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遊戲玩家在選擇固态硬盤的時候會注重原廠顆粒,讀寫速度這些指标,其實還有一個容易忽視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參數,那就是 TBW。
固态硬盤的 TBW(Terabytes Written,或 Total Bytes Written)是一個重要指标,它代表着硬盤能夠承受的總寫入字節數,用戶也就可以通過它來估算固态硬盤的使用壽命和品質。
與傳統的機械硬盤不同,固态硬盤是用閃存單元進行數據存儲的,而這些單元的寫入次數是有限的。頻繁的寫入操作會導緻單元快速損耗,最終影響固态硬盤的性能和壽命,TBW 就是反映寫入壽命的指标,原則上 TBW 越大,固态硬盤的壽命就越長。
TBW 的計算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總寫入量 TBW=SSD 的可用容量 × NAND 的擦寫次數 / 寫放大系數。也就是說,固态硬盤的可用容量越大,NAND 的品質越好,其 TBW 值就越大。
細心的玩家會發現,同樣是 1TB 容量的固态硬盤,其 TBW 可以達到 100TBW 和 600TBW 如此大的差異,其實背後的原因在于其 NAND 顆粒的壽命和寫放大系數不一緻,導緻了壽命有非常大的區别,尤其是高品質的原廠顆粒,其可擦寫次數可以輕松達到數千次,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提醒玩家選擇原廠顆粒的原因。
雖然大多數 SSD 都提供 3 年以上的質保,但是最終的質保是同時看時間和 TBW 值的,如果你的硬盤已經寫入達到了 TBW 值,即使隻過了 1 年時間,那也是沒有保修了,所以在選擇産品的時候一定要看好 TBW 值。
在實際選購過程中,TBW 可以說發揮了強大的性能,比如某些入門級 SSD,1TB 價格達到了 400 元 +,采用原廠顆粒,3 年質保,看起來都沒有問題,但是寫入壽命卻隻有可憐的 100TBW 左右,考慮到寫入放大因素,這種 SSD 可能寫入 80TB 的時候數據就要掉速甚至掉盤了。
而價格 399 元的緻态 Ti600 固态硬盤同樣是原廠顆粒,1TB 版本的寫入壽命達到了 400TBW,考慮到寫放大因素,即使每天寫入 50GB 的數據,也能連續使用 17 年之久,再加上 5 年質保,在使用壽命方面顯然要更安心。
所以結論也很簡單,在選購固态硬盤的時候一定要看好 TBW,而不是簡單地看商家宣傳的質保年限,對于沒有在商品頁面和參數頁面明确标注的産品,就要小心産品的寫入壽命是不是特别短,以免高價買入了低配的 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