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近出了部新片。
來頭可真不小。
導演道格 · 裏曼。
曾執導過《諜影重重》《史密斯夫婦》《明日邊緣》等影片,絕對的爆款電影制造機。
主演之一。
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好萊塢男神馬特 · 達蒙,同樣來自《諜影重重》。
當然,馬達的代表作可不止《諜影重重》。
《心靈捕手》《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每一部挑出來都很能打。
而另一位主演卡西 · 阿弗萊克,馬達好基友大本(本 · 阿弗萊克)的弟弟。
曾憑借《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奧斯卡影帝。
再看本片的類型:
犯罪 + 動作。
想必湊齊這樣的陣容,他們一定會玩個狠的。
但是影片卻另辟蹊徑,搞起了輕松幽默的喜劇。
話不多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不按套路出牌的《鬧事之徒》。
「鬧事之徒」
The Instigators
2024.8.2 美國
主打一個反差感
《鬧事之徒》的故事發生在美國波士頓。
有一天,一個神秘的大佬要雇人搶劫市長的私人小金庫。
經人介紹,找來了馬達飾演的羅裏,一名海軍陸戰隊隊員。
還找來了卡西飾演的考比,一名職業慣犯。
但這倆人怎麽看都不像是能幹大事的樣子。
先說羅裏這邊。
大佬布置任務,說市長競選當夜會搞個大 party,專門爲了貪污受賄,因此會有很多現金在保險櫃。
結果羅裏先是問萬一他的競選對手赢了怎麽辦?
不像是來接活兒的,倒像是來拆台的。
轉頭聊到分贓的時候,羅裏說他需要 32480 美元。
哪怕搶的錢更多他也不要,但少一分他要拼命。
爲什麽是 32480,有零有整。
因爲羅裏是一個失意的父親,他想要見到兒子,就需要付清律師費、孩子的撫養費和學費等等,他算得清清楚楚,32480。
而且他也壓根不是什麽海軍陸戰隊隊員,隻不過是在海軍陸戰隊當機械師。
幹活、拿錢、走人,不用跟着海軍陸戰隊出生入死。
轉頭再看卡西飾演的考比,永遠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
時刻不忘吐槽,沒事搞點冷幽默。
但到了關鍵時刻頭腦倒還算靈光。
不過這一切也是被逼出來的,考比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卷進吸毒案,自己給弟弟頂罪蹲了三年大牢,出來之後就是接點髒活兒混口飯吃。
所以,羅裏和考比根本不是什麽頂級罪犯。
說白了就是倆倒黴蛋。
典型的沒頭腦和不高興。
一個不聰明,一個嘴很欠。
俗話說得好:
" 人一旦倒黴起來,幹什麽事都倒黴。"
果不其然,搶劫當晚,狀況頻出。
到了地方,得知市長真的競選失敗。
羅裏預言家身份坐實,應該給他頒發一個年度最佳烏鴉嘴獎。
屋漏偏逢連夜雨。
保險櫃裏的錢還被提前轉移。
哥倆隻搶到了一兜零錢,考比還挨了一槍。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聊到這想必大家也發現了,這不是常規的犯罪片,也談不上動作片。
雖說槍戰、汽車追逐的場面倒是都有。
但架不住這哥倆倒黴,不是躲就是跑。
《諜影重重》系列到了最平庸的第五部,照樣能看見馬達利落的打戲。
《諜影重重 5》
結果在《鬧事之徒》,聽布置任務還要記筆記。
因此,準确來說,《鬧事之徒》是一部黑色喜劇。
主打的不是緊張刺激大殺四方,而是倆窩囊廢聯手解決生活麻煩。
打破觀衆心理預期,玩了一手強烈的反差感。
畢竟誰能想到馬達也有今天呢?
不得不說,本片是非常會利用這種反差感來制造笑料的。
對于導演道格 · 裏曼來說,《鬧事之徒》絕對是一次新的嘗試。
中:道格 · 裏曼
一反自己以往認真嚴肅的風格,甚至反類型。
也使得這部影片呈現出了不同于大多數犯罪片的獨樹一幟的特色。
很爽?不,很好笑!
犯罪片通常要給觀衆提供一種爽感。
這種爽感源于不用經曆類似事件卻能體會驚心動魄的感覺。
要拳拳到肉,槍槍斃命。
但《鬧事之徒》在這方面确實是無法滿足觀衆心理預期。
畢竟羅裏拿槍的樣子都蠢得要命。
所以,喜歡純粹的犯罪動作片的朋友可以提前離席了。
但是喜歡犯罪喜劇的朋友一定要坐下來聽我探接着跟你唠。
《鬧事之徒》雖說在犯罪爽感上差意思,但它絕非不合格。
劇本邏輯是清晰的,人物設定也非常有意思。
最關鍵的是,還不忘揶揄一把美國政治,特别是美國選舉。
前腳老市長競選失敗被劫氣急敗壞。
後腳新市長就緊追老市長的貪腐之路。
諷刺意味拉滿,喜劇性也同步升級。
而且本片的喜劇效果永遠是在出其不意之處。
沒有套路,但能把人樂得前仰後合。
其中有場戲,羅裏和考比裝扮成消防員的樣子準備再搶一把市長的保險櫃。
本以爲這次他倆一定能成功。
結果還沒開始,就惹急了真正的消防員,羅裏警告對方說他們手裏有人質(市長助理,還是公務員)。
考比的吐槽第一時間趕到:
本來被抓住也隻是蹲四五年的事兒,一下子成了二十年。
不得不說羅裏真是幹啥啥不行,坑隊友第一名。
市長助理還不忘補刀:
蹲大牢是輕的,着急小命都保不住。
這哥倆這把算徹底涼了。
影片中這種冷冷的、但絕對好玩的笑點比比皆是。
比如哥倆好不容易搶了運鈔車出逃,但考比意識到車裏藏着個警察。
羅裏不信,讓考比打開後門。
結果車裏還真有個黑人大哥砰砰開了兩槍,吓得他倆拎着一袋零錢就跑了。
再比如窮途末路的兩人商量對策。
羅裏說幹脆去搶銀行。
剛信心十足開始計劃第一步:走進去,帶上面具。
考比的吐槽絕不缺席:你進去後才帶上面具?
一個是真傻,一個是真損。
有條評論形容得好:
" 這片子的節奏拍出一種老牛拉破車走一路掉一路零件的喜劇感。"
這種喜劇感能夠完美呈現,不僅有賴于編導的把控與架構。
也有賴于演員的表演。
所有配角演員幽默感都很在線,甚至是飾演羅裏心理醫生的周洪都能接得住戲。
而兩位主角演員就更是精彩。
卡西似乎自從演完《海邊的曼徹斯特》之後,就有一種喪 b 氣質。
在《鬧事之徒》中,他完美地複刻了這種氣質。
他飾演的考比不僅喪,還是個話唠。
受傷之後,羅裏給他找來幾瓶啤酒,他還要埋怨啤酒不是冰鎮的。
這種松弛感的表演水平,不得不說卡西的奧斯卡影帝不是白拿的。
而馬達這一次也突破自己,來到了他從未嘗試過的 " 傻缺 " 賽道。
别人演傻子演得不像,馬達演傻子卻不像演的。
可能看到這的朋友們會有疑問,硬漢馬達也能來這個?
當然,因爲他遠遠不止于此。
多面手:馬達
一提到馬達,似乎《諜影重重》中的傑森 · 伯恩就會浮現眼前。
果決、冷靜、拳頭硬、槍法準。
但其實他還有很多面。
比如在《火星救援》中,他化身 " 在火星上種土豆的男人 "。
如今回看,影片中大段大段的獨角戲非常考驗演員。
而馬達把這個角色的無助、孤獨、崩潰以及随後重獲信心、重新燃起希望的心理過程全部诠釋了出來。
他也憑借這部影片榮獲了那一年的金球獎影帝。
其實馬達的演技早在他表演生涯初期就有所顯現。
1999 年有一部影片叫《天才瑞普利》。
馬達在其中飾演冷酷、怪異也神秘的瑞普利。
他戴着一副框架眼睛,看起來充滿書生氣,卻又是個深不可測的騙子和殺手。
他在影片中精彩的表演,完全蓋過了當年紅極一時的裘 · 德洛。
而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他所飾演的瑞恩雖然出場時間寥寥。
但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更不知道大家發現他還活着的意義。
馬達完美地表現出了瑞恩的懵懂。
而也恰是這種懵懂,和戰争的殘酷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往前看,1997 年的《心靈捕手》。
馬達飾演一位數學天才,同時也是一個問題少年。
他從拒絕承認自己的天賦到逐漸打開心門。
這個人物身上的反差性與脆弱感被馬達精準地抓住。
所以說,馬達從來不止是硬漢形象。
甚至也不止是一位演員。
《心靈捕手》的編劇之一,便是馬達自己。
而另一位編劇正是馬達的知己大本。
兩人憑借該片一舉摘得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最佳編劇,馬達甚至還拿到了柏林電影節的傑出成就銀熊獎。
第一次編劇,馬達便收獲頗豐。
這也給他在電影行業進行新的嘗試帶來了十足的信心。
其後多年,他不僅嘗試擔任編劇,也嘗試擔任制片人。
比如卡西主演的《海邊的曼徹斯特》,馬達正是聯合制片人。
編劇和制片人身份的加持,讓馬達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物、揣摩人物,随後呈現出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更呈現出了在硬漢之外,每一個角色複雜的内心。
《鬧事之徒》的結尾,羅裏終于見到了兒子。
兒子在打冰球,父子對視一眼。
沒有誇張的面部表情,細節全在眼神,所有情感也就無需用言語形容。
看到這裏,不禁覺得意猶未盡。
這正是《鬧事之徒》的魅力所在:
不僅好笑,而且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