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億元!騰訊北京買地,引發市場關注。
對此,騰訊方面回應《科創闆日報》記者稱,本次交易将主要用于滿足公司對辦公用地的需求,爲公司員工提供穩定集中的辦公場所。
根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網站的公告,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 64.2 億元的底價,摘得海澱區學院路北端 A、B、C、J 地塊 B4 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用地、 B23 研發設計用地。
用地規模爲 70601.065 平方米,地上建築規模 285523 平方米,大約每平米 9.1 萬元。出讓年限方面,商業用地爲 40 年,辦公和公服(科研)均爲 50 年。
這不是騰訊在北京首次拿地,其于早年間曾拿下海澱區西北旺東路 10 号地塊,目前已建成騰訊北京總部大樓。
作爲互聯網巨頭,截至到 2023 年 Q3,騰訊有 10.53 萬名員工,這些員工集中分布在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如此龐大的人員規模,對于辦公場地的需求也很大。
據《科創闆日報》記者了解,在北京,除海澱區的騰訊總部大樓,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亞洲金融大廈,也是騰訊在北京的另一辦公場所。此外,騰訊在北京還零散租賃着其他的辦公大樓。
這也不是騰訊第一次因拿地引發關注。2023 年 7 月,騰訊新增房地産開發經營,一般經營項目新增非居住房地産租賃。當時,市場一度以爲騰訊要進軍房地産行業。
而後,騰訊方面稱,這隻是爲了滿足正在建設的新園區大鏟灣項目開發過程中的業務需求。該項目以騰訊自用産業園區爲核心,同時也會設立一些諸如辦公物業、會議中心、商業等公共配套設施。
根據此前的土地出讓文件,騰訊本次北京拿地規模與 2019 年的相當(77525 平方米),新地塊位于海澱區學院路地區,靠近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根據出讓資料,該地塊需建設地上建築規模約 7000 平方米公交場站,無償移交相關主管部門;該項目研發設計用地地上、地下全部建築規模自持,自持年限爲最高土地出讓年限;在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12 個月内開工建設,并在出讓合同約定的開工之日起 3 年内竣工。
值得關注的是,該地塊曾于 2019 年被出讓過一次,當時拿地的是紫光集團,其計劃在該地塊上建立 " 紫光全球智能科創總部 ",當時拿地金額爲 66.09 億元。但由于逾期未繳納土地開發建設補償費超過 90 日以上,地塊被退回。
時隔近 5 年後,該地塊再次出讓由騰訊獲得,而騰訊本次拿地金額,較紫光當時的拿地金額低了近 2 億元。
過去一年,遊戲行業,同樣因人員規模擴張導緻用地規模增大的,還包括國内遊戲三巨頭之一的米哈遊。
2023 年 10 月,米哈遊以将近 11 億元的金額,拿下了上海徐彙漕河泾地區核心地段一塊地,米哈遊将在此建立研發總部。
此外,2023 年 2 月,京東以 31.12 億元底價奪得北京亦莊新城一宗地塊,地塊正對面爲京東集團總部大廈,該地塊除了商業用地外,還包含一塊居住地塊。
此外,近年來美團、小米、快手等互聯網企業,先後在上海、深圳等城拿地、購樓。2020 年,美團 65.41 億元競得上海市楊浦區定海社區地塊,将建新上海總部;字節跳動斥資 50 億元,在北京購買新辦公大樓;華爲斥資 40 億拿下深圳香蜜湖地塊,将建設數字能源總部;快手則以 28 億元,購買北京一處辦公物業;而小米近年來也在多地購買房産,包括北京、武漢、深圳等。
業内專家認爲,互聯網企業熱衷于買樓和自建物業,應出于多重考慮。一方面,互聯網企業自用辦公場地需求強烈,資金相對寬松;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房地産價值長期呈單邊上漲趨勢,無論從提升企業形象、内部管理效率還是獲取資産增值收益方面,購置自用物業或者買地自建物業,都有利于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