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勢力車企的快速崛起,不斷蠶食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活着,對二線豪華品牌而言,仿佛都成爲一種奢望。
跨入 7 月份以來,各大車企相繼發布二季度财報。其中,沃爾沃發布的 " 成績單 " 極爲耀眼。根據沃爾沃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沃爾沃純電動車銷售份額爲 16%,同比增長 9%。結合沃爾沃二季度全球銷量 17.88 萬輛計算,品牌純電動車銷量爲 2.86 萬輛。
事實上,看似 " 繁華 " 的表象背後,僅僅是爲了掩蓋沃爾沃在華新能源市場銷量表現不佳。
電動化大潮浩浩蕩蕩,沒有一家車企能夠阻擋時代前進的步伐,沃爾沃自然也不例外。
面對電動化轉型,車企們的态度并不一緻,要麽秉持破釜沉舟的态度重壓電動化,要麽以 " 油改電 " 方式敷衍應對市場變革。
沃爾沃,顯然屬于後者。
目前沃爾沃官網上展示的純電車型共有三款,分别是 C40、XC40、EX90。其中,前兩款車型的本質還是 " 油改電 " 車型,隻有 EX90 是基于純電平台打造。
與純電平台打造的車型相比," 油改電 " 車型存在 " 先天不足 ",包括智能化不足、車輛安全性差等。" 油改電 " 車型在注重工具屬性的歐洲市場上或許還可以蒙混過關,但是在國内市場上," 油改電 " 産品已經難以打動消費者。
結合相關數據來看,沃爾沃上半年 Recharge 系列車型在國内累計銷量僅 7565 輛,包括純電車型 1801 輛、混合動力車型 5764 輛。作爲參考,創維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共 9927 輛。
衆所周知,創維汽車成立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産品銷量已經領先沃爾沃。銷量上的差距讓人不得不質疑沃爾沃的電動化戰略。
産品銷量失利的背後,往往是由多種因素疊加所導緻的,例如産品、環境、市場變化。沃爾沃新能源車銷量失利,關鍵在于戰略規劃失誤。
在衆多傳統豪華品牌中,沃爾沃提出電動化戰略的時間幾乎是最早的。2017 年,袁小林升任沃爾沃亞太區總裁兼 CEO 後,品牌便同步官宣了全面電氣化戰略。
從時間軌迹來看,蔚來汽車首款産品 ES8 在同年年底才上市。
這意味着,沃爾沃在對待電動化轉型上占據先發優勢,能夠大展拳腳。可惜的是,面對市場的期待,沃爾沃僅推出了 XC40 和 C40 兩款純電動車,包括 S60 RECHARGE、S90 RECHARGE 等在内都是插混車型。
從一系列的舉措來看,沃爾沃電動化僅僅是喊了個 " 口号 ",并沒有想要在 " 考試 " 中獲得 " 好成績 "。當然,這背後更多的是沃爾沃高管們對國内新能源市場發展趨勢判斷失誤。
首先,沃爾沃的新能源産品結構恰好與國内新能源車型銷量結構相反。從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場銷量表現來看,純電動車型不僅銷量走勢持續高漲,同時銷量占比也遠高于混動車型。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隻是沃爾沃戰略失誤一項。
對市場缺少敏銳的 " 嗅覺 ",才是沃爾沃最緻命的痛點。當蔚來汽車等新勢力在不斷豐富産品矩陣及構建新平台時,沃爾沃還在不緊不慢地喊着口号— " 别趕路,去感受路 "。緩慢的産品叠代速度和消極的電動化态度,讓新勢力車企們擁有超越沃爾沃的機會。
面對産品低迷的銷量表現,沃爾沃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問題,開始将 " 希望 " 寄托在沃爾沃的 EX90 上。
在産品發布會上,沃爾沃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表示:"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
短短的一句話,足以看出沃爾沃對 EX90 産品力足夠自信。
不過,從近期官方消息來看,沃爾沃 EX90 因仍需時間進行車輛軟件開發和測試,産品将推遲至 2024 年上半年量産。這一變化反映了沃爾沃在 " 軟實力 " 仍存在不足,尤其在智能安全方面。
比如說在今年 4 月,沃爾沃備案召回包括 S60、S90、XC40 等多款車型,召回原因爲:車輛因遠程信息處理與互聯網天線模塊軟件缺陷,當車輛緊急救援系統出現故障時,車輛駕駛員信息模塊無法進行提示。
" 安全 " 是沃爾沃最具優勢的标簽,重點是這一标簽将成爲品牌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的 " 光環 ",例如 " 電池安全 "、" 智駕安全 " 等。縱觀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多車企開始強調安全,但是依舊難以讓消費者爲之買單。
背後的道理很簡單,講 " 安全 " 的故事,需要長時間不斷輸出,在市場、消費者的印象中構建起固有印象。幸運的是,沃爾沃講 " 安全 " 的故事已經講了 95 年。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沃爾沃以 " 安全 " 建立起來的護城河并沒有守住。
自 2020 年以來,沃爾沃頻繁召回問題産品,導緻品牌近幾年在 J.D.Power 車輛可靠性調查報告中處于末位。在這樣的背景下,依靠沃爾沃 EX90 單一車型改變現狀,難度不言而喻。
" 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 ",應該是沃爾沃在新能源領域最真實的寫照。單從技術領域來看,沃爾沃在技術等領域的準備近乎完整,純電、插混、48V 輕混等都有涉獵,但是卻始終無法捕獲消費者的青睐。這背後的關鍵無疑是,沃爾沃及品牌高管在應對市場變革時過于遲疑。
随着時間的推移,留給沃爾沃的時間越來越少,如果無法輸出 " 爆款 ",那麽沃爾沃的市場份額将會被蠶食。
往期精彩: