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購買過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人來說,他們都有這樣的疑問:買房時,樓盤的名字高大上、國際範兒,比如,名稱中含有 " 香榭麗舍 "" 凡爾賽 "" 天下 "" 大都會 " 等詞彙,但購房合同和不動産登記證書上的小區名稱卻樸實無華,多以 " 園 "" 庭 " 等詞結尾,兩個名稱爲什麽會差别這麽大?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同一小區爲啥有兩個名字?
目前,一些住宅小區的名字既有國際範兒的 "xx 塞納 ""xx 英倫 ",也有大氣的 "xx 華府 ""xx 官邸 "。近幾年,市場上又刮起複古風,如 "xx 山舍 ""xx 水榭 " 等,有的小區還喜歡使用生僻字、繁體字。
不過,很多業主會發現,他們的購房合同和不動産登記證書上顯示的小區名稱卻是另一個,名字多以 " 園 "" 院 "" 苑 "" 城 "" 都 "" 庭 "" 莊 " 等詞彙結尾。
要解釋這一現象,就要引入兩個名詞:推廣名、備案名。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新經緯表示,開發商在拿地後,會根據當前潮流、品牌特征、公司産品系等多種因素确定樓盤的推廣名,也叫案名,該名稱會在樓盤銷售過程中使用。推廣名由開發商自主命名。
張大偉稱,備案名則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審批,主管部門對備案名的命名有相關規則,多采用平實的詞彙。備案名确定後,一般不會更改,并最終體現在購房人的購房合同和不動産登記證書上。
曾是某知名房企城市區域責任人的張祥(化名)也對中新經緯稱,推廣名是房企出于營銷推廣目的而定下的名字,備案名則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在土地出讓時定下的名字,兩者可以同名,也可以不同名。同時,備案名也可由開發商上報,并經主管部門同意後使用,上報的名稱隻要不違反廣告法律法規、不違背公序良俗等,基本會通過。
中新經緯查詢發現,各地對住宅名稱的命名有不同的規定。
根據《上海市居住區和建築物命名規則》第三條 " 通名規則 " 中規定,居住區及居住類的建築物可使用的通名爲:樓、廈、園、苑、城、都、村、寓、墅、庭、舍、廬、居、邸、軒、築、莊、閣、裏、坊等。
《上海市居住區和建築物命名規則》對一些特定通名的标準進行了細化,比如," 花園 "" 花苑 " 是指綠地率達到 50% 以上;" 城 " 用地面積 2 萬平方米以上且建築面積 10 萬平方米以上;" 别墅 " 是指内環線與外環線之間容積率不超過 0.35,外環線以外容積率不超過 0.30 的建築物。
廣東也對住宅名稱中的 " 通名 " 進行規定,但在标準上存在差異。根據《廣東省建築物住宅區名稱管理規定》," 花園 " 是指占地面積 2 萬平方米以上,或總建築面積 10 萬平方米以上,綠地和休閑地面積占整個用地面積 35%以上的多草地和人工景點的住宅區;" 園、苑、閣、莊、寓、宅、庭、居、台、院 " 指占地面積 1 萬平方米以上,2 萬平方米以下,或總建築面積 5 萬平方米以上,10 萬平方米以下的建築物、建築群;" 樓、舍、廬、邸、軒、亭、府、公寓、公館 " 指占地面積 1 萬平方米以下,或總建築面積 5 萬平方米以下的建築物、建築群。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多地規範住宅名稱
中新經緯發現,不少樓盤的宣傳頁、海報上都會在顯著位置标注推廣名,并在頁面角落用較小的字體寫明該樓盤的備案名。
網絡上,有網友對略顯浮誇的樓盤推廣名進行了調侃:早上從富豪金城起床,到凱旋國際打卡上班,中午去附近的曼哈頓公園吃個牛排,下午與客戶約在香榭麗舍小區附近的咖啡館喝咖啡,晚上去朋友家的皇城壹号做客 ......
對于近幾年一些住宅小區名稱中 " 大 "" 洋 "" 怪 "" 重 " 等現象,多地提出了相關規範要求。2024 年 2 月,江西省住建廳發布了《關于做好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義的住宅區、樓宇命名(更名)相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在規範地名命名管理中提出,不得使用人名進行命名(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除外);不得侵犯他人的名稱專用權,不得使用非申請人擁有的知名商标、品牌名稱;不得在已有的同類地名前增加或減少 " 大 "" 新 "" 上 " 等有比較含義的詞語。
2023 年 10 月,成都市住建局發布了《成都市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義的住宅區、樓宇名稱批準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住宅區、樓宇名稱不得使用帝王稱謂、官銜、職位等詞語,如皇帝、國王、帝王、王子、王朝、太師、總統、皇庭、帝都、王府、相府等。
2023 年 7 月,廣州市住建局、廣州市民政局推行建築地名命名、更名負面清單制度,提出了禁止使用、有條件使用的清單。該負面清單提出,不使用刻意誇大的 " 大 " 地名,如 " 宇宙、中央、天下 "" 世界、環球、歐洲、澳洲、美洲、中國、中華、全國、萬國 "" 特區、首府 " 等。同時,禁止使用崇洋媚外的 " 洋 " 地名、怪異難懂的 " 怪 " 地名。
張大偉觀察,近些年樓盤推廣名的變化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即開發商從早期的追求國際範兒,到如今從傳統文化中尋找高級詞彙,加上政府部門的不斷規範,整體看,樓盤推廣名的虛誇、怪誕風氣已經減弱。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中新經緯 "(ID:jwview),作者:薛宇飛,編輯:李曉萱,責編:魏薇 李中元,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