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 AI 生成
4 月 18 日上午證券快速拉升,國盛金控一度觸及漲停,國信證券、華鑫股份等業紛紛跟漲。
圖:截至 4 月 18 日上午收盤券商個股漲幅 來源:Wind 數據
截至 4 月 17 日,證券 ETF(512880)近五日淨流入 3.1 億元,十日淨流入 6.5 億元,四月以來基金份額增加 6.6 億份。中信證券和東方财富較受主力資金看好,據 Choice 數據,二者 4 月 17 日分别獲主力資金淨買入 1.77 億元和 1.60 億元。
圖:證券 ETF 近期資金流入情況 來源:Wind 數據
無懼指數調整和行業監管,資金爲何大膽逆勢加倉?持續調整後近兩日走出企穩拉升,證券闆塊的抄底機會到了嗎?
" 國九條 " 下證券的兩面,資本市場 " 看門人 " 迎巨大機遇
資本市場第三個 " 國九條 " 出爐,對證券行業既有沖擊,也潛藏巨大利好。
近期,證監會主席吳清解讀資本市場新 " 國九條 " 時提到,機構監管要推動回歸本源,做優做強,進一步壓實 " 看門人 " 責任。
今年以來已經有十餘家券商領了罰單,四月以來,就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東吳證券、華西證券先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東吳證券因涉嫌國美通訊、紫鑫藥業非公開發行股票保薦業務未勤勉盡責;華西證券因在金通靈定增項目的盡調中涉嫌未勤勉盡責;中信、海通因在相關主體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钛白 2023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
從嚴監管的趨勢短期内可能對證券闆塊走勢有一定壓制,但分析普遍認爲,監管也将促使行業整體實力的提升,尤其是頭部企業優勢明顯,将迎來發展機遇。
圖:曆次 " 國九條 " 出台後市場表現情況 來源:華福證券
據華福證券分析,根據曆史經驗,前兩次 " 國九條 " 發布後,證券指數短期内都有超額收益。分析認爲,今年随着新 " 國九條 " 的推出和 "1+N" 政策逐步("1" 爲新 " 國九條 ","N" 爲若幹配套制度規則)的落地,市場信心迎來修複,證券闆塊也将有較好的表現。
具體看新 " 國九條 " 對證券行業的要求,不僅強調了加強對證券基金機構的監管力度,還提出,鼓勵和支持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争力,鼓勵頭部金融機構繼續壯大發展,同時也提倡中小機構差異化、特色化經營,形成多層次、差異化的市場格局。
當前階段,我國證券行業集中度較低,業務同質性較強,行業内部也在求新求變,今年以來,浙商證券并購國都證券,湖北國資收購長江證券,此外,中信證券與廣州證券、方正證券與平安證券、民生證券與國聯證券的整合也有了新進展。
市場普遍認爲,本次 " 國九條 " 的提出,給具備專業化競争優勢的頭部券商帶來了重大機遇。
國信證券認爲,在這一轉型大潮中,證券行業将加速優勝劣汰,在進化中謀求自身高質量發展,未來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機構定價權進一步加深,資管指數化進一步加強,監管要求也将進一步提高。此外,華龍證券還表示,新 " 國九條 " 引導股票市場資産質量提升,有助于提升證券行業盈利能力。
頭部券商占投行業務半壁江山,中小券商靠投資力挽狂瀾
業績方面,根據中證協下發的《證券公司 2023 年度經營情況分析》,2023 年,證券行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4059.02 億元,同比增長 2.77%;淨利潤 1378.33 億元,同比下降 3.14%;淨資産收益率 4.8%,同比下降 0.51 個百分點。
市場環境變化也導緻不同規模的券商機構營收增速出現分化。
受 IPO 監管趨嚴、市場節奏放緩的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以及資管等業務收入全面下滑,根據山西證券研報數據,2023 年,證券全行業的經紀、資産管理、投行業務同比分别下滑 23.43%、17.65%、17.04%。
其中,資産管理、投行業務(包括 IPO、公司重組收購兼并、債券承銷、資産證券化等)幾乎是頭部券商的天下,根據申萬宏源研究,證券行業投行業務最新的 CR5 接近 50%,資産管理最新 CR5 超過 60%。
多家頭部券商 2023 年的業績也受到上述兩項業務拖累,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以及海通證券的營收同比下滑幅度超過 10%,國泰君安掉出 " 淨利百億俱樂部 " 行列,如今營收、淨利均超百億的券商還剩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兩家。中信證券也是披露年報的券商中分紅金額規模最大的,達 70.4 億元。
另外,自營收入成爲券商營收支柱 2023 年實現大幅增長。自營收入計算方式爲:投資收益 - 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 + 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據統計,145 家證券公司 2023 年實現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1217.13 億元,同比增長約 100%,占營業收入的 30%。
一些中小券商因自營收入占比高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近期在二級市場上也有較好的表現。在已發布業績的券商中,首創證券自營收入占比最高爲 60.19%,在資管、投行等業務下滑的背景下,公司靠收入同比增長 90% 的投資業務力挽狂瀾,實現全年營收 19.27 億元,同比增長 21.33%,歸母淨利潤 7.01 億元,同比增長 26.33%。這是首創證券上市滿一年的第一份年度财報,市場也反應熱烈,4 月 15 日— 4 月 17 日,首創證券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超 13%。
其次是西南證券,2023 年自營收入占比 40.17%,同比增加 37 個百分點;營收 23.29 億元,同比增長 30.33%,淨利潤爲 6.02 億元,同比增加 94.63%。西南證券近 3 個交易日累計漲幅也超過 5%。
中誠信國際指出,券商行業分化仍在加劇,頭部券商競争優勢将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營業收入及淨利潤集中度仍保持較高水平;中小券商競争更加激烈,客需業務及機構業務成爲證券公司差異化競争的另一突破口。
對此,華創證券認爲,券商差異化發展推動自營業務走向多元化。未來,自營業務發展轉型的目标可分爲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不同券商根據自身特征,構建多元化的自營目标和風格,如中小券商打造 " 小而美 " 的權益投資團隊,利用投研能力獲取市場超額收益,或者采用委托賬戶和 FOF 形式,遴選市場優秀産品進行組合投資,或者構建高頻的量化投資策略等;另一方面是轉向客需型、業務聯動型自營模式。多家上市券商已經公開披露了自營業務去方向性轉型的規劃,大力發展場外衍生品、做市等非方向性業務。
估值來到曆史低位,券商開啓回購潮,抄底時機到了嗎?
今年以來證券行業持續低迷,估值也處于曆史低位。截至 4 月 17 日,萬德券商指數 ( 886054.WI ) 近三月跌幅 1.80%,跑輸滬深 300 指數 12.22 個百分點;PB 估值 1.15 倍,處于曆史 0.21% 分位點。
個股方面,市值超 2000 億元的中信證券,PB 僅爲 1.06,低于均值(1.44),市值過千億的個股中,華泰證券、國泰君安 PB 均小于 1,招商證券、申萬宏源 PB 也都低于均值。
多家券商認爲,證券闆塊當前估值較低,中短線處于超跌底背離狀态,安全邊際和性價比高。
在股價持續走低的背景下,證券行業也開始了回購潮。4 月 15 日,湘财股份宣布計劃以不超過人民币 10.04 元 / 股 ( 含 ) 的價格回購股份,回購金額不低于人民币 8000 萬元且不超過 1.6 億元,未來适宜時機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國金證券則宣布注銷此前回購的 11799800 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0.3168%)。
今年以來,已經有包括海通證券、國金證券、西部證券、東吳證券、東方财富、華泰證券等至少十家券商計劃或完成股份回購。
對于券商密集回購,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年初至今 A 股行情疲軟,券商作爲重要的指數成份股,股價也相對較低,因此回購股份的成本更具吸引力,同時也有助于支撐股價基礎。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表示,券商回購進展提速反映出其對公司發展和資本市場前景的信心,有望提升闆塊景氣度,當前券商闆塊具備經濟複蘇的 β 和關于券商杠杆率放松基本面 α,經濟不斷複蘇、政策松綁、流動性充足等多項條件均已具備,當前估值仍低,未來或有較高勝率。
另外,這輪回購潮也有很強的市值管理的動機。國金證券、東方财富、東吳證券等均推出了注銷式回購。其中,東方财富回購計劃規模最大,累計回購金額約 10 億元,回購股份 7145.26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0.45%,且全部用于注銷。
" 注銷式回購 " 即公司完成股票回購後将這部分股份注銷掉,減少總股份,從而提升投資者手裏每股可以分攤的權益,提高公司含金量,同時還能起到優化股權結構與節稅的作用。
太平洋證券指出,券商内部呈現 "K" 型分化走勢,部分優質券商和特色券商在行業更加健康、規範的環境下繼續向前發展,部分同質化嚴重的券商則估值繼續承壓。在具體券商闆塊投資上,建議下一階段重點關注券商走勢分化之下的幾條主線,一是始終貫徹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發展,在 IT 上投入較多力度的頭部券商;二是具備潛在并購機會的中小券商;三是地方股東背景較強,能夠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相融合的強區域券商;第四類券商則是業績出現明顯拐點的尾部券商;預計以上四條主線的代表券商,有望在未來嚴監管、打造優質券商的政策導向背景下,估值得到進一步大幅上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