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明晰野望
反套路,老少皆愛。
"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這個爛梗如今正在長短劇市場得到另一種映射:年輕人曾經擁抱的古偶逐漸失寵,反倒是坐擁 " 阿姨紅利 " 的短劇乘勢而起。
反套路、多爽點," 霸總愛上我 " 的老年版微短劇播放量經常輕松過億。總能抓住内容流量風口的咪蒙都 " 殺 " 回來了,她旗下短劇廠牌聽花島制作的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今年 8 月底上線,累計播放量超過 5 億,一度沖上全網短劇熱度 TOP1。
" 網紅霸總 " 周鴻祎都特意錄制了一個短視頻澄清,自己并不是沉迷霸總短劇,大緻意思是,最近看短劇是爲了研究大衆偏好。這更從側面說明,短劇是真的火。
另一邊,長視頻市場遭遇 " 古偶災年 ",愛優騰都在曾經有着 " 易爆體質 " 的古偶領域頻頻折戟。11 月 21 日晚,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在财報電話會更是直言," 未來将一方面減少對低效率長視頻内容的投入,另一方面适度增加對微短劇内容的投資。"
短劇市場一路高歌,究竟是劣币驅逐良币的無奈,還是另有玄機?
長視頻平台三季度啞火
愛奇藝最新三季度财報顯示,其營收同比下降 10%,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高達 51.8%;芒果超媒同樣在三季度遭遇營收同比下滑 7.1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27.41%。
根據騰訊和阿裏巴巴披露的數據,騰訊視頻付費用戶數據環比下滑;阿裏大文娛集團的收入依然是同比下降。
燈塔數據顯示,自 2024 年 8 月開始長劇大盤持續萎靡,10 月份總播放量更是環比下降 18.6%。雖然有《邊水往事》、《雪迷宮》等靠口碑赢得關注的懸疑劇集支撐,依舊沒能扭轉衰局。
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是今年古裝劇的大敗北。
去年古裝劇收視大超預期,慣性使然,今年年初統計待播的古偶劇高達 70 部左右,然而被寄予厚望的 " 古偶大年 " 卻成了 " 災年 "。
雖然也有在複仇賽道殺出爆款的《墨雨雲間》,但是在内容雷同、場景重複、流量主演輪番組 CP 的套路下,即使是大投入、大制作,觀衆們也出現審美疲勞。
截至 2024 年 10 月,三大平台集均播放量超 2000 萬的古裝劇僅 10 部,與去年同期 19 部的數據相比,熱度可謂是 " 攔腰斬 "。
事實上,單看今年遭遇滑鐵盧的重量級古裝劇配置,足以體會到市場曾對這些項目寄予厚望。例如,愛奇藝重金打造的《狐妖小紅娘 · 月紅篇》未開播便吸引到 56 家品牌合作商進行植入、廣告費用高達 3 億左右。可惜上線第 3 天起,《月紅篇》的收視便斷崖下跌,最後隻能以集均 1415 萬的成績草草收場,令一衆投資商大跌眼鏡。
血虧的不僅是愛奇藝這一個 s 級項目。臨近年底,各平台紛紛搬出壓箱底的古偶劇,例如愛奇藝的武俠風《七夜雪》、仙俠劇《白月梵星》,優酷的瘋燃人設《春花焰》、大女主經商劇《珠簾玉幕》等。可惜内容類型的拓寬并沒有挽救頹勢,其中大部分在評分和收視上都未能掀起水花。
三大平台中,似乎隻有騰訊視頻還能靠 " 内容 " 吃到點古偶的紅利,年底賽博古裝輕喜劇《永夜星河》不僅在與優酷《珠簾玉幕》的 pk 中勝出,還已經登上了騰訊的爆款俱樂部。雖然還有能回血的《與鳳行》,但騰訊視頻此前上線的《流水迢迢》、《祈今朝》等劇集也同樣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可謂喜憂參半。
整體而言," 大流量 + 網文 IP= 爆款 " 的賺錢公式已經不再奏效。拯救蒼生、血海深仇、三生三世等情節輪番上陣,張淩赫、白鹿、王鶴棣、趙露思等藝人 " 換乘戀愛 ",盡管流水線式的生産模式與 2023 年并無太大區别,但徹底祛魅的觀衆不再對千篇一律的内容買賬。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一陣懸疑風,一陣古裝潮,一陣現實熱,沒有内容創新能力就隻能跟着題材追趕,不僅有投入大、難掉頭的痛症,還要與盜版鬥智鬥勇,VIP 收費模式又屢遭诟病,長視頻平台還在苦苦 " 内卷 " 中。
另一側,短劇市場出現了大逆襲。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 年國内微短劇市場規模已突破 500 億元,同比增長 34.9%,預計将超過電影全年總票房收入。
短劇産出流程快、盈利高的特點也吸引了大量企業與從業者入局。據統計,短劇企業注冊量攀升至 8.3 萬家,導演、編劇等從業人數也超過了 50 萬。
從成本不到 50 萬、8 天充值流水破 1.2 億的《無雙》,到網傳拍攝僅 10 天、單日充值達 2000 萬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一系列爆款頻出的現象也增強了市場的信心。
短劇是這些年短視頻大行其道的必然産物,尤其是吃到了其中的 " 銀發紅利 "。中老年受衆已經成爲短視頻時代主流用戶群,爲短劇市場開辟了 " 增量需求 "。
有研究報告顯示,在調研的 1022 名短劇和微短劇用戶中,約有一半人群年齡在 40 歲以上,60 歲及以上用戶占比 12.1%。
于是《媽媽别哭》、《閃婚老伴是豪門》等以中老年爲主角的短劇應運而生,播放量輕松破億、充值金額達千萬," 銀發賽道 " 一炮而紅。
短劇的火爆也是影視行業多年産能積累開出的意外之果。
有 " 東方好萊塢 " 之稱的橫店擁有各類影視場景和大量演員,影視行業遭遇寒冬,開機數量驟減,倒逼衆多從業者開始 " 向下求生 ",傳統過剩的影視産能快速轉移到短劇新市場。
橫店還專門設立基金支持微短劇行業發展,同時成立了國際短劇聯盟,意圖進一步擴大中國短劇的海外市場版圖。政策的助力也爲短劇行業再填一把火。
但不管怎麽樣,劇情緊湊、節奏快、反轉多、反套路的内容正是短劇捕獲受衆的核心競争力,也給長視頻平台好好上了一課。
以 DataEye 短劇觀察 8-10 月的榜單爲例,占比前十的短劇雖表面仍以甜寵、倫理等傳統題材爲主,但 " 舊瓶 " 中卻裝滿了 " 新酒 "。連續霸榜三個月的《桃花馬上請長纓》就是在整合了戰場風雲、詭谲宅鬥等傳統元素的基礎上,糅合了性别平等、家國情感等帶有當代新内核。
摒棄單一的情愛與狗血,将新熱點、新形式加以拼貼,聚焦劇情設置與類型雜糅進行創新,是短劇賽道的獨特優勢。
其實無論如何創新,長短劇最終的落點仍是創造出符合受衆喜好的内容。古裝長劇的爆款公式失靈,正是工業化内容生産套路與觀衆審美疲勞之間的沖突。
長短劇的盡頭是交融
雖然今年在長短劇的競争中,短劇一直保持着遙遙領先的強勢姿态,但長短劇的未來發展趨勢卻并非簡單的 " 東風 " 與 " 西風 " 互相傾軋。
自 2020 年 8 月廣電總局正式确認 " 網絡微短劇 " 的身份後,競相追求的火爆與層出不窮的亂象交織出短劇複雜的生态環境。11 月底,廣電總局已經出手整治 " 霸總 " 微短劇,尤其要求防止通過拜金、炫富等制造爽點。
随着審核與處罰等管理措施的明晰,短劇的腳步來到了精品化生産的下半程。
尤其是在今年,愛優騰三大長視頻平台接連發布多項短劇布局發展策略,也标志着短劇的高質量發展将成爲必然。
以騰訊獨播的短劇《執筆》爲例,它的制作周期遠超其它平台短劇,僅劇本打磨便耗費了一年,後期制作更是選擇了負責電影和長劇的制作團隊。精細打磨之下,《執筆》以與業内短劇截然不同的質感嶄露頭角,上線兩周分賬便破千萬,成功展示出高質量短劇的威力。
高配置與精制作相結合,令短劇以長劇般的質感吸引更多用戶下場,達成收視提高、會員拉新等目的,是長視頻平台多方布局、短劇公司精品化探索的原動力。
而對長劇來說,《墨雨雲間》一騎絕塵的大爆似乎也預示着 " 短劇化改造 " 即将成爲長劇的流量密碼。
快節奏、強反轉帶來的爽感牢牢拿捏住了觀衆的情緒,正如作家毛尖所評價的那般," 在生理層面把我們的情緒料理的得舒舒服服 ",情感刺激的增強帶給觀衆如看短劇般強烈的快感,《慶餘年》今穿古、《永夜星河》讀者穿書等短劇常見的情節能助力劇集爆火的原因也在于此。
長短劇之間的 " 戰争 " 由來已久,以滿足娛樂需求爲根基的短劇與兼具藝術性的長劇盡管底層生産邏輯不同,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都踐行着以内容爲主的原則,這是二者得以在競争中交融的關鍵。
因此,長短劇的競争不是單純的零和博弈,邊界的模糊也并不代表着厮殺的加劇,在互相借鑒以求突破發展困局的當下,締造影視爆款的秘訣,也許正在長劇與短劇的交融之中。
放下對流水化影視工業的執念,在短劇中尋找題材靈感,或許也将是愛優騰們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