTS 統計,2021 年存儲芯片市場中,DRAM 占比達到 61%,NAND Flash 占比爲 36%,其他存儲芯片占比僅爲 3%。
東方财富證券 2 月研報指出,DRAM 的市場頭部企業爲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等,中國大陸代表企業包括長鑫存儲、福建晉華等;NAND Flash 的市場頭部企業爲三星、铠俠、西部數據等,中國大陸代表企業主要爲長江存儲;NOR Flash 的市場頭部企業爲華邦、旺宏、兆易創新等,中國大陸代表企業主要爲兆易創新。
▌全球存儲芯片三大龍頭 SK 海力士、三星和美光業績反彈 研報指出價格、供需和空間端等吹響行業複蘇号角
HBM 是當下數據處理速度最快的 DRAM 産品,是基于 3D 堆疊工藝的 DRAM 内存芯片,将多個 DDR 芯片堆疊後與 GPU 封裝在一起,能夠實現更高帶寬、更高位寬、更低功耗、更小尺寸。最新财報顯示,存儲芯片 DRAM 三大龍頭 SK 海力士、三星和美光業績端開始反彈。三星電子23Q2 由于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而營收下降,但存儲業務較上一季度有所改善,官方稱主要是由于公司專注于 HBM 和 DDR5 産品;SK 海力士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一個季度中,其銷售額爲 7.31 萬億韓元(約 57 億美元),同比下降 47%,但超出分析師預計的 6.05 萬億韓元。雖然目前 HBM 在 SK 海力士的營收占比不及 1%,但今年這一比例便有望上升至 10%;美光 23Q2 業績結束連續三季度的下降迎來反彈,此外,中國台灣地區原廠月度業績亦連續環比改善。
天風證券潘暕 7 月 17 日發布的研報指出,近期存儲芯片利好頻傳拐點或已現,複蘇号角似乎已在耳畔。從曆史周期維度看,存儲行業周期約爲 3-4 年,本周期自 2020Q1 起始,于 2022Q1 價格階段性見頂,目前已連續 6 個季度降價,處于周期築底階段。
價格方面,今年 Q2 起,多家供應商發出觸底信号。先是三星和美光向經銷商發出通知,不再低價接單 DRAM 及 NANDFlash,拒絕接受低于 4 月的報價。5 月份,有消息稱長江存儲原廠閃存正式開始漲價 3-5% 幅度後,三星電子、SK 海力士等正在考慮提高報價。6 月下旬,供貨商中僅三星願意進行 cSSD(消費級固态硬盤)提前交易,經銷商希望供貨商讓步但都遭拒絕。
潘暕指出,供給需求端,6 月美光公布預計減産到 2024 年,早前 2022Q4 各原廠大幅削減資本開支,如果按正常生産周期 3-4 個月來看,供給有明顯收縮減産效果将在 Q2、Q3 加速顯現。南亞科表示公司在部分應用領域已出現急單。華邦近期消費電子、電視、物聯網等三大應用客戶需求回溫,工控相關接單也持續發燙,客戶急單湧入,而且 " 量也不少 "。
此外,空間端,短期來看 23Q2 起存儲芯片規模或将逐季增長,長期來看 AI 催化下存儲需求有望數倍提升。地緣政治端,海外大廠逐步退出利基市場,美光事件加速本土替代。
▌存儲芯片将至未至的底部反轉或 " 遲到 " 兩個季度 機構預計 DRAM 或較 NAND Flash 更快複蘇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跨界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存儲芯片行業似乎正從多角度證實即将觸底反彈,但760 億 A 股龍頭兆易創新股價 " 依然冷靜 "。事實上,将至未至的反轉甚至已經 " 姗姗來遲 "。近日,市場調研機構 Yole Intelligence 更新了一份存儲芯片市場的監測數據報告,在 Yole 原本的預測中,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将于 2023 年第二季度開始複蘇,但其最新報告指出對于 2023 年第三季度的存儲芯片市場不用再抱太大的希望,樂觀估計市場将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回暖。
不過,預測存儲市場将在即将到來的第四季度複蘇的不隻是 Yole 一家。據台灣經濟日報、科技新報援引美國市場調查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稱,美光、西部數據等存儲芯片供貨商認爲産品價格已跌到底,開始取消以折扣價提前進行批量交易的模式,甚至開始擡高價格。該調查機構預計,Q3 起,存儲芯片價格下跌幅度将會收窄,部分産品合約價格很可能從 Q4 起出現上升拐點,不同産品線情況有别,明年有望全面複蘇。
從市場面的消息來看,DRAM 的複蘇可能相比 NAND Flash 來得更快一些。TrendForce 集邦咨詢最新預計稱,第三季整體 NAND Flash 均價持續下跌約 3%-8%,第四季有望止跌回升,第三季 DRAM 均價跌幅将會收斂至 0-5%。半導體産業縱橫 7 月 25 日發布的文章《存儲芯片的寒風,要停了》中指出,DRAM 三季度觸底,NAND 再等一季。此前有産業鏈人士表示,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廠商都希望在第三季度拉升 DRAM 訂單的合約價,目标漲幅 7%-8%。不過,由于終端市場沒有看到明顯的複蘇迹象,因此上下遊目前有明顯的拉鋸迹象。NAND 方面,近日市場也傳出上遊 NAND 原廠計劃從 7 月開始調漲價格的消息。
此外,據網信辦 5 月消息,在中國存儲市場 " 占地不菲 " 的美光公司未能通過網絡安全審查,平安證券研報指出,2022 年美光在中國大陸的營業收入爲 33.11 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倘若美光在中國的業務受限,首先受益的自然是利基存儲市場。在技術壁壘相對較低的利基存儲領域,兆易創新是成長最快、實力最強的公司。此外,車載存儲龍頭北京君正和國内 SLC NAND 領域龍頭東芯股份有望受益。下遊的存儲模組行業,江波龍和佰維存儲在全球市場也有較強競争力,其中江波龍的 eMMC 及 UFS 産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爲 6.5%,全球第六,國内第一;佰維存儲的 eMMC 及 UFS 全球市占率 2.4%,全球第八,國内第二。這兩家公司的主要供應商都包括美光。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存儲芯片下遊的庫存壓力還在,但通過主要廠商的動态以及行業分析數據來看底部就在眼前,爲了趕上行業拐點之後的下一波旺周期,萬潤科技、力源信息、香農芯創和國芯科技等衆多廠商跨界布局。不過,分析人士亦指出,就算把國産存儲已有的公司兆易創新、北京君正、東芯股份和普冉股份等算上,目前國産存儲産品大都是在 SSD 模組和 NOR Flash 層面,很難觸及國際廠商大力推行的高端 DRAM 等市場,這就導緻國産存儲廠商很難享受增量市場的紅利,需要在存儲市場供需中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