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我們來做個小測試:
你能看出下面這些谷粒(以及渣渣),都是什麽作物嗎?(答案馬上就揭曉)
作者拍攝
所謂民以食爲天,吃可謂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了。當你享用美餐時,你是否好奇過,這些食材在田裏長什麽樣子?農民是如何将它們種出來的呢?接下來我們就從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的糧食說起。
碳水化合物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六大營養素之一,我們維持體溫、軀體活動、大腦思考等生命活動都離不開它。碳水主要來源一般是谷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食,包括米飯、面條、饅頭、餅、面包、粥等等,而它們的原料又來自幾種單子葉植物,如:水稻、小麥、玉米等,接下來就分别介紹一下。
什麽?大米主産區竟然在……
先揭曉本文開頭問題的答案,開頭那張照片,其實全部都是大米(及其加工産物)。
左中右依次爲:稻谷;糙米和稻殼(穎殼);精米和麸皮、胚芽(作者 攝)
爲什麽吃個大米還非得弄得這麽 " 麻煩 " 呢?
原來,儲藏中的大米如果需要進行銷售還要進行一系列加工,如清理雜質、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步驟。在進一步清理雜質後,要對稻谷外表面的穎殼進行分離,按照米粒的長短胖瘦對機器進行調整齒輪之間的間距,從而使稻谷能夠脫去稻殼,然後通過鼓風機吹走稻殼,最終收集到密度較大的糙米。
而糙米包括果皮、糊粉層、胚芽還有胚乳等一系列結構,經過碾米後糙米便經曆 " 變形記 ",從灰頭土臉的醜小鴨蛻變成了白白胖胖的大天鵝,口感也從 " 刮嗓子 " 變爲了軟糯順滑。看來,所謂 " 粒粒皆辛苦 ",不隻是指種稻子本身,加工起來也是很辛苦的啊。
不過,變成精米也不是沒有代價的,被磨下來的果皮、糊粉層、胚芽也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因此還是鼓勵大家可以嘗試吃一些糙米,一說起稻米,我們往往會一下想起 " 魚米之鄉 ",那肯定是在南方,畢竟大米是南方人每天的主食嘛。不過,我國擁有水稻最大種植面積的省份不在南方,而在我國最北端 - 黑龍江省,這可能與大家腦海裏,江南水鄉裏綠油油稻田的印象有所不同。
水稻拔節期的稻田(作者 攝)
你知道麥芒是用來幹什麽的嗎?
小麥是全球種植面積最大的且産量最高的作物,它對人類的貢獻可能也遠高于其他作物。小麥在我國主糧消費占比約爲 40%,其市場占有率略低于水稻,這麽看似乎吃米的人稍微多上那麽一點點,但在世界範圍,小麥無疑是全球第一大糧食作物。
這可能得益于小麥更爲強大的适應性,加上各種面食也能千變萬化玩出花來。像我們常吃的饅頭、包子、烙餅、面包、面條等主食,還有老外們的面包、披薩等等,足以證明小麥能與世界各種飲食文化相融合,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有句俗語叫 " 針尖對麥芒 ",麥芒是小麥的标志性特征,其實有些水稻也會有稻芒,隻是經過現代選育逐漸消失。那麥芒到底有什麽功能呢?原來,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抵禦鳥類偷吃——紮你嘴哦,有的芒上還有鈎狀倒刺,可以附着在動物毛發上搭起 " 順風車 " 到遠方落地生根。
小麥一般秋季種植,經過冬季的霜雪,春季破冰而生,返青拔節孕穗開花,生生不息,展現出了小麥面向大自然強大力量而不屈的一面(也有春小麥,這裏不多贅述)。
小麥經過收割、晾幹、除雜、研磨、過篩等步驟即可研磨成小麥粉以及分離出小麥胚芽和麥麸,麥麸口感不佳,一般作爲動物飼料;小麥胚芽富含維生素 E、維生素 B1、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是小麥中營養最爲豐富的部分,一般作爲保健食品銷售;而含量最高的胚乳部分則加工成爲小麥粉用作面食的原料。
目前較爲流行的健康飲食通常提倡吃全麥面包,其中全麥就是包含了麥麸以及小麥胚芽的小麥粉。過去是挑出大片的麥麸,白淨松軟可口的面包貴,帶有麸皮的黑面包便宜。而現在全麥面包的價格卻高于白面包了,在精細化飲食的今天,人們更加注重食物的營養而不單單是口感了。
你知道玉米的祖先有多瘦嗎?
玉米的祖先是誰?這個問題曾經有不少争議,不過目前大家比較公認的是,玉米的起源與演化,與大刍草密切相關。8700 年前的墨西哥南部人們就種植大刍草,當時的大刍草與現在的玉米形态上相差甚遠,穗子可能也就比個硬币的直徑(約 24mm 左右)長一點點,種子數也寥寥無幾,讓人根本沒有啃的動力。到了 6200 年前,大刍草從 2 排種子變成了 4 排,在距今 2000-3000 年前,玉米種子的數量達到了 10 排;1000 年前,玉米終于差不多成了現代玉米的模樣,籽粒大小和數量也跟今天類似了,值得一啃。
大刍草(左)和現代玉米(右)圖片來自 https://www.nsf.gov/
說起玉米,咱一下能想到的是甜玉米和糯玉米棒,炒玉米粒,烤玉米、爆米花什麽的。一些小夥伴還知道玉米是很多牲畜的飼料,或者是制作澱粉的原料。
其實,玉米除了能吃,同時還是重要的糖料作物,也可以是能源作物。沒錯玉米就是這麽全能,玉米粒中的澱粉經過水解爲小分子糖類爲原料,能生産玉米糖漿,成本比蔗糖低,在美國廣泛用于飲料中糖分的添加;除此之外将玉米芯玉米稭稈加工爲牲畜飼料,從而爲我們生活提供豐富的肉、蛋、奶。
與我們常吃的水稻小麥不同,玉米屬于 C4 植物,而水稻小麥屬于 C3 植物,玉米對水分和陽光的利用效率要比水稻小麥高出不少。目前玉米已成爲很多工業産品的基礎原料,像食品中的黃原膠,用于食品增稠劑;美國也正研究将玉米加工成爲乙醇汽油用于汽車,以化解當前能源價格日益高漲。總結一下,玉米可能是常見糧食作物裏最全能的了,畢竟能吃能用還能燒……
也許人類利用這些糧食作物養活了人類自己,沒準這些作物也利用人類更多更大的擴大了自己生存的地盤,沒人知道是誰利用了誰。但是我們今天的生活一天都離不開它們,更離不開種植它們的他們。我們今天吃一個饅頭一碗面,吃一碗米飯炒幾個菜,可能我們隻在商店見過它,甚至隻在外賣盒裏見過它,可我們是否能在田間地頭一眼認出它,了解它背後不爲人知的故事呢?
策劃制作
作者丨張聰 農藝與種業專業研究生
審核丨程須珍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