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 IC
今年 6 月,因爲收入成本确認存在跨期、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幕信息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全通教育收到監管函。
在一個季度後,全通教育交出了自 2016 年以來營收、利潤最差的三季報。
這家當初的 " 妖股 ",正在一步步走到懸崖邊上。
利潤下滑 110%,近 7 年最差三季報
第三季度,全通教育披露了可能是自 2015 年牛市結束後,最差的 Q3 業績。
報告期内,全通教育實現營收 1.2 億,同比下滑 28.64%,這是自 2016 年以來的最低值。前三季度,全通教育營收 4.13 億元,同比微降 0.22%,自 2021 年來已經出現連續營收下滑。
利潤方面,全通教育三季度歸屬淨虧損 643.2 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大幅度減少 109.9%。這是自 2016 年以來,首次在三季度出現虧損,創造了最差表現。前三季度,全通教育的歸屬淨利潤降至 180.6 萬元,同比下滑 97.44%。扣非後淨利潤更是出現了盈轉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全通教育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了虧損,一旦今年無法保持正向盈利,全通教育的經營将再度面臨打擊。
報告期内,不隻是營收利潤,全通教育的各項指标都在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經測算,其三季度毛利潤 2048 萬元,爲 7 年來最差表現;毛利率 17.04%,也是 2015 年以來首次跌破 20%。
前三季度,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爲淨流入 1.08 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82.07%,全通教育表示,主要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減少所緻。
截至報告期末,全通教育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爲 3.6 億元,比期初減少了 1.55 億元。
從各個指标而言,全通教育三季度并沒有釋放積極信号。而這對于仍然處于下滑通道的公司來說,無疑是再往懸崖邊推了一把。
跨期調整業績收監管函,遭散戶抛棄
今年以來,全通教育的經營狀況陰雲密布。
6 月,全通教育在一個周内先後收到警示函和監管函。根據當時的警示函,廣東證監局在現場審查後發現,全通教育存在、收入成本确認存在跨期、收入确認會計政策未得到嚴格執行、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幕信息管理不規範等問題。随後監管函指出,公司行爲違反了深交所《創業闆股票上市規則 ( 2023 年修訂 ) 》相關規定,提醒上市公司必須認真和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今年以來,曾經的控股股東陳熾昌及其一緻行動人林小雅的減持,也進一步讓全通教育的未來撲朔迷離。
在 2022 年 12 月 16 日至 2023 年 5 月 4 日,陳熾昌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共減持 1352.81 萬股全通教育股份,減持比例爲 2.136%,共計套現約 0.81 至 1.09 億元;林小雅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共減持 663.85 萬股全通教育股份,減持比例爲 1.0482%,共套現 4092.7 至 5303.23 萬元。
随後在 5 月,陳熾昌和林小雅再度計劃減持。根據公告,二人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 2533.33 萬股。而這一減持計劃遭遇了政策阻力。
今年 10 月,全通教育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證監會 2023 年 8 月 27 日發布的監管要求,結合具體情況安排,陳熾昌和林小雅決定提前終止于 2023 年 5 月 29 日披露的減持股份計劃。
然而,這似乎依然沒有動搖其減持的決心。11 月,全通教育公告稱,陳熾昌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控股股東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文旭順企業管理合夥企業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3166.67 萬股。根據天眼查,中文旭順是有限合夥企業,在四家合夥人中,并不包含陳熾昌控制的企業。
截至到三季度末,陳熾昌持有的股份降至 5.65%,股份數量隻有 3575.5 萬股,如果 11 月的股權轉讓成型,其持有的股份将幾乎清空。由此來看,控股股東已經将全通教育當作燙手山芋,寄希望于盡快套現離場。
曾經的控股股東尚且如此,散戶自然很難認可全通教育。根據東方财富 Choice 數據,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公司股東戶數已降爲 4.67 萬戶。自 2022 年 12 月 31 日以來,公司股東戶數連續 4 期下降,截至目前減幅爲 15.34%。
股東減持、業績下滑,導緻散戶信心不足,當初風光無限的全通教育,未來愈發灰暗。
" 妖股 " 已成曆史,三項主營難言未來
相比于 2016-2017 年間先後收購繼教網 100% 股權、西安習悅 100% 股權、上海聞曦 47.33% 股權、賽爾互聯 24% 股權、廣西慧谷 51% 股權等十餘家公司的股權,如今全通教育已經在不斷萎縮。
根據此前的财報,目前全通教育的業務隻有家校互動升級業務、繼續教育業務和教育信息化業務。今年上半年,家校互動業務方面,公司基礎類業務用戶數呈下降趨勢,導緻報告期内收入和毛利同比有所減少。在傳統業務發展受阻的情形下,公司在積極尋求基礎業務的轉型方式。
繼續教育業務方面,相比于去年,今年報告期内繼續教育業務立項金額較去年同期有小幅上升,且集中面授需求明顯高于遠程培訓需求,但因報告期内集中培訓執行所需的成本相對較高,利潤同比變動不大。
教育信息化項目方面,信息化項目受到客戶招投标時間節點影響,存在無規律波動特點。其中教育信息化平台相關項目,過程複雜、周期較長,多數在下半年驗收交付。
由此來看,這三項業務目前都面臨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全通教育曾在風險提示中表示,公司近年來,AI、虛拟現實技術、5G、雲計算等創新技術不斷應用;國家密集出台的相關行業政策,爲行業發展指明了新方向的同時,也爲公司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未來,如果公司在激烈的行業競争格局中,未能準确把握行業、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未能及時叠代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産品,将會給公司的健康發展帶來阻礙。但前三季度,全通教育研發投入隻有 1763 萬元,同比下滑 28.48%,顯然想要具備競争力并不容易。
目前,中文旭順坐穩了第一大股東,随着陳熾昌的逐漸淡出,全通教育正在邁入新的篇章。但跨期調整業績帶來的曆史遺留問題,過往并購帶來的商譽問題,目前業績的不穩定問題,都讓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公司一步步向走到懸崖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