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恒大 9 月 28 日晚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此前 9 月 27 日,港股 " 恒大系 " 股價大幅走低,截至當天收盤,中國恒大股價下跌近 19%,盤中漲幅一度超過 14%。與此同時,恒大汽車股價收盤下跌 20%,恒大物業股價下跌近 14.5%。
9 月 28 日早間,中國恒大、恒大汽車、恒大物業三家恒大系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股份于上午 9 時整起短暫停止買賣。值得關注的是,三家恒大系公司均複牌不久。
許家印被抓或與 " 消失 " 的 6643 億元有關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許家印所涉及的問題很可能跟多個罪名都有關聯,非常複雜,可能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厘清。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 9 月 16 日晚,據 " 深圳南山公安 " 微信公衆号消息:近期,公安機關依法對恒大金融财富管理 ( 深圳 ) 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許家印被采取強制措施和恒大财報裏 " 消失 " 的 6643 億元不無關系。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2023 年 7 月 17 日,中國恒大 ( 03333.HK ) 發布業績公告,并在其中列明了因其自身 " 會計處理變更 " 導緻以前年度收入調減高達 6643 億元,金額之大震驚境内外市場。
彼時有專家接受采訪指出,此次披露極有可能引發市場震動、監管追責,導緻企業被債權人提起巨額索賠,極端情形下甚至可能被申請破産清算。因此加快推進審計工作開展、消解各個層面的披露阻力,難度不可謂不大,想必也是彙集了風險化解委員會、審計機構、監管機構和市場輿論等多方共同督促、推動和努力。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恒大發出的此類公告,坐定了事實,即恒大債務問題不是簡單的财務和經濟糾紛,其背後涉及較大的财務違約和違法違規操作。單純從這個角度看,房地産企業反腐工作率先從恒大追責的事件開始了,其他房企也沒有僥幸的可能。
前景不容樂觀,重組更加艱難
爲避免走到破産清算,恒大很早便啓動了境外債務重組 , 并在今年 3 月發布拟議的境外債務重組公告。根據公告,恒大公布的 191.49 億美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提供了三個選擇給債權人,都需要發行新票據 : 第一,用新票據按 1:1 替換舊債,新票據期限爲 10-12 年。第二,轉換爲期限爲 5-9 年的新票據,轉換爲恒大物業、恒大新能源汽車或恒大上市股票挂鈎的股權挂鈎票據構成的組合。第三,上述兩者的組合。
而中國恒大早已經資不抵債。據财報顯示,2021 年度,中國恒大總資産約爲 21071 億元,而總負債爲 25802 億元,淨資産約爲 -4731 億元;2022 年度,中國恒大總資産約爲 18383 億元,總負債約爲 24374 億元,淨資産約爲 -5991 億元。
恒大債務重組接連受到重挫。9 月 22 日晚。中國恒大集團發布境外債務重組更新信息。公告顯示 , 自今年 3 月 22 日以來,恒大集團的銷售情況不如公司預期。基于公司目前情況以及與其顧問及債權人協商,公司認爲有必要重新審視建議重組的條款以匹配其客觀情況和債權人訴求,債務重組會議将不舉行。
在債務重組會議無限期推遲後,中國恒大 24 日晚間又公告,鑒于附屬公司恒大地産集團正在被立案調查 , 集團目前的情況無法滿足新票據的發行資格。
恒大集團實控人許家印被采取強制措施無疑将讓重組更加艱難。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一位熟悉跨境重組的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表示,目前來看恒大集團的境外債務重組恐怕會因爲許家印以及部分高管涉嫌違法犯罪的情況面臨重大的變數。但不管是境内還是境外,重組成功還是清盤,相信都有充足的法律途徑供境内外債權人來維護自身的權益,追索許家印等人的責任,同時監管部門也很可能會根據許家印等高管違法犯罪和後續追查情況,依法追究其責任。
重組推進困難,恒大是否會走向破産?IPG 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恒大是否會最終走向破産,是否進入破産清算不僅僅是企業經營問題與法律問題,還需要考慮 " 保交樓 " 等社會問題。在 " 保交樓 " 問題沒有切實解決方案前,恒大要正式宣布進入破産程序不太現實,不過其前景确實不容樂觀。
" 目前,各方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來尋找解決方案,包括重新協商債務重組條款、尋求新的投資人、出售資産等。如果無法有效解決當前困境,破産可能性将會增大。" 柏文喜進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