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5 日,素有「諾獎風向标」之稱的斯隆研究獎公布了 2023 年的最新獲獎名單。
今年共有125 位研究員入選,其中華人學者占 30 席。他們将獲得為期兩年、價值 75,000 美元的研究資金,可靈活地用來推進自己的研究。
據不完全統計,獲獎者中清華大學校友6 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5 人,北京大學校友3 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友 1 人,中山大學校友 1 人,天津大學校友 1 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友 1 人,浙江大學校友 1 人。
美國艾爾弗 · 斯隆基金會 (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 在 1955 年設立的斯隆研究獎,是授予年輕研究人員的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該獎每年頒發一次,面向面向七個科學和技術領域——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和物理學。
目前,共有 56 位研究員在各自領域獲得了諾貝爾獎,17 位獲得了數學領域的菲爾茲獎,22 位獲得了經濟學領域的約翰 · 貝茨 · 克拉克獎。
計算機科學
韓松(Song Han),麻省理工學院
韓松是麻省理工學院 EECS 的副教授,此前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
他提出的「深度壓縮」技術被廣泛用于高效的人工智能計算,而「高效推理引擎」則首次将權重稀疏性引入現代人工智能芯片,影響了英偉達的安培 GPU 架構。他開創了 TinyML 研究,将深度學習引入物聯網設備,實現了邊緣學習。
Yuanzhi Li,卡内基梅隆大學
Yuanzhi Li 是卡内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他在清華大學取得了計算機科學和數學學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并在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譚宸浩(Chenhao Tan),芝加哥大學
譚宸浩是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系的助理教授,負責指導芝加哥人類 + 人工智能實驗室(CHAI)。他的研究興趣包括,以人為本的機器學習、語言和社會動态、多社區參與,以及自然語言處理、計算社會科學和人工智能。
在此之前,他在清華大學取得了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的學士學位,并在康奈爾大學取得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伍骁迪(Xiaodi Wu),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
伍骁迪是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計算機科學系和高級計算機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也是量子信息和計算機科學聯合中心(QuICS)的研究員,同時也是為 AWS Braket 工作的亞馬遜客座學者。
他于 2008 年在清華大學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并于 2013 年在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獲得理論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Jimmy Ba,多倫多大學
Jimmy Ba 是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系的助理教授,此前曾跟随圖靈獎得主 Geoffrey Hinton 攻讀博士學位,是優化器 Adam 提出者之一。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深度神經網絡的高效學習算法、強化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
數學
Yuansi Chen,杜克大學
Yuansi Chen 是杜克大學統計科學系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在于統計機器學習、MCMC 采樣、優化、領域适應和計算神經科學中出現的統計挑戰。
在此之前,他在法國 Ecole Polytechnique 獲得了應用數學的工程學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統計系獲得了博士學位,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數據科學基礎(ETH-FDS)的博士後研究員。
Zheng Tracy Ke,哈佛大學
Zheng Tracy Ke 是哈佛大學統計系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運籌學和金融工程碩士學位,以及運籌學和金融工程博士學位。
Yunqing Tang,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Yunqing Tang 是大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在北京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在哈佛大學獲得了數學博士學位。
田小川(Xiaochuan Tian),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叠戈分校
Xiaochuan Tian 是 UCSD 數學系的助理教授。她的研究興趣包括數值分析、應用 PDE、非局部模型、分數 PDE 和多尺度建模。
在此之前,她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了數學碩士學位,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Jonathan J. Zhu,華盛頓大學
Jonathan J. Zhu 是華盛頓大學的助理教授。在此之前,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國家科學基金會博士後,并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師從丘成桐教授。本科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
莊梓铨 ( Ziquan Zhuang ) ,約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學
Ziquan Zhuang 目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學系的助理教授。他 2014 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9 年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師從 J á nos Koll á r。
化學
Mia Huang,斯克利普斯研究所
Mia Huang,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分子醫學系副教授。本科畢業于紐約皇後學院學士,博士畢業于紐約大學化學專業。
Brian B. Liau,哈佛大學
Brain 于 2007 年獲得化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2013 年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後來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癌症表觀遺傳學。
Long Luo,韋恩州立大學
Long Luo,2009 年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2014 年間于猶他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14-2017 年間,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做博士後。
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催化、電分析和電合成。
Hang Ren,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Hang Ren,2011 年本科畢業于中山大學化學專業,2016 年于密歇根大學取得分析化學博士學位。2016-2018 年,猶他大學博士後助理;2018-2021 年,邁阿密大學助理教授;2021 年至今,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助理教授。
Mei Shen,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槟分校
Mei Shen,于 2011 年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由 Allen J. Bard 教授指導。在加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槟分校之前,她在匹茲堡大學的 Shigeru Amemiya 教授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2 年),在那裡她用納米分辨率的掃描電化學顯微鏡(SECM)成功成像了水環境中單個納米孔的離子流量。她目前的研究興趣介于納米科學、電化學和神經科學之間,特别是涉及研究納米生物結構的神經傳遞,如單個突觸裂隙。
石玲燕(Lingyan Shi),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石玲燕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系的助理教授。
她本科畢業于天津大學,後在紐約市立學院(CCNY)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她曾在 CCNY 的超快光譜學和激光研究所做博士後。然後,在她加入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之前,她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進行她在生物光子學方面的第二次博士後培訓。
王軍鵬 ( Junpeng Wang ) ,阿克倫大學
王軍鵬,中國科大化學學院 0619 校友,來自陝西省西工大附中,杜克大學博士,現為阿克倫(Arkon)大學高分子科學助理教授。
朱慧源 ( Huiyuan Zhu ) ,弗吉尼亞大學
中國科大化學院 0519 校友,來自安徽全椒中學,布朗大學博士,現為弗吉尼亞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
物理學
Jia ( Leo ) Li,布朗大學
Jia ( Leo ) Li,2008 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2011 年和 2014 年分别于美國西北大學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Li 是一位凝聚态實驗物理學家,專門研究低維電子系統。他的研究重點是二維材料及其範德瓦爾斯結構中出現的量子現象。他在西北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并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馬瓊 ( Qiong Ma ) ,波士頓學院
馬瓊,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 0600 校友,來自安徽淮北一中,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為波士頓學院物理學助理教授。
Shuo Sun,科羅拉多大學博德分校
Shuo Sun,2011 年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光學專業,2016 年于馬裡蘭大學帕克分校取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他是科羅拉多大學博德分校物理學助理教授和 JILA 的副研究員。他的研究領域是量子光學、納米光子學和實驗性量子信息科學。他的研究小組通過将固态人工原子與納米光子結構耦合,研究量子極限下的強光 - 物質相互作用。
吳三豐 ( Sanfeng Wu ) ,普林斯頓大學
吳三豐,中國科大物理學院 06203 校友,來自安徽省合肥市 168 中學,華盛頓大學博士(導師是 9704 校友許曉棟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助理教授。
Jing Yan,耶魯大學
Jing Yan 目前是耶魯大學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的助理教授,也是耶魯大學定量生物學研究所(Qbio)的成員。他來自中國上海,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有機合成方面有豐富的本科研究經驗。2009 年,他轉向軟物質物理學領域,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槟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在博士期間,他與 Steve Granick 合作,開發了新型可重構的活性膠體材料。
神經科學
Anqi Wu,佐治亞理工學院
Anqi Wu,2011 年取得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理科學士;2014 年取得維特比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理學碩士學位。
她目前是佐治亞理工學院計算機學院計算科學和工程學院(CSE)的助理教授。在加入佐治亞理工學院之前,她是哥倫比亞大學 Zuckerman 頭腦行為研究所理論神經科學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她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計算和定量神經科學的博士學位以及統計學和機器學習的研究生證書。
Herbert Zheng Wu,西奈山伊坎醫學院
Herbert Zheng Wu,是哥倫比亞大學祖克曼心智腦行為研究所的理查德 - 阿克塞爾和邁克爾 - 沙德倫的博士後研究科學家。在此之前,他在哈佛大學與凱瑟琳 - 杜拉克一起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他也曾是西蒙斯學會的初級研究員。
經濟學
李繩武(Shengwu Li),哈佛大學
Shengwu Li,2009 年本科畢業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學士;2011 年取得牛津大學經濟學哲學碩士學位。2016 年,于斯坦福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經濟理論、行為和實驗經濟學 經濟理論、行為和實驗經濟學。他也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孫子。
目前,他在哈佛大學擔任經濟學助理教授。
Yueran Ma,芝加哥大學
Yueran Ma 的主要研究興趣是金融和宏觀經濟交叉領域的實證研究。她的工作涉及的主題包括債務合同和宏觀經濟影響,非金融企業的資産和生産活動,低利率和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和宏觀經濟的預期。她還研究過房地産和城市經濟方面的問題。她以最優異的成績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的學士學位和 Phi Beta Kappa 獎,并獲得商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
Guo Xu,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郭旭是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重點是私營和公共部門組織中的人才選擇、招聘和分配。他在倫敦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地球系統學
Kimberly V. Lau,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Kimberly V. Lau 的研究重點是了解地球曆史上海洋缺氧和增氧的原因和後果。
本文來源:新智元、青塔、各學校官網,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用于學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