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開菠蘿财經,作者 | 金玙璠、吳嬌穎、蘇琦,編輯 | 蘇琦
世界杯即将進入尾聲,卡塔爾的熱度卻一直不減。
在 2022 年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前,卡塔爾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國度。直到世界杯開幕,人們才知道,這個低調的國家人均 GDP 常年位居世界第一,比迪拜還 " 有錢 "。為了籌辦 2022 年世界杯,卡塔爾斥資 2200 億美元在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全新的盧塞爾城。
一時間,網友們看球之餘,一邊吃着卡塔爾 " 人均工作三小時 "" 沒有窮人 "" 人均王子 " 的瓜,一邊計劃着去卡塔爾打工。
在卡塔爾打工薪資到底高不高?當地衣食住行條件如何?帶着網友們關心的問題,開菠蘿财經與 4 位在卡塔爾工作的中國人聊了聊,試圖呈現一個更真實、更完整、更立體的卡塔爾。
這四位受訪者分别是中餐廳廚師、卡航空姐、五星酒店員工、通信公司員工。他們雖薪資有高有低,但都需要和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工作,工作時長最久的是每天 10 小時。
有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卡塔爾總人口 265.8 萬,其中 85% 都是外籍人士。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适應語言、食物、宗教信仰和炎熱氣候,成了很多打工人來卡塔爾的 " 必修課 "。
他們中,時間最長的在卡塔爾待了 11 年,已經把卡塔爾當成第二故鄉,更多人則是把這裡當成是人生的中轉站——有的人工作 2 年後回國創業,有的人積累一年工作經驗後繼續出國深造,還有人一邊想家一邊規劃下一步。
本地人非常有錢,但外來打工族掙的都是辛苦錢
姚小胖 | 29 歲 河南新鄉人 中餐廳廚師
去年 10 月,因為餐飲業備受沖擊而失業的我,通過朋友介紹的勞務公司,找到了一份卡塔爾的工作,在多哈 CBD 商場裡的一家中餐廳當廚師。因為這裡的人喜甜、喜歡加胡椒,我們做的中餐都是經過改良的。
世界杯之前,在卡塔爾的中國人大約隻有 2000 人左右,主要是三類人:到卡塔爾發展的中國企業的員工;做生意的商人,多數是 2000 年 -2005 年過來的;最後一類是像我這樣的打工族,多數是 2019 年後陸續來的。
我很幸運,第一次出國打工就來到了世界杯舉辦國。作為一枚 " 僞球迷 ",我去現場看了 3 場球賽,參加了多哈濱海大道上的狂歡活動,看到來自全世界的球迷隻要聽到音樂就舞動起來,感受到了過去從未體驗過的球迷氛圍。
不但世界杯期間球迷的狂歡會持續到天亮,當地人的夜生活也是非常豐富。因為卡塔爾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隻有 11 月 -1 月的氣溫在 25 ℃ -30 ℃左右,一年中大多數時候溫度都在 40 ℃ -50 ℃之間,人們大多是等晚上涼爽一些才出來活動。
我平時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世界杯期間,會利用午休時間出去拍視頻,記錄我看到的世界杯。視頻發到網上後,問我在卡塔爾打工如何的大有人在,九成關心的是工作待遇。
他們都認為卡塔爾是土豪國家,工資很高,但實際是本地人非常有錢,外來打工族掙的都是辛苦錢。有一技之長的中國人來多哈工作,薪資水平相當于國内的一線城市,月薪一萬多到兩萬,性價比卻不高。
首先物質上,各項生活成本很高。如果不是公司管吃管住,租房最便宜也要五六千元一個月。物價也比國内高不少,比如買一棵大白菜要花三四十人民币。這裡因為氣候因素,農業發展困難,糧食、蔬菜、水果、肉等都以進口為主。
精神上,也要承受想家的鄉愁。我來卡塔爾一年多了,很想家,但因為時差原因很少聯系。國内比這裡快 5 個小時,經常是等我晚上好不容易不忙了,能抽出時間的時候,國内已經到了睡覺時間。
當然,來卡塔爾打工還要适應當地的風俗。當地的風俗源于他們的宗教信仰,比如齋月,從太陽升起後一直到落下,要戒飲食,外國人不受限制,但一定要注意尊重本地人的風俗。再比如禱告,穆斯林每天需要禱告五次,每天到固定時間,就會有清真寺的誦頌告人通過大喇叭開始誦告,起初我很不适應,不過現在也慢慢習慣了。
多哈老街 / 受訪者供圖
除了前期的語言不通、鄉愁、水土不服外,我來卡塔爾的一年還是很有收獲的,比如感受世界杯的球迷氛圍,比如,我會在每個月的休息時間到外面轉轉,卡塔爾國土面積很小,早上七點開車出發,一天時間就能轉個遍。
曾經 " 又熱又無聊 " 的卡塔爾,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楊夕加 | 36 歲 大連人 通信公司員工
2011 年,我随丈夫來到卡塔爾,一待就是 11 年。來卡塔爾之前,我甚至不知道這個國家的存在。
10 年前的卡塔爾,不像現在建設得這麼現代化,當時整個多哈隻有兩三個商場,馬路上車也很少。剛來的時候,感覺這裡又熱又曬,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待久了反倒越來越适應。
世界杯期間,卡塔爾非常熱鬧。我去看了開幕式和阿根廷與沙特阿拉伯的比賽,現場基本上座無虛席,大街上也有很多狂熱的球迷,穿着各自國家隊的球衣,還有很多新鮮的裝扮和表演。
世界杯期間的多哈 / 受訪者供圖
平時,我們的生活沒有這麼多姿多彩,但幸福感也很高,如果滿分是 10 分,我會打 8 分。
我在一家中國的通信公司上班,工作時間從早 8 點半到晚 6 點。傳說在卡塔爾每天隻工作三小時,完全是誤解,隻不過因為氣候環境特殊,有些公司會實行兩班倒制度,還有些當地公司下班比較早,從早 7 點到下午 2 點,沒有午休。
我在這邊也沒有遭遇過歧視,卡塔爾人普遍都很善良也很熱心,記得有一次,我走在路上身體不太舒服,稍微蹲了一下,周邊就有好幾個人過來問我需不需要幫忙。
至于卡塔爾人的富有,我感覺,很多在大家眼裡是 " 炫富 " 的行為或者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的常态。我有一個朋友,算是卡塔爾的皇親國戚,住在一個特别大的莊園中,家裡甚至還有一個小型動物園。但他的言談舉止非常低調,平時和大家交往時也隻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人。
多哈的夜景 / 受訪者供圖
當然,卡塔爾的氣候環境、社會習俗和國内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真要來工作和生活,還是挺有挑戰的。
卡塔爾是穆斯林國家,除了獲得政府授權的酒店和餐館,當地不允許在公共場所飲酒和吃豬肉,普通老百姓想買酒,可以去 QDC(卡塔爾國家控股的分配公司)。想進去消費,還得先辦一個證,辦這個證得提供你的工作單位和薪資證明,他們會根據你的收入來确定你的飲酒消費額度。
在卡塔爾,本地能種植或生産的食物和用品,價格不會很高,但大部分國外進口的東西都比較貴,比如我們家的飲食偏國内口味,生活成本就會高一些。我們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差不多要六千 QAR,折合人民币是 1 萬多,相當于我半個月的薪資。
我以前也推薦過同學過來工作,但門檻确實比較高,首先是語言要求,起碼要能比較流利地用英語交流;其次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這裡的很多公司都與石油行業相關,比如你是學信息工程的,或許就能更快找到工作。而且,在外企,相比本地人或者歐美國籍的人,我們确實沒有什麼晉升優勢,薪資也會差一大截。
對我來說,因為在卡塔爾生活了十幾年,已經很适應當地的社會環境,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可以說是把這裡當成第二故鄉了,所以目前沒有離開的打算。
每月工資 3000 元,同事來自 55 個國家
YuanYuan | 24 歲 南京人 五星酒店員工
我和卡塔爾結緣,源于畢業時學校組織的去中東國家工作的項目,我本科學的是旅遊英語專業,出于對酒店管理的興趣,決定去卡塔爾的某五星酒店積累經驗,工作一年後繼續讀研。
當時我跟家人朋友們說要去卡塔爾工作,基本上沒有人知道這個國家,就連網絡上對卡塔爾的介紹都不多。所以到卡塔爾的第一個月,我在各方面都經曆了困難的磨合期。
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快速适應形形色色的口音。飛機剛落地,前來接我的是印度同事,我幾乎聽不太懂對方說什麼,本想找個中國同事前來對接,結果被告知我是酒店唯一一個中國員工。
我的室友也都是外國人,前後換了三個室友,分别是烏克蘭人、吉爾吉斯斯坦人和緬甸人。而我工作的酒店,工作人員來自 55 個不同的國家,我媽形容我是在 " 小聯合國 " 上班。
因為在酒店還需要處理客訴,我逼着自己在一個月内就适應了别人要 3-5 個月才能完全聽明白的口音,那段時間連做夢都是在說英語。
飲食方面,第一個月幾乎頓頓都吃酒店的工作餐,大多是印度菜。後來去一家名叫 " 老上海 " 的中餐廳吃飯,老闆娘非常熱心,送給我一瓶老幹媽,我當寶貝一樣存着。
剛去時,還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此後倍加注意當地的文化習俗。當地女性不能穿着太暴露,穿裙子需要過膝,否則進不了商場。有一次我穿了一條過膝裙,但坐下來能露出一小截大腿,立即被一名當地女性呵斥,要我現在就離開商場,不然她就要報警。
初到卡塔爾,就連周末出去看電影也需要适應。卡塔爾的電影上新比國内早,但字幕是阿拉伯語和法語,對于很多中國朋友是非常大的挑戰。
海邊的度假酒店 / 受訪者供圖
不過,酒店的工作也令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讓我對這個國家有了不一樣的了解。
比如,本地人舉行婚禮時,女性會有一場專門的慶祝活動。一般女賓們會提前訂好酒店房間,下午陸續就有美甲師、美發師、化妝師提着行李箱上門服務。到了晚上 8 點左右,她們會先在禮服外面套一層黑紗,進入宴會廳後由專人脫下并存放,宴會結束後可以憑借手牌領取。這些宴會廳是全封閉的,裡面的服務員和安保也都要求是女性,聚會一般會持續到淩晨兩三點。
在卡塔爾工作不算累,但工資真的不高。我基本上每天需要工作 10 小時,一周上 6 天,偶爾也會加班,每月工資隻有 1700 卡塔爾裡亞爾,按當時的彙率計算約合人民币 3230 元。
而且在中東,除非是自己做生意,否則中國人要想在職場上晉升到一定地位非常困難。語言是一大問題,大部分中國人隻會英語和漢語,不會阿拉伯語。而在中東,所有人都是兩門語言起步,會多門語言。另外,政府強制要求大企業預留崗位給當地人,每個月還會發放補貼,當地的職場環境秩序可想而知是非常穩固的。
卡塔爾是我在中東國家的第一站,也是我畢業後的第一站,我會一直記得它,但也想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到 2019 年底,我辭去工作去瑞士讀研,畢業後選擇去迪拜從事酒店供應鍊工作。
最懷念的,是不同國籍的人共事的氛圍
陳甯 | 27 歲 深圳人 前卡航乘務員
2017 年夏天到 2019 年夏天,我作為卡塔爾航空公司的一名女空中乘務員,在卡塔爾生活了兩年。不過,我們的工作需要飛到外站過夜,所以一個月裡,我可能隻有 10 天的時間待在多哈。
因為第一目标阿聯酋航空多年不在中國招聘,我注意到了卡塔爾航空的招聘,發現這裡和迪拜很像,決定去面試并順利通過。
卡塔爾的薪資待遇還可以。拿乘務員來說,經濟艙乘務員的月薪在 2-2.5 萬元人民币。這份薪資對于南亞、東南亞、東歐國家的人比較有吸引力。我接觸的空乘人員,也多來自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俄羅斯、烏克蘭,中國人不算太多。卡塔爾當地人,我隻接觸過一位機長,可能是比較年輕,願意嘗試這個行業。
空乘是份比較辛苦的工作,一個月飛 100 多個小時是常有的事,像我一個月最多飛過 135 小時。這還不包括前期的準備、開會時間。
卡塔爾本地人更傾向于選擇一些政府或辦公室的工作,服務業基本都由外國人從事。
在卡塔爾的中國人,一般都有海外工作或留學的經曆。像我認識的待了十多年的中國人,要麼是習慣了當地的工作,要麼是已經投入了很多舍不得離開,例如餐廳老闆。世界杯之前,又有很多中國的建築工程師來到卡塔爾。
我們在飛機上的确見過很多本地的有錢人,從他們的包、首飾能看出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商務艙的旅客,她身穿黑袍,休息前解下頭巾,把耳環、項鍊各種首飾放在一旁,我同事掂了掂足足有一斤多重。不可思議的是,她下飛機前把頭巾、罩袍包好,卻完全忘記了還有一斤多重的黃金首飾在旁邊,最後還是我們同事提醒她。
不管他們有多富有,很難得的是大部分人都非常友好,特别是女性之間。一次,我們兩個同事去喝咖啡,店員過來告訴她們," 剛才一個開車過來買咖啡的黑袍女士給你們買過單了 ",還附帶了一句話," 卡塔爾感謝你們 "。這就是當地人做的一些令人感動的小舉動。
但必須要說的是,并非所有的卡塔爾人都很願意露富或是非常有錢,絕大多數人是衣食無憂的狀态。就在我們公司安排的住所後面,一條街之隔的地方,有一些很老舊的房子,大概是二三十年前的自建房。
在卡航的兩年,對于剛大學畢業的我來說是一段難得的人生經曆。因為除它以外,我幾乎接觸不到一份工作,能讓我和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人,坐在一起無障礙的聊天,這種氛圍至今令我懷念。
卡航就像我的社會大學,讀完了,也就畢業了。" 畢業 " 後,我回到家鄉深圳發展,現在從事英語培訓,也在幫朋友的寵物會所進行活動策劃。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夕加、YuanYuan 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