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基金經理限薪 " 再次登上熱搜。這也側面說明,公募薪酬改革已駛入深水區。除了限薪," 變相裁員 "、" 降薪 " 等傳聞也在市場上頻頻發酵。多重壓力之下,基金經理的日子也開始 " 緊巴巴 " 了。
作者 | 路春鋒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劉 珊
這幾天,敏感的基金經理薪酬又一次登上熱搜,這次傳聞中的限薪 " 天花闆 " 則降到了 350 萬元。
從最初傳言的 5000 萬、到 1500 萬元,如今又縮水至 350 萬元,曾經風光無限的基金經理,在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不佳的當下,被給了越來越低的心理 " 估值 "。
遙想風光時期,明星基金經理動辄數千萬薪水傳言四起,如今的 350 萬元限薪傳言,不禁讓人感慨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沒有誰能一直站在高崗上。
" 基金經理也隻是一個工種,隻是時代給它加上了耀眼的光環 "。越過了高峰之後,當基金經理離職、降薪、裁員等消息頻頻傳來,人們開始重新認識他們。
時代的光環
" 我們沒有聽說這個消息 "、" 類似消息不新鮮,去年前年就有了 " ……針對 " 公募基金經理薪酬或将封頂 350 萬元 " 的熱搜話題,多位公募人士對「市界」表示,并未接到薪水限額 350 萬的要求。
實際上,在公募整體業績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有關基金經理限制薪酬的傳言早已甚嚣塵上。
早在 2020 年初,一則 " 諾安基金蔡嵩松年終獎 8000 萬 " 的消息曾在業内熱傳,随後諾安基金出面辟謠。緊接着就又有傳言稱,基金公司薪酬方案将要調整,上報方案中基金經理的薪酬封頂 5000 萬元。
一年後,蔡嵩松又被傳出 " 年終獎預計超 7000 萬元 ",還引發了基民的激烈讨論。當時,諾安基金辟謠稱:" 這個數字太誇張了 ",公司實行密薪制,并不了解其他員工的薪酬情況;公司會根據優秀員工的表現給予一些激勵政策,這也是諾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式。
時間來到 2022 年 4 月下旬,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要督促基金管理人嚴格執行薪酬遞延制度,嚴禁短期激勵和過度激勵行爲。
2022 年 5 月又有消息傳出,監管要求基金公司應抑制薪酬過高,增長過快,要有對少數冒尖情況的相關調控措施。
2022 年 6 月,中基協正式出台《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其中提到,基金公司應當建立實施績效薪酬遞延支付制度,遞延支付期限不少于 3 年,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遞延支付的金額原則上不少于 40%。因此,業内也稱這份文件爲 " 限薪令 "。
時至今日,關于基金經理薪酬限制的傳言就沒有停歇過。從最初的 5000 萬、到 1500 萬元,再到封頂 1000 萬元,如今又降至 350 萬元,薪酬 " 天花闆 " 越降越低,也在側面折射出在 A 股磨底的大背景下,公募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 再牛的偏股基金經理,都得拿着倉位運作,遇到市場整體下行,很難拿到收益。" 有公募人士無奈地對「市界」表示。
" 其實基金經理,他也隻是一個工種,隻是過去幾年,時代給他加上了比較耀眼的光環,但那也隻是時代大勢給了他這個光環。" 一業内人士指出。
有人年薪超過上市公司董事長
薪資,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比較敏感的話題,更不消說一向以高薪著稱的基金圈,對薪酬問題更是諱莫如深。那麽到底是爲何,有關基金經理的薪酬屢屢被熱議,甚至具體的獎金數額都能人言籍籍呢?
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最近兩三年,大部分基金産品的業績都難以令人滿意。
據财信證券數據,2023 年市場持續大幅下行,在 3987 隻主代碼(注:每隻基金隻有一個主代碼,作爲基金的唯一标識。主代碼之下,不同份額類别也配有不同的基金編碼)主動管理型基金中,僅 477 隻年内的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爲正,占比僅 11.96%;而主動權益類基金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的中位值是 -12.63%。
另據中原銀行數據,2023 年,全市場 6555 隻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平均虧損 12.01%。
相比之下,固收類基金的業績都比權益類要亮眼不少。在全市場 3771 隻主代碼固收類基金中,有 3146 隻在 2023 年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爲正,正收益率達到 83.43%;特别是純債型基金,業績中位值 +3.49%,而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的業績中位值爲 +2.88%,均大幅優于權益類基金。
此外,那些被基民廣泛信任的公募基金 " 大廠 " 的偏股型産品,在過去 1 年,也無一實現正收益。
「市界」統計了市場上偏股型産品管理規模排名前 10 的基金公司,2023 年 1 月 3 日至 2024 年 1 月 3 日,這 10 家公募 " 大廠 " 的偏股型産品指數跌幅均超過了兩位數。
▲(數據來源 /Wind)
在這種情形下,頻頻傳出基金經理千萬年薪、上億管理費……的确在挑動大衆的敏感神經,也很難不讓基民對主動權益類基金心生吐槽。
除了上面提到的蔡嵩松,易方達基金的 " 頂流 " 張坤,也在 2023 年 9 月被傳 " 年薪有八九千萬 "。另外,一些中型公募的基金經理收入也很可觀。
據裁判文書網一份民事判決書,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6 月,長信基金給其國際業務部的原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薛天,開出的稅前月薪工資爲 8.3333 萬元,此外還包括績效獎金。2015 年薛天拿到的績效獎金總計爲 121.33 萬元,算上每月工資,薛天當時的稅前年薪約爲 220 萬元。
要知道,長信基金在 2015 年底的管理規模僅爲 488.93 億元,當時薛天管理的 3 隻産品,巅峰時總規模也不過 3.25 億元左右。另外,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20 年 3580 家 A 股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平均薪酬爲 103.46 萬元。也就是說,薛天早在 2015 年的薪資,就超過了 2020 年絕大部分上市公司董事長。
回到當下," 基金經理薪酬結構一般主要是固定工資 + 績效獎金,另外還有公司統一的福利。有些基金公司有股權激勵機制,相關基金經理還會享有股權激勵的收益。" 有公募業内人士對「市界」介紹道。
如果真的 350 萬封頂,對基金經理的實際收入會有多大影響?
" 如果以 350 萬作爲封頂線,可能會對行業整體的投研薪酬結構産生傳導性影響,也可能加快股權激勵機制的推廣,促進基金經理以更長期的視角與公司成長深度綁定。" 上述公募業内人士表示:" 具體要看不同公司的薪酬政策和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過,還是有很多基金經理的年薪沒有達到 350 萬的。"
" 此外,也可能對在公募中那些投資業績相對突出、對資方有一定吸引力的優秀人才的留存,形成一定的沖擊。" 該公募業内人士表示:" 一般來說,這主要影響規模集中度更大的公司,但也可能會倒逼大公司培養更多新人、做強整個投研體系。另外,還有可能促使公募采取更大力度去卷指數賽道。"
公募裁減基金經理
由于薪酬問題确實敏感,再加上各家公募也都實行密薪制,所以公募人士并不清楚基金經理的具體薪酬結構。不過,通過上文薛天的案例,我們也可窺知一二。
該判決書顯示,基金經理所在部門收入包括: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入 + 主動管理專戶産品管理費收入 + 通道類專戶産品管理費收入 50%+ 專戶産品業績報酬的 55%。部門成本主要包括:基金尾随、相關稅金、居間費用、分成費用、人力成本等。
按照薛天與公司達成的合意(類似約定),在 2015 年和 2016 年,以部門收支達到平衡和創造利潤爲主要考核标準。若産生利潤,則利潤的 100% 返還給部門作爲員工的績效獎金,其中薛天應獲得當年績效獎金的 87%。
該判決書披露,2016 年,薛天所在部門的管理費收入爲 1182.15 萬元,扣減部門成本 332.04 萬元後,部門創造的利潤爲 850.11 萬元。如按照薛天獲得當年績效獎金的 87% 來計算,他在 2016 年應拿到的績效獎金爲 739.41 萬元。
如果再加上 8 萬多的月薪,薛天在 2016 年的稅前總收入接近 840 萬。
還是回到那個問題,長信基金隻是一家中型公募,在 Wind 統計的 113 家公募中,截至 2016 年底,在管規模排名第 39 位。如雙方按照當時的約定履行,薛天在 2016 年的收入确實非常可觀。
▲(數據來源 /Wind)
當然,基金經理也不是躺着就能掙錢的。卷排名、卷待機時長、卷精神狀态、卷健康、卷發量……某種程度上,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與所享受的高薪是成正比的。
" 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懷孕是會流産的。" 一業内人心有戚戚地表示:我自己是有這個經曆的,當時就差點流産。所以我個人的選擇是先從行業裏出來,換個賽道跑跑看。
做出類似選擇的基金經理不在少數。Wind 數據顯示,2023 年全年,共有 320 位基金經理離任,其中就有明星基金經理,比如諾安基金的蔡嵩松。
更多人的選擇是 " 公轉公 "。比如民生加銀基金的原副總經理、FOF 基金經理于善輝,在 2023 年 4 月離任後,加入博時基金出任投資決策委員會專職委員。
此外,選擇調崗轉崗退到中後台,負責數據、合同之類的支持性工作的人,也不在少數。" 現在基金經理的名聲确實不好,很多‘消失’的基金經理,很少人是真的賺飽了,更多人是換崗或者換了賽道。" 該業内人認爲:" 這很正常,任何行業不景氣時,都是洗牌的過程。"
能留下的也算幸運,還有一些基金經理被 " 優化 " 掉了。
最近有消息指,北京某頭部公募開始裁員降薪:" 研究員底薪立減 25%,基金經理立減 30%,2024 年 1 月份生效。" 據界面新聞報道,該公募的 " 投研條線,每個組都有 10% 的常規優化名額 ",将會按照年底業績完成情況決定去留。同時還表示,該公司作爲激進派,雖然往年也有優化,但今年 " 迫于經營壓力,動作要大一點。"
對此,有業内人指出:" 其實公募已經市場化了,裁員是很經常的,特别這兩年基金銷售不行,那銷售相關的團隊肯定要被優化。"" 不過,這應該是近幾年該公募首次裁基金經理、研究員。"
當前 A 股市場持續磨底,類似降薪、裁員等傳聞或許還将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