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之前,特斯拉通過大降價狂收訂單,現在大家都在屏住呼吸等待特斯拉在 3 月 1 日的大新聞。就在這時跑車大佬保時捷表示,長期來看并不是很看好單踏闆模式,提升續航更有效率的辦法應該是讓汽車更可能多的滑行。
如果是一般的廠家聲音或許不重要,但保時捷的表态在業界分量十足,也說明由特斯拉引領的單踏闆模式并非那麽完美。
與衆不同的特斯拉和單踏闆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和混動車型,都有能量回收的功能,當駕駛員松開油門踏闆之後,汽車能夠自動回收由慣性産生的能量用以增加續航。動能回收越強,松開油門踏闆後的拖拽感就越明顯,這種特性和燃油車不同,大部分廠家的産品借助 CRBS 功能模拟燃油車的刹車邏輯,讓消費者可以自行決定動能回收的強度。
這本是汽車電動化後常見的一個功能,但是目前隻有特斯拉強制高水平動能回收,且不配備 CRBS 功能。駕駛員松開油門踏闆後就有很強的制動力,特斯拉用高動能回收取代了一部分刹車功能,這就是所謂的單踏闆模式。
很多人将特斯拉此舉歸結爲節省成本和提升續航,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恐怕還在于埃隆馬斯克本人的理念。
假設一個人創業者想要開發汽車,他肯定要去調研現在的技術,結合自己的想法作出爆款然後再圖發展,比如理想的李想。但是埃隆馬斯克是層次更高手段更狠的創業者,他是第一性原理的擁趸。
" 我們運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對别人已經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們也都去做,這樣發展的結果隻能産生細小的叠代發展。"
在埃隆馬斯克的眼中,特斯拉的産品從草圖開始就是爲了純電而生,它不需要和燃油車有多少相似之處。另外特斯拉也不用激光雷達,因爲埃隆馬斯克覺得一草一木都要去掃描、去建模、去識别的雷達很蠢,所以一開始他就采用了視覺方案,他認爲攝像頭才是最接近人類開車時視野的、符合 " 第一性原理 " 的方案。
保時捷的看法具有代表性
如果去請教一個老司機,燃油車怎樣開才能最極緻地省油和減少磨損,答案肯定是盡量少用刹車,估算好距離盡量滑行。道理很簡單,踩下油門後發動機内燃燒形成的能量轉化爲動能,汽車加速,如果頻繁踩刹車,燃燒的動能就會轉化成刹車的熱量直接損失。
盡量地滑行,就能将汽油燃燒的能量盡量用于汽車的動能,而不是被刹車消耗掉。對于燃油車而言,隻要不熄火,發動機總是在運轉,無非是怠速還是高轉速的區别,想要省油隻能修煉一下自己的黃金右腳。
電動車的動能回收是必不可少的,就看廠家是放在刹車的初段還是松開油門踏闆之後,前者可以無腦操作需要練就黃金右腳,後者需要适應理論上可以減少用腳疲勞。
保時捷對于電動車動能回收的觀點和老司機們類似,它們認爲盡可能的讓車輛滑行比單踏闆模式更安全也更有效率,同樣能夠提升續航。Taycan 和即将推出的 Macan EV,在 90% 情況下的刹車都可以通過電制動完成,同時駕駛感受會更加接近燃油車的特性。
作爲汽車行業的老炮,保時捷有強大的品牌号召力和穩固的高端消費人群,它們這樣表态其實也是在維護自身的傳統利益。
同時也代表了廣大的傳統汽車廠商對于刹車特性的堅持,畢竟也經過一百多年的驗證。而且還提供了不同的模式供客戶選擇,而不是以高科技的名義強制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
電動車刹車安全要求更高
對于燃油車而言,電動車在體驗方面的碾壓是全方位的,除了智能化,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動力。以燃油車作爲比較,180kW 的功率是一個門檻,基本上要到合資品牌的高端車型或者型号才能擁有。
特斯拉 Model 3 低配電機功率 194kW,3P 直接飙升到 357kW,比亞迪海豹低配 150kW,熱銷的後驅版本直接來到了 230kW,大馬力唾手可得。再加上電動機的發力特性,起步就有最大扭矩,因此電動車給消費者的提速感覺非常狂暴。
可是身懷利器 , 殺心自起,狂暴地提速也讓不少駕駛員産生了激烈駕駛的欲望,所以電動車其實需要更好的制動能力。
目前的電動車還有一個不容易被人察覺的特點,就是重量普遍偏重。以寶馬 3 系爲例,整備質量大約 1.6 噸,雅閣甚至隻有 1.4 噸左右,Model 3 和海豹低配都超過了 1.8 噸,體型嬌小的海豚也有 1.4 噸。
更大的馬力和更重的質量意味着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動能,一旦發生事故,碰撞産生的能量和破壞力也會更大。以現在汽車工業的能力,電動車制動力都是足夠的,問題的分歧點在于要不要跟随特斯拉的單踏闆模式。總的來說不管是新勢力還是舊勢力,絕大部分都使用了帶 CRBS 的刹車系統,讓燃油車消費者無需适應,不用擔心單踏闆模式帶來的肌肉記憶會誤導刹車操作。
除了特斯拉,大家都選擇讓車适應人,而不是讓人适應車。
寫在最後
特斯拉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埃隆馬斯克也是令人尊敬的企業家,他爲汽車工業的轉型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甚至開創了電動車的很多标準。
但是電動車帶來的高性能,就像極爲鋒利的刀,微小的錯誤都可能導緻流血事件。安全不應該排在企業哲學和機器的邏輯之後,安全就像吃飯睡覺一樣,不需要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